薑寧抬頭,隻見鐘母正在前面排隊。
她連忙走過來,“真巧啊,你們也過來選房的?”
薑寧點頭,“鐘奶奶的病好瞭嗎?”
“好多瞭。”鐘母很是高興,壓低聲音道:“小薑,真是多虧瞭你的藥,我媽已經不咳瞭,腦震蕩的後遺癥緩和不少,老人傢心情也好瞭。
救命藥不便宜,阿姨手裡沒啥值錢的東西,過幾個月還糧食給你,你看行不?”
父子倆有工作,等科研院搬過來,她的工作也能恢復,一傢人從牙縫裡省,總是能省出來的。
薑寧給瞭,就沒打算收鐘傢的東西。
但明著說不要,容易滋生依賴心理。
“不急,養好鐘奶奶的身體再說,其他的事慢慢來。”
難得相遇,薑寧好奇道:“你們分的兩居?”
鐘母點頭,“按規定,一個科研人員能得一套兩居,鐘平父子倆都在科研院,所以我們傢得瞭兩套,都在科研院的傢屬樓。
之前那邊環境太差,我們前段時間就搬過來住毛坯樓,今天是來登記辦證的。”
多虧瞭父子倆有份好工作,否則真得睡大街去瞭。
薑寧沒想到官方給予科研人員無償分配房子,這個政策值得點贊。
隊伍緩慢向前,薑寧跟鐘母不時聊著,新城區不止有房子,還有工廠,學校,各相關單位之類。
“很多單位跟粵城那邊合並瞭,兩城往中間發展,粵城的農科所並到鳳城這邊,中藥醫研究院在粵城,等二期三期建起來,兩座新城區就接壤瞭。”
學校,工廠?
重建計劃是美好的,隻是能不能守護住,誰也不敢保證。
如果兩城接壤,安全方面相對會提升,但等到新城區建設完成,估計永夜也來瞭。
黑暗,是犯罪者的天堂。
薑寧希望自己多慮瞭,官方千辛萬苦重建,對這塊應該會做相對應的部署。
再次看到薑寧,工作人員邊錄入登記邊提醒,“房子以後要是出售或出租,可以來房產中心登記,我們可以幫忙對接,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薑寧忍不住八卦,“如果獨立小院裝修好出售,得多少物資?”
“得看買賣雙方意願,房子緊俏的話,起碼得翻倍。”
房產信息已錄入電子卡,但紙質房本要一個月才能到手。
工作人員提醒,“獨立小院那邊後天竣工,到時你們就可以裝修入住。”
薑寧道謝,走出工作中心返回奧園。
禮尚往來,回到5號樓,薑寧就把消息告訴何天明,“何隊長,你們也可以去選房瞭,手快才能挑到好的。”
真等到消息出臺,好房源全部都被挑走瞭。
何天明其實想到瞭,正跟楊偉民商量,怎麼才能讓工作人員松口。
不過也沒啥好商量,有糧能使鬼推磨,哪怕末世也不例外。
吃完晚飯,薑寧商量道:“我們什麼時候裝修?”
霍翊深想瞭下,“等竣工再做打算。”
先看現場,再討論具體的裝修方案。
剩兩天沒閑著,空出來的玉米地重新耕種,這次六畝種的全是小麥。
有播種機,還有不知疲倦的霍翊深,很快就給搞定瞭。
竣工當天,薑寧開著車就過去,剛好在小區門口遇到何天明跟楊偉民,於是一並捎上。
往來新城區的人多,路稍微變得好多,一個多小時就到瞭。
將人送到工作中心,兩人開車去別墅區。
嘖嘖嘖,山雞混鳳凰堆果然有好處,別墅區的路居然是水泥路,兩邊還留有綠化帶。
隻是上流社會也分三六九等。
薑寧到底太年輕,50萬積分的別墅之王位於C位,光是主樓占位就達上千平方,而且建有四層,更別提前院的大花園,後院的遊泳池。
這哪裡積分買房,分明是高級定制。
以C位向兩邊擴展,身份地位一目瞭然。
越到後面,規格越不起眼。
最後兩幢,很簡單兩層小院,三房一廳勉強跟末世前的商品房規模差不多,唯一好的是自帶衛生間。
側邊有水泥道,再過去就是院墻。
想來官方也知道別墅太招眼,特意用院墻圍起來加以保護。
邊角位置不好規劃,餘出一塊三角形荒地,瞧著有一百多平米。
薑寧當機立斷,“咱們建墻,將院子的圍起來,一並將它劃進來。”
別墅本來有塊後院,加上荒地就有兩百多平。
兩幢別墅間距30米左右,對半分最公平。
霍翊深未雨綢繆,“外院石墻建三米,墻頂插上鐵釘跟碎玻璃,普通人翻不進來。”
薑寧沒意見,空間囤瞭不少石頭,完全管夠的。
“樓頂跟後院搭建玻璃房,不但能種植,也能對抗酸雨侵蝕。”
酸雨連綿下瞭半個月,不但毀壞土壤無法種植,水泥墻也架不住侵蝕,留下坑坑窪窪的洞,墻薄點的則被蝕穿瞭。
這樣算的話,還得囤積能種植的泥土,否則哪怕搭建玻璃房,後院的土壤也會被酸雨滲透破壞。
兩人規劃著未來的傢,一樓騰出一間房做車庫,一間做雜物房,還有一間給狗子住。
二樓做主臥,一間給豆豆,一間做書房。
薑寧拍拍墻體,“太薄瞭,不保暖。”
極晝冷時已經零度左右,而且溫差越來越大,等到永夜隻會更明顯,零下三四十度是常有的。
霍翊深點頭,“嗯,不隔音,得加厚。”
這話說得,讓薑寧老臉一紅。
懷疑他不純潔,但是沒有證據。
大致規劃好裝修方向,兩人開車離開別墅區去接何天明。
到的時候,何天明已經辦完事,顯得心情不錯。
送瞭半袋玉米,終於把選房的事搞定,奧園全員拼房成功,而且安排到同一幢樓。
楊偉民笑意連連,“還是老何聰明,我們的房選在警局對面,一幢樓五分之三都是奧園的人,到時真要出什麼幺蛾子,也算是人多力量大。”
警局對面同樣有房的薑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