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這一次世所罕見的比武選將大會在崇武門前的廣場舉行。
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四周便已經來瞭黑壓壓一大群人。
大部分都是參加選拔比試的世傢子弟,還有就是朝廷裡的各路武將。
在外面一圈坐著的是參加選拔之人的傢人,估計是來鼓勁兒的。
最外面是圍觀的百姓,卻和平日裡看別的熱鬧還不太一樣。
平日裡帝都的百姓大不瞭看看哪傢娶媳婦,哪傢聘姑娘,要麼就是東傢長西傢短。
即便是當初楚傢大小姐比武招親,那也是帶著很大戲劇性的成分在裡面的。
像這種朝廷直接召開的比武大會,對於他們來說還是第一次。
雖然覺得比任何一次都要熱鬧,可到底瞧著那些皇傢護衛森冷的刀槍劍戟,那些武將們身上暈染出來的層層殺氣,還是有些心頭犯怵,隻敢規規矩矩的站在最外面,倒是不敢往裡面杵。
這一次的比武大會爭奪的是大晉朝各路軍隊的番號,自然是激烈萬分。
因為是選拔武將,所以這一次全權主持比武大會的便是如今勢頭蒸蒸日上的梁王玄鶴。
不光是梁王,便是太子殿下等皇子們也紛紛來到現場觀看。
畢竟這一次決定的事情可不簡單,那可是兵權的歸屬問題。
誰也不敢掉以輕心,十二分的認真對待。
況且那些世傢的子弟如今已經紛紛暗地裡戰隊,這些練兵權最後落在誰的手中,可是有些說道的。
比武臺就搭建在崇武門前面的廣場上,大約有丈許高,四周插著明黃色旗幟,象征著皇傢威嚴。
比武臺下搭建瞭一排棚子,也掛著大晉朝的戰旗,迎著風鼔蕩起瞭烈烈弧度。
正中的位置上坐著梁王玄鶴,身著暗紫色皇子朝服,頭戴五梁冠,靠在瞭椅背上,臉色淡然冷漠,一如往常的威嚴整肅。
身側坐著太子玄辰,同樣的暗紫色朝服卻被他穿出來幾分端華氣度來,雖然他是太子,可在軍事上,他說的話不起什麼作用,隻能陪坐在一邊盯著。
緊貼著玄辰坐著的是靜王玄昭,然後再外面便是其他皇子。
上一次因為安王的事情,晉武帝狠狠大病瞭一場,如今身子骨也不太好,這一次比試晉武帝沒有出現,可不等於它不重要。
棚子裡緊挨著皇族子弟們坐著的便是朝中有名望的將軍,排在首位的便是柱國大將軍裴朝。
除瞭裴朝,還有其他的一些大將軍。
棚子再外側便坐著各個世傢子弟,紛紛簇擁著各傢選出來的人選,低聲囑咐著什麼。
給人感覺像是在打擂臺的拳擊手一樣,那些人就像是自傢拳擊手的服務人員。
端茶,倒水,搜集其他世傢的信息,偷偷對比哪傢厲害。
在最外面的便是百姓瞭,一時間現場緊張的厲害。
梁王玄鶴派自己的心腹護衛長風宣讀比試的規則。
一共有二十個番號,意味著大晉朝要利用世傢大族的力量增加二十支軍隊。
每個番號背後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其中影響最大的番號便是之前楚傢傢主楚賁帶領的虎賁軍。
後來楚賁丟瞭兵符被奪瞭兵權,再後來楚賁死瞭後連個繼承爵位的人都沒有,至於虎賁軍的番號更是無存談起,隻能落到瞭如今任人爭搶的地步。
這二十個番號,所有人參加比武大會的世傢子弟都可以自由爭奪。
不過越是熱門的番號,爭奪的人也就越多,高手還有其背後掛靠的傢族也越來越厲害。
故而一些小傢族的子弟都會避開虎賁軍這樣的爭奪熱門,選那些爭奪比較少的番號。
故而最後選虎賁番號作為爭奪目標的大概隻有那些大傢族的子弟,或者是武功造詣頗深的人選。
選的時候,參加選拔的世傢子弟都會將刻著自己名字木頭牌子送到想要爭奪的番號牌子前。
由朝廷兵部的人親自記名,記下來這些人的名字後,就將番號前所有的名字木牌重新放在一個大缸裡,由在場的梁王等貴族一個個抓出來,排好先後順序,就開始按照順序比試。
先比試爭奪那些不太熱門的番號,最熱門的虎賁軍番號要放在最後比試。
很快軍鼓聲傳瞭開來,四周的百姓激動的伸長脖子圍觀,臉都漲紅瞭幾分。
臺子上爭奪激烈,臺下更是議論紛紛,更有甚者還私底下開瞭賭局。
不過關於虎賁軍番號的賭局人們最為積極,下的註最多。
前面進行的很快,漸漸剩下瞭最後一個也是最熱門的軍隊番號虎賁軍團的番號。
按照之前的慣例,世傢子弟都可以報名,可裴傢的幾位爺都報名爭搶虎賁軍,其餘世傢一聽更是不敢爭瞭。
瞬間裴傢的幾位公子爺呼聲瞬間高漲,賭場裡在他們身上下的賭註已經是達到瞭最高。
高臺正中的紅木桌子上端端正正放著一塊兒雕刻著虎賁軍番號的木牌。
前面是一個籮筐,世傢子弟的牌子也已經發到瞭各自的手中。
誰想爭奪虎賁軍番號,就自己走到瞭臺子上,將刻著自己名字的牌子放在籮筐裡。
等鼓聲停歇後,就將籮筐裡的牌子取出來,再丟進一個小口的小型銅缸裡,兩個兵部的差官抬著缸走到梁王等人面前,讓這些人摸出來牌子,按照出缸的先後順序分出對陣人選。
因為虎賁軍的番號很重要,放在最後由梁王抽簽決定順序。
長風得瞭梁王的指示,擺好瞭虎賁軍番號,走到瞭臺前掃瞭一眼四周躍躍欲試的世傢子弟高聲道:“請各位投牌!”
他話音剛落,卻看到裴傢幾位緩緩走瞭出來,為首的裴傢老四裴恒躍上瞭高臺,一臉的得意,將手中的牌子丟到瞭籮筐裡。
“裴恒!”長風高聲念瞭出來。
老五裴崢也大大咧咧將牌子放在瞭上面,揮瞭揮自己的鐵錘高聲道:“一會兒俺用鐵錘會會諸位!”
二爺裴荀卻是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隻是躍上瞭高臺,雙手將牌子送到瞭籮筐的面前,倒是顯得對虎賁軍番號的敬重。
“裴崢!”
“裴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