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年贊同,很快把要求頒佈下去。
從明天開始,但凡出診的一律要隨身攜帶防護衣。
防護衣有限,攜帶之人要小心保管,小心丟失。
陀螺般忙瞭半個月,李院士的研究項目暫時完工,薑寧跟馬光年到粵城廣場出診。
不知酸雨什麼時候會到,薑寧不敢掉以輕心,她跟馬光年請假,說傢裡有事,出診完要請假幾個月。
她本就不是科研院的編制,有恒心堅持學習已經很不錯瞭,馬光年痛快答應下來,“回去別忘瞭鞏固知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隨時回來問。”
天氣悶熱,幾人早早出來粵城廣場。
廣播響起,官方相關部門預測,由於受氣流影響,最近幾個月可能會下雨,而空氣受火山灰長期影響,一旦下雨極有可能是酸雨,建議市民非必要不外出,外出帶好防護工具,不要在戶外逗留太久。
消息早中晚都會通報,時刻提醒著市民。
薑寧跟馬光年等人頂著酷暑在廣場一樓支攤,由於半個月才能來一次,前來看病的人還挺多。
科研院不是慈善基金,看病是要收費的,一個病號二兩糧食,針灸推拿另外算,年滿六十歲的老人跟五歲以下的兒童免費。
要是科研院有藥的,醫生也會根據病人情況開單,需要他們拿著藥方自行去取。
藥供不應求,但凡不必要的,醫生都不會開藥方。
天氣悶得像火爐,而病人又源源不斷,中暑的,缺維生素的,缺油鹽的,缺各種礦物質元素的……
天災不斷折磨著人類,身體紊亂問題層出不窮,什麼毛病都跑出來瞭。
薑寧忙得汗流浹背,恨不得進空間來吹空調或來幾塊冰西瓜,現實是忙得兩腳不著地,偶爾隻能偷喝幾口保溫杯裡的冰水解渴。
好不容易熬過一波,剛要歇口氣,誰知又有病人過來,“醫生,麻煩你看看孩子。”
聲音有點熟悉的,抬頭一看居然是鐘母,懷裡抱著個孩子。
孩子一歲多,應該就是小敏用性命換的。
“小薑?”鐘母詫異,沒想到會在粵城遇到她。
快兩年不見,鐘母老瞭不少,不但憔悴連白頭發都出來瞭。
薑寧點頭道:“孩子生病瞭?”
鐘母著急道,“孩子沒胃口,沒吃多少東西但腹脹得厲害。”
大人遭罪就算瞭,小孩子格外脆弱,偏偏鳳城找不到醫生,隻能匆匆抱來粵城找。
希望沒事,這是小敏用命換來的孩子,不能有任何閃失。
“你別著急,我看看。”
薑寧將孩子抱過來,他的眼神怯生而害怕,身體輕輕掙紮著,“奶奶。”
瞧他的反應,智力並沒有受到影響,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小寶別怕。”鐘母輕聲安慰著他,“小姨是好人,當初就是她救瞭你的。乖,叫姨姨。”
小孩懵懂,緊張地拉著奶奶的衣袖,烏黑的眼睛望著薑寧。
他還是比較聽話的,“姨姨。”
薑寧微笑,從口袋裡摸瞭顆陳皮糖出來。
小孩子從沒見過糖,他看瞭眼奶奶,征得同意後接瞭過來。
兒科診治跟用藥跟成人不同,薑寧沒多少這方面的經驗,於是特意跟馬光年換瞭位置。
天災至今,幸存者吃不飽穿不暖,很多適齡女子連月經都絕瞭,更別說生育。
這幾年的生育率,低到嚇人。
馬光年給孩子仔細檢查,“沒什麼大問題,小兒常見的腸氣脹,最近天氣熱小孩容易胃口不好,喂些容易消化的,他不想吃也別強行喂,少吃多餐就行。”
小孩子不方便紮針,馬光年讓薑寧給孩子進行穴位按摩。
鐘母緊張道:“能開藥嗎?”
馬光年開導道,“情況不嚴重,沒必要開藥。等會讓薑醫生教你幾招簡單的按摩,先觀察幾天再說。”
將按摩穴位告訴薑寧,他繼續忙碌。
薑寧發現孩子身上起瞭痱子,“天氣太熱,給孩子捂太多反而容易生病,適當就行。”
她邊給孩子輕輕按摩穴位,邊讓鐘母在旁邊學。
小寶智商沒問題,但末世出生的孩子缺吃少喝的,身體又能好到哪裡去。
鐘傢的日子比普通人好過,但也沒好到哪裡去,小孩子營養不良,生病估計是傢常便飯。
養這個孩子,怕是把傢都掏空瞭。
薑寧將小兒常見的疾病告訴鐘母,以及處理方式跟按摩方法等,至於她能理解多少就靠自己瞭。
“鐘奶奶還好嗎?”
“這兩年身體差瞭些,但還算可以。”
傢傢有本難念的經,薑寧沒有過多聊天。
按摩之後,小孩肚子沒那麼脹,鐘母這才寬心不少,從包裡拿出糧食。
財不外露,薑寧馬上制止道:“小孩免費看病,你回去給他慢慢調理,觀察幾天再說。沒事盡快帶孩子回傢,這段時間天悶熱得厲害,路上碰到下雨就麻煩瞭。”
氣象局說可能會下酸雨的事,鐘傢在科研單位上班,自然也是知道的。
“小薑,謝謝你。”鐘母抱著孩子匆匆離開。
幾人繼續忙碌,中午用粗糧饅頭跟黑苔蘚湯應付。
下午三點多,外面突然哄鬧起來,“下雨瞭,下雨瞭!”
薑寧咯噔一下,酸雨來瞭!
她猛地站起來,手腳飛快往包裡裝診金糧,這可是中醫藥科研院的運轉資金,萬一有人趁亂哄搶就麻煩瞭。
動作快的,把馬光年等人驚得目瞪口呆。
小薑傢境優渥,怎麼跟……餓死鬼投胎似的。
幾人也沒閑著,紛紛跟著收拾起來。
豆大的雨滴掉在行人臉上身上,他們紛紛大喊起來,飛快地跑進廣場避雨。
有慌張的,甚至用手擦臉上的雨水。
完瞭完瞭,毀容瞭!
咦,沒感覺啊。
搓瞭下,還是沒感覺。
有膽子大的,放到進嘴裡嘗瞭下,不酸啊。
氣象局就是胡說八道,不就是火山灰麼,搞得要潑硫酸似的,害得個個提心吊膽。
瞎七八亂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