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以前從不會不給長公主面子,這次卻道:“你讓他自己說,為什麼他一來,景尚便上吊輕生?”
長公主咬碎瞭一口銀牙。
景尚為何輕生,旁人不知,你這個做父親的不知道嗎?
做瞭那麼多惡事,卻反怪旁人。
但是這話絕對不能說出口。
君澤知道今天不給一個解釋,這遭是過不去瞭。
他忍著身上的痛意道:“臣是恨鐵不成鋼,不願看他因為一個賤奴日漸消沉,便訓斥瞭他幾句,孰料他激憤之下,選擇輕生。是臣之過,請聖上降罪。”
長公主連忙道:“聖上,澤兒也是為瞭五皇子著想,好好的孩子,總不能栽在一個賤奴身上。隻是事與願違,澤兒絕對沒有壞心啊聖上。”
聖上對德榮滿是恨意,甚至提到他,都覺得惡心至極。
現在外甥兒和長姐都跪在他面前,打著“為景尚好”的旗號,讓他一腔怒火發不出來。
抬眼看到附近趕來的官員,不由將氣撒在瞭他們身上。
聖上道:“你們來做什麼!來看皇室的笑話嗎!”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高呼:“聖上息怒!”
今天來的大多數是五皇子派的人,生怕五皇子真的就這麼死瞭,所以匆匆趕來。
剩下的人則是為瞭打探消息,心思各異。
聖上道:“都滾!都滾!”
顧玉顧不上去瞧瞧五皇子的情況,隻得隨著眾人一起離開。
回頭一看,長公主和君澤還跪在地上。
雖然君澤說的理由糊弄瞭聖上,但聖上險些失去一個孩子,豈是這麼容易就會放過的。
光是借著朦朧的月色,顧玉都能看到君澤的後背滿是鮮血,內裡還不知受瞭多重的傷。
這次跟上次在奉天殿外打的廷杖可不能一概而論。
若非傷及筋骨,君澤不會連跪都跪不直。
顧玉恨得要命,卻沒有立場將君澤帶走。
走出五皇子府後,顧玉一臉冷意道:“調一隊人馬前往南寧街,萬萬不能讓消息傳過去。”
現在君澤自顧不暇,君二叔若是知道五皇子心灰意冷,上吊自盡,君澤又被打得血肉模糊,不知會不會做出過激的事。
尤其現在聖上還在宮外。
能瞞一天是一天。
平沙應下,正要走,又被顧玉叫住。
顧玉道:“去通知裘右,讓他帶著幾個禦史來五皇子府。聖上龍體貴重,深夜出宮,不合規矩,讓禦史來請聖上回宮。”
聖上在氣頭上,雖然老禦史們不一定勸得動,但總要試一試。
君澤若是這麼跪一夜,還不知會落下什麼病根。
平沙匆匆離開。
顧玉一路回府,從冷大夫那裡搜刮瞭許多傷藥。
然後就是惴惴不安的等消息。
鎮國公顧玉的名聲還是好使的,裘右很快帶著幾個不要命的老禦史前往五皇子府。
不出意外地遭到瞭聖上的訓斥。
五皇子始終陷入昏迷,中間醒瞭一次,很快又昏死過去。
禦醫說五皇子近來身體孱弱,多昏迷一會兒也是好事。
聖上不安的心總算穩定瞭一些。
再加上老禦史們在外跪著,他還是起駕回宮,吩咐五皇子若是醒來,第一時間進宮通傳。
回宮更重要的原因是聖上覺得身體不適。
熬夜加上急怒,讓他的身子很是吃不消。
聖上一走,君澤終於得以回府。
長公主帶著的人將君澤攙扶回去。
顧玉一接到消息,便匆匆趕往長公主府。
鶴立院裡忙亂得很,府醫都趕瞭過去,侍從帶著血衣血水出來。
人太多,顧玉不方便進去,將從冷大夫那裡拿的傷藥交給相熟的侍從後,便躲在角落裡留意著裡面的動靜。
一直到凌晨時分,鶴立院才安靜下來。
府醫侍從們逐漸退去,唯有長公主還在裡面。
顧玉猶豫再三,還是悄悄走瞭進去。
長公主果然沒有休息,守在君澤旁邊幫君澤擦拭額頭上滲出的冷汗。
聽到身後有動靜,轉過身來看到顧玉站在那裡。
長公主對顧玉的情感十分矛盾。
一來這是被兒子放在心尖尖上的人,君澤遺傳瞭君晉的癡情,總也改變不瞭。
二來這是個男人,按照君澤所說,還是個被他強迫的男人。
三來總過不去心裡那道坎兒,顧玉已經娶妻納妾,這是背德之戀。
但是看到顧玉帶著一身秋夜寒涼的露水進來,也不知在外守瞭多久,卻站在那裡不敢靠近。
還有今天那一群老禦史。
長公主在心裡唉聲嘆氣。
怪隻怪月老牽錯瞭線。
長公主小聲道:“站在那裡做什麼,敞著門,溜進來風可怎麼是好。”
顧玉連忙把門關上,往裡面走瞭幾步。
長公主道:“那瓶青瓷瓶裝的傷藥是你送來的?”
顧玉道:“是。”
長公主道:“府醫說瞭,是上好的藥,便給澤兒用瞭。”
顧玉道:“那就好。”
長公主不悅地看瞭顧玉一眼,道:“不是要見澤兒嗎?你站在那裡怎麼見?”
顧玉心頭一松,總算是走到瞭君澤的床邊。
君澤趴在床上,臉色蒼白,嘴唇也沒瞭血色,一雙劍眉緊緊皺著。
深秋時節,因為傷在後背,不能蓋被子,屋裡便燒瞭熱熱的炭火,劈啪作響。
大概是身體透支瞭,剛剛她跟長公主一言一語說話,都沒吵醒他。
顧玉低聲問道:“君澤的傷勢如何?府醫怎麼說?”
長公主道:“筋骨受損,幸好不是太嚴重,不過要好生養著。”
顧玉松瞭口氣。
長公主將手裡的帕子遞給顧玉,道:“我實在乏瞭,你守一會兒吧。”
顧玉連忙雙手接過,道:“謝長公主。”
長公主扶著頭,去一旁的軟榻上躺著休息。
君澤有些低燒,嘴唇幹裂,薄汗一層一層往外冒。
顧玉不停幫他擦拭著額頭和脖頸的汗,還用幹凈的帕子蘸水給他濕潤嘴唇。
房間裡除瞭炭火噼啪的聲音,就隻有顧玉為瞭照顧君澤,不時發出的細微聲響。
昏黃的燭火下,長公主看到顧玉的動作格外細致而用心。
明明是淒淒慘慘的境地,長公主卻莫名感到瞭一股溫暖。
她想到瞭君晉還在的時候,在外受瞭傷,她也如顧玉這般,小心照顧著。
想著想著,長公主的眼淚就從眼角滾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