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作者:揚瞭你奶瓶 字數:2113

不知是否世傢朝臣們都接到瞭王丞相的暗示,顧玉的歸來,讓世傢朝臣在參加朝會時很是精神抖擻。

天還未亮,文武百官便陸陸續續走入宮門。

車停後,顧玉整瞭整衣冠,便走下馬車。

離她不遠處的王丞相也被人攙扶著走瞭下來。

二人遙遙相望,夜色之下,都看不清彼此的神色。

走入奉天殿,紹無極已經候在禦階之下瞭,他神色冰冷地看著文武百官。

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呼,聖上緩步走來,坐上龍椅。

昨日佳嬪的懷孕,的確讓聖上高興,但這份高興並沒有持續到今天上朝。

這是年前最後一場朝會,也是關系著紹無極去留的一場朝會。

山雨欲來,聖上面色沉鬱,朝臣神經緊繃。

一個老禦史率先發難,列出紹太尉數條罪證,包括濫殺無辜、殘害忠良、坑殺‘江南百姓’、目無尊卑等。

“紹太尉挾勢弄權,教唆西北將士以軍改農,致使邊防薄弱,若外族入侵,可長驅直入,其心險惡,罪不容誅!”

老禦史手持笏板,說到動情處,雙手顫抖,老淚縱橫,烏紗帽摘去,叩首在地。

聖上道:“教唆將士,以軍改農?”

聖上將目光轉向顧玉,道:“顧愛卿,朕讓你去西北督理軍餉,你就給朕帶回來這樣一個結果。”

聖上說這話時,像是殿外凜冽的冬風吹瞭進來,語氣之冰冷,讓人不由戰栗。

其中的威脅之意溢於言表,似乎顧玉隻要回答是,便自毀前程。

不僅是聖上,朝中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顧玉,靜待顧玉的反應。

這是關乎皇權與世傢廝殺兩年的決定性一戰,而顧玉,就是得勝的關鍵。

一旦顧玉選擇皇權,可以預見這個春節,京都上下又將在一片腥風血雨中度過。

一旦顧玉選擇世傢,那麼站在顧玉背後的寒門,便會被世傢再次打壓。

丁孝吉站在後面,靜靜看著顧玉的背影,心中充滿焦灼。

雖然他也不喜紹無極的殘忍手段,但眼看世傢被紹無極用雷霆之法打壓,大傷元氣,他自然是希望顧玉繼續堅持,站在皇權這邊,為寒門爭取發展的時間。

居子石眉頭緊皺,像是在與內心堅守的原則做抗爭。

趙尚書等人心跳如鼓,雖有王丞相作保,可事關身傢性命,他們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任由各方心驚膽戰,王丞相始終不動如山。

在所有人的註視中,顧玉向前一步。

“回聖上,關於紹太尉挾勢弄權,暗中指使邊關將士軍改農的人證物證,昨日臣回京,已盡數交由三司。”

三司中,大理寺卿彭焦、禦史臺裘右,聞言皆上前一步,唯有刑部的居子石還站在原地。

顧玉回頭看瞭居子石一眼,便轉過頭去,對他的選擇並不意外。

可下一瞬,居子石也站瞭出來。

“臣等連夜審訊人證,檢查物證,紹太尉指使邊關將士軍戶改農戶,證據確鑿,無可推脫。”

看到這一幕,聖上盛怒。

“大膽!”

所有人都跪瞭下來:“聖上息怒。”

聖上雙手有些顫抖地指著這些人:“你們...你們究竟有沒有將朕放在眼裡!”

所有人齊聲道:“臣等罪該萬死。”

聖上眼中充血,恨不得將他們都殺個幹凈。

滿朝文武,除瞭紹無極,聖上最信任的便是跟他站在一起,扶持寒門的顧玉,和剛正不阿的居子石。

可現在,他們一個個站在瞭世傢那邊。

什麼人證物證?

顧玉是欽差,是代表他去的邊關!

可帶回來的證據,顧玉竟然沒有先呈給他,而是呈到三司手裡,三司又與世傢勾結,要置紹無極於死地。

他這個聖上,連想護著的人都護不住。

這場戰役已經拉扯得太久,急需有人退後一步。

然而,退後的人必定不是世傢。

兩年時間啊。

整整兩年時間裡,紹無極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世傢頭上,有些人連睡覺都不敢合眼,生怕在夢裡就被內衛給暗殺瞭。

聖上也愈發固執,想做什麼誰也攔不住,朝臣的建議也不聽,誰不順著他的意,就會成為下一個被收拾的對象。

紹無極殺的人中,固有作惡多端之人,可也有朝廷的肱股之臣。

抄傢滅門,株連九族,連無辜稚子都不放過。

聖上害怕世傢把控朝廷,可朝廷也不該是聖上一個人說瞭算。

居子石跪在朝臣中間,壓抑著內心的掙紮。

他掌刑獄二十多年,怎會不知顧玉交到三司的人證物證處處漏洞,怎會不知這背後有世傢的手筆?

在顧玉回來之前,王丞相就登上瞭居府的大門。

居子石向來不摻和朝堂上的紛爭,可王丞相說瞭這麼一番話:

“再聰明的人都有打瞌睡的時候,這天下的是非曲直,難道僅憑一個人就能斷定嗎?居尚書,三司會審,多久沒派上用場瞭?”

王丞相的話擊中瞭居子石內心深處的恐慌。

三司會審,本是為瞭杜絕冤案,判定是非,互相監督而設,可自從內衛處設立後,三司便如同虛設。

他們抗爭過。

要求內衛處隻處理急事,要求內衛處將審理結果交由三司復審。

這個限定在去年還有效果,可是今年年初以來,內衛處便開始搶奪三司事務,霸道地鏟除異己。

至於復審,更是成瞭一紙空談。

人都死絕瞭,復審又有什麼用呢?

他們抗議過,多次上書,可惜聖上充耳不聞。

說得多瞭,引起聖上不滿,就會有災禍降臨。

這一年裡,光是被暗殺的禦史就有二十多個。

居子石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顧玉的歸來是一個轉機,也是一場驚天大陰謀。

可是看著日漸瘋魔的聖上,看著籠罩在整個京都上空的陰霾,居子石還是向自己的原則妥協瞭。

與百官一起,冤枉一個嗜殺之人。

大殿的氣氛緊張到瞭極點,不僅是跪伏在地的群臣,就連殿內的宮人都兩股戰戰。

居子石打破瞭平靜:“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一石驚起千層浪。

殿內大半朝臣齊聲重復著這句話:

“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