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響起雨打窗欞的聲音,皇貴妃低聲啜泣。
太後驚得抓緊瞭手帕,道:“你說你弟弟是女子?”
皇貴妃抽噎不止,用力點頭。
太後質問道:“你們也太大膽瞭!一旦被發現,可是抄傢滅族的死罪!”
顧玥跪在地上,給太後磕瞭個頭:“父親走後,傢中婦孺無所依靠,隻能如此。求太後看在臣妾妹妹為瞭宮變耗盡心力的份上,瞞下此事,讓禦醫為妹妹救治。臣妾必當結草銜環,以報太後娘娘的大恩大德。”
太後想瞭許多,比如長公主對顧玉的態度,比如顧玉不顧一切的付出,比如女扮男裝是顧傢的把柄。
可最後腦海裡,還是剛剛顧玉滿身是傷的樣子。
一個女子,能走到這一步屬實不易。
一向眼高於頂,對長公主都恨鐵不成鋼的太後,心裡都佩服不已。
太後親自將皇貴妃扶瞭起來,握著她的手道:“好孩子,你們做的事,哀傢樁樁件件都看在眼裡,你放心,此事絕不會傳出去。”
顧玥擦擦眼淚,道:“謝太後。”
太後忙道:“快出去照看你妹妹,那樣的傷,萬不能耽誤。”
顧玥連忙起身,前去顧玉身邊陪著。
太後將所有不相幹的宮人都遣瞭出去,百裡青和王樂遊也出去瞭。
宮殿裡隻有包括林禦醫在內的三個禦醫,太後,顧玉顧玥六人。
趙禦醫道:“太後,皇貴妃,這傷口猙獰,二位在此,恐被嚇到,還請前去側殿避避血腥。”
顧玥緊緊抱著顧玉,避免她肩頭的劍碰到別處。
太後則堅定道:“無妨。”
三個禦醫面面相覷,這不是無妨不無妨的問題,男女有別,哪怕是太後和皇貴妃也該避嫌。
一個禦醫猶豫道:“這不合規矩。”
太後怒斥:“現在哀傢說的話就是規矩!快些療傷!”
見太後和皇貴妃都不走,顧玉情況又實在緊急,一個禦醫率先搭上顧玉的手腕。
這一搭不要緊,直接把他嚇得汗毛直立,不確定地換瞭隻手,再次摸去,結果還是一樣的。
那禦醫一抬頭,看到皇貴妃和太後都盯著他,他當即跪瞭下來,嘴唇動瞭動,卻不知該說什麼。
其他兩位禦醫不明所以,相互看瞭看,也都一左一右搭上瞭顧玉的手腕。
三個禦醫當即跪成一排,都緊張不已。
太後不怒自威:“鎮國公的情況,若是泄露出去半個字,仔細你們的腦袋。”
三個禦醫誠惶誠恐道:“臣等謹遵懿旨!”
太後道:“別愣著瞭,快些給鎮國公看傷。”
三個禦醫這才匆忙動作,這件事太大瞭,其中一個禦醫難免戰戰兢兢,太後在一旁提醒道:“手別抖!”
“若是鎮國公安然無恙,哀傢賞你們潑天富貴。”
“可若是鎮國公好不起來,哀傢一定重重降罪。”
一頓敲打,讓三個禦醫打起十二分精神對待。
林禦醫拿著剪刀,小心翼翼剪開顧玉肩膀上的衣服,一條條血佈落在一邊,露出帶血的肩頭。
白玉一般的肩膀,深深破開一道口子,看著都讓人難受。
未知鎮國公是女子,他們倒沒有太多忌憚,知道鎮國公是女子後,就不敢將她的肌膚露出太多,隻餘傷口周遭。
哪怕隻是剪掉傷口周遭的衣服,顧玉在昏迷中已經冷汗直冒,不斷發抖。
傷口完全露出,麻沸散也煎好瞭,林禦醫將其用酒和開,喂顧玉喝下。
待顧玉眉頭稍緩,三個禦醫又低聲討論瞭一番劍該怎麼拔出,在空氣中比劃瞭好幾次,才定下方案。
這時,鎮國公府的冷大夫也被接進宮來,衣服被雨水打濕,喘息不止,可見其匆忙。
冷大夫是善用針的,進來後簡單跟三個禦醫討論瞭幾句,就給顧玉幾個穴位紮瞭針止血。
而後兩個禦醫按著顧玉的身子,一個稍微年輕的禦醫握住劍柄,冷大夫手裡拿著止血散,就等劍拔出來後,立刻捂上去。
顧玥把一個幹凈的巾帕塞到顧玉嘴裡,以免她無意識間咬到舌頭。
別說在這裡忙著拔劍的幾人,就連坐在一旁看著的太後,看著都心驚膽戰。
年輕禦醫深呼吸瞭幾口氣,而後握緊劍柄,一點點抽瞭出來。
昏迷中的顧玉猛然睜開眼睛,麻沸散未能遮蓋這極致的疼痛。
她瞪大瞭眼睛,額頭上青筋凸起,用牙緊緊咬著巾帕,嗓子裡發出可怖的痛呼。
她的四肢不受控制地掙紮起來,卻被兩個禦醫用力按住,掙紮時,身上其他傷口不可避免再次崩裂。
顧玥淚眼婆娑,緊緊抱著顧玉,想要安撫她,卻一句話都不敢說,唯恐驚擾到禦醫拔劍。
長劍刺入隻有一瞬,拔出卻要小心翼翼,慢條斯理。
這漫長的折磨,讓顧玉疼得昏死過去,又疼得蘇醒過來。
幾輪昏迷與清醒交疊,顧玉口中的巾帕無意間滑落出來。
意識昏昏間,她忍不住慘叫出聲,眼淚流瞭一臉,卻什麼都看不清,繼而開始無意識地喊話。
“阿姐,我殺瞭他,我報仇瞭!”
“我給父親,給顧傢軍報仇瞭。”
顧玥喉間哽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是小心抱著顧玉,緊緊盯著那把劍。
為何劍身這麼長,為何怎麼也拔不出來。
顧玉繼續哭喊:“娘——,我疼啊!”
太後原還看著,隨著利劍一寸寸拔出,她還是轉過頭去。
聽到這聲“娘”,太後的手也有些顫抖。
若是放在長公主身上,就是手肘不小心擦破瞭皮,她這個當娘的也要心疼半天,更別說顧玉這樣厲害的傷口。
顧玉服用瞭酒和麻沸散,神志不清,感官隻剩下疼痛。
喊到最後,劍還沒完全拔出來,她的聲音已經沙啞得不像話。
她喊娘,喊阿姐,喊妹妹。
最後,她口中隻剩下一個人的名字——君澤。
一聲聲的君澤,如杜鵑泣血,讓太後驚詫地站瞭起來,可細細回想,又覺得沒什麼不對。
顧玉在極度的痛苦和迷茫中一聲聲喊著,可惜君澤肩負著保傢衛國的擔子,奔赴邊關,無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