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這個金色邊框?直播間其他人都沒有嗎?”
“當然沒有瞭!不然你怎麼會那麼醒目!”
“而且我從他們的發言裡瞭解到,他們都是被公司邀請進入直播間的,沒辦法控制自己的用戶名,每個人發言的字符顏色也都一樣。所以更不可能有金色邊框瞭。”
“不過他們開始懷疑,你是這個直播公司的管理層。”
“管理層?你之前有接觸過這個詞嗎?”
楚依依搖頭:“我根本沒見過管理層,也從來沒有管理層在我直播間發言過。我估計他們也沒見過管理層,隻是看你的發言邊框很神奇,不由自主就往這方面想瞭。”
她說著說著笑出聲:“不過這也算是一個好事兒,他們現在開始懷疑我是有後臺的人瞭。”
“他們覺得我跟管理層有關系,所以管理層才會出人來逆轉方向。
遲早有一天會成功背刺你。直播間裡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瞭。”
“估計小玲那邊肯定也受到瞭重創。”
楚依依露出驕傲神色:“現在我倆屬於持平狀態,諒她也不敢再隨便對我動手瞭。”
陳青青倒也很高興看到這種局面,能同時制衡楚依依和小玲。
楚依依突然問:“你還打算跟小玲合作嗎?”
陳青青:“為什麼不?我一直有這個打算,但是她沒有要跟我見面的意思,雖然之前送瞭我禮物,但好像隻是讓我知道她的身份。”
楚依依試探著說:“要不你別跟她見面瞭,我不是說瞭會幫你嗎?咱們也算徹底聯盟瞭。”
眼見陳青青的表情越來越復雜,楚依依連忙解釋:“這次是真的!我沒有別的小心思啊!”
“我是真的想跟你結盟!”
“我之前從來沒想過你會救我,更沒想到咱們有一天可以心平氣和地坐在這裡說話。”
“我知道我該拿出一些誠意來,我這不就是來跟你討論這個嗎?”
楚依依頓瞭一下,緊接著開口:“你知不知道,我有一個專門訓練小孩子覺醒異能的基地?”
這回輪到陳青青愣住瞭。
她猜到楚依依會拿出一些秘密來交換,但沒想到會是這件自己在讓尚利調查的事情。
“這是我的最後底牌,我可是毫無保留地交代給你瞭。”
楚依依的眼神前所未有的真誠。
陳青青:“……細說。”
楚依依:“那個基地裡都是我讓人暗中在附近幾個市裡收集的18歲以下的孩子,因為直播間的觀眾們告訴過我,年輕的孩子更容易覺醒。”
“我在來之前特意問瞭現在的情況,已經有二十多個覺醒異能的孩子瞭。”
“一共有多少?”
“四百多個。”
“……”陳青青無語。
“你這是找瞭多久?”
“沒多久,從知道之後就開始搜收集瞭。”
四百多,二十個覺醒,百分之四的覺醒率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已經難得瞭。
“你……該不會用瞭一些特殊手段吧?”
陳青青試探著問。
楚依依一臉理所當然:“當然要有手段,不然僅僅是好吃好喝供著他們,他們難道會突然覺醒?”
“我訓練他們體能、力量,教他們各種生存技巧,也算不上什麼壞事吧?”
陳青青:“……那倒也是。”
楚依依突然頓住:“你怎麼看起來並不吃驚?”
“等會兒,你該不會早就知道吧?”
陳青青的沉默說明一切。
“你怎麼知道的!?我怎麼一點兒沒發覺?”楚依依大喊。
陳青青移開視線。
“而且看你剛才那個樣子,該不會以為我對那些孩子做瞭什麼吧?”
“那可是小孩子!我能對小孩子做什麼啊?”
楚依依氣惱道:“我在你眼裡就那麼壞?雖然我是會拋棄一些廢物,有一點點心狠手辣,但是我對一些有用的人還是很仁慈的吧?”
“廢物就是沒有存在的價值,要不是我一直保持著這個態度,怎麼能活到現在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這種話題我們沒什麼可聊的。”
陳青青看瞭眼她頭頂:“你還有多少時間?”
“十分鐘。”
十分鐘之後她就要開啟直播間瞭。
“你要讓我做什麼?”
陳青青說瞭自己的想法,楚依依二話不說應瞭下來。
楚依依很快再次上瞭樓,沒過一會兒,她又走瞭下來。
演出正式開始。
“青青姐,你叫我呀?”
陳青青抬起頭:“我剛才收到小玲的消息瞭,她約我見面。”
“不行!”楚依依故作緊張快步跑下樓梯。
陳青青:“你太沒用瞭,不能幫我對付海底生物,那些蟲子更沒有辦法應對,我還不如找小玲,她肯定有辦法。”
“我也有辦法的!”
楚依依大聲說道。
“現在我的防護罩修補好瞭,我能做很多事。”
“比如下次毒雨我就能去找人形蟲,反正我有防護罩,不會死掉。”
“就這?”
“我、我還可以找直播間裡的傢人幫我出主意!”
“你的直播間?算瞭吧,太不靠譜瞭。”陳青青說完扭頭就走。
“別,我傢人們可有能耐瞭,非常厲害的,隻要人數夠多,他們就能給我提供更多信息……說不定能教我們對付那些蟲子!”
陳青青頓住腳步,半信半疑回頭:“真的假的?”
“真的,我的傢人們不會騙我的!”
陳青青這才回過身子,一臉勉強:“那我就勉強信你一下吧。”
楚依依故意重重地松瞭口氣,“我這就帶傢人們去海邊看看,說不定能吸引更多人,到時候我的傢人們就能給我提供信息瞭。”
楚依依朝後門走去,又偷偷把手背在身後,比瞭個ok的手勢。
陳青青勾起嘴角。
看來直播間的套路永不過時。
楚依依前腳剛走,明佩蘭後腳就回來瞭。
“村長說遇到瞭一個過路的,但指名道姓要找你。”
明佩蘭把手裡的信封遞給陳青青。
“讓村長把這個交給你。”
陳青青打開信封,展開信紙,先看落款。
——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