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卑職辦事不力,昨夜去刺殺冷禦醫,可冷禦醫的馬夫是個高手,卑職等不敵,讓冷禦醫逃出瞭京都,請聖上責罰。”一個黑衣人跪在地上道。
天色初曉,聖上就收到瞭這個消息,心情十分不虞,不過也更確定瞭冷流身份有異。
一個禦醫也不值當聖上過於上心,聖上閉瞭閉眼,道:“你們自去領罰,另派人捉拿。”
黑衣人道:“謝聖上。”
黑衣人走後,聖上的殺心怎麼也按不回去。
福海公公進來伺候聖上穿衣,隻聽聖上幽幽嘆道:“朕昨夜夢到母妃瞭。”
一句沒頭沒尾的話,福海不知該怎麼接。
雲嬪娘娘的生辰剛過去沒多久,聖上思念母親,也是應該的。
早些年因為雲嬪淫穢後宮,聖上避忌身世,從未去祭拜過。
後來鎮國公顧玉用手段替雲嬪洗脫罪名,可每逢雲嬪忌日,聖上便忙得不可開交,隻是讓人設下香案,在宮中祭拜,聊表孝心,今年亦是如此。
福海斟酌瞭一下語氣,道:“估摸著雲太嬪思念聖上,不如奴才再設香案,請僧道為雲太嬪祈福。恰好國師是得道仙人,可以請他施法,令雲太嬪安魂。”
聖上閉著眼,沒有理會福海的提議。
福海想瞭半天,也不覺得自己說的哪裡有問題,聖上沒有發話,他也不好自作主張,隻得作罷。
上朝之時,本該站著逍遙王的地方空無一人,聖上問瞭之後,才知逍遙王染上風寒,今晨告瞭假。
顧玉聽到這話覺得奇怪,君澤身子一向康健,怎麼突染風寒,還是在這樣敏感的時候。
不知他此番又是要作何打算,顧玉打定瞭主意,晚上悄悄去看他。
在旁人看來,逍遙王感染風寒未上朝隻是小事,聖上卻是留瞭心。
昨夜冷流剛從殺手的刀下逃脫,今天君澤就沒來上朝,雖然沒有明確的關系,聖上疑心病卻是又犯瞭。
聖上“體貼”地吩咐福海道:“派禦醫前去給逍遙王診治。”
福海應瞭下來。
這茬事揭過,今日早朝還發生瞭一件事情——西北出現農民暴亂。
太平年間的農民暴亂不值一提,當地派兵前往鎮壓便可。
但正值敏感時刻,朝中上下,略有腦子的人都嗅到瞭不尋常。
王丞相老神在在,似乎並不放在心上。
聖上坐在上首,沒有出聲,滿朝文武皆不敢抬頭去看。
聖上沉聲道:“農民暴亂,當地官員呢?”
稟報這件事的大臣道:“鄭都督已經整兵,前往鎮壓。”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大氣都不敢喘。
鄭都督戍守邊關,忽然整兵鎮壓農民暴亂,怎麼想怎麼不祥。
若是鄭都督有心要反,這是最好的時機。
王丞相等著這個時機。
他要聖上坐立難安,派兵前去西北,一則處理西北官場貪腐,二則威壓鄭都督,讓其不得作亂。
朝廷兵至此被分割開來,那麼王丞相聯合世傢起兵攻占京都,便會更容易些。
顧玉冷眼旁觀,期待著王丞相後續的動作。
她要反,但是要反得師出有名,這個“名”便來自王丞相。
屆時朝廷軍派去西北,王丞相趁虛而入,她便可以平叛之名舉兵。
眾人心思活絡,都在等對方露出破綻,而後死死咬住對方的脖子。
與此同時,又都算得到彼此的計謀,不敢輕舉妄動。
奉天殿裡十分寂靜,聖上也在思量,局勢千鈞一發,需要深思熟慮。
可聖上日也想,夜也想,依然想不到派誰前往威懾西北比較合適。
許久後,聖上才開口道:“此事容後再議。”
這才是迫在眉睫之事,豈能容後再議?
可惜局勢太過緊張,誰也不敢隨意講話。
下朝後,群臣不復往日熱鬧,全都噤若寒蟬,低著頭匆匆離開。
聖上下朝後,心中抑鬱不平,對福海問道:“國師的長生丹煉得如何瞭?”
福海答道:“國師已經隨司天監的靈臺郎取瞭隕星碎末,投入丹爐,隻是國師說要想煉成,還需一陣。”
聖上“嗯”瞭一聲,又道:“禦醫院可派人前去長公主府瞭嗎?”
福海道:“早朝剛開始,知道逍遙王得病告假,奴才就遵您的吩咐,派人前往長公主府瞭,算算時間,禦醫們應當要回來瞭。”
說曹操曹操到,兩個禦醫剛從長公主府回來,過來回話。
聖上問道:“朕那外甥兒,身體如何?”
一個禦醫道:“逍遙王的確得瞭風寒,再加上氣血攻心,內有鬱氣,病情頗重。”
聖上意味不明道:“氣血攻心,內有鬱氣?”
他這外甥兒向來沒心沒肺,放浪形骸,怎麼會氣血攻心,內有鬱氣?
想來是圖謀他身下的龍椅,鬱鬱不平。
禦醫肯定道:“正是。”
-------------------------------------
顧玉也沒想到君澤是真的病瞭,且病的十分嚴重。
晚上顧玉隨關言進來時,君澤躺在床上,額頭上搭著濕巾帕,一臉萎靡不振,屋子裡滿是藥味兒。
顧玉緊張地過去,替他把瞭把脈,道:“怎麼病的這麼嚴重?”
君澤道:“夜裡踢瞭被子,就染上風寒,你離我遠些,別過瞭病氣給你。”
說出來的聲音充滿鼻音,虛弱至極,可見他被風寒折騰得不輕。
顧玉皺著眉頭,總覺得不太對勁兒,道:“就算你擔心聖上把你派到西北,也不該拿自己身子開玩笑,裝裝病也就罷瞭,何苦弄得這般嚴重?”
君澤搖搖頭:“聖上疑心重啊,今天不就派瞭禦醫過來嗎?”
說到這兒,顧玉更奇怪瞭。
朝臣生病告假乃是常事,偏偏到瞭君澤這裡,聖上還讓禦醫來為他診治。
說是念著舅甥情誼,顧玉是萬萬不信的。
顧玉道:“聖上怎突然對你如此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