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姐姐,你能夠來我就十分歡喜瞭,哪裡還能收下你的禮物。”柳凝雪笑得甜美,手指輕輕撫瞭撫小腹,但絲毫沒有要起身去接許簫聲手中匣子的意思。
短短的幾天,她已經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關愛。
她終於明白,為何女人要生下一兒半女傍身瞭。
而這,也更加堅定瞭她要把這個孩子生下來的決心。
隻要有這個孩子在,皇後之位一定隻會是她柳凝雪!
想到這兒,柳凝雪臉上的笑容更甚。
但鳳夕若又豈是那麼容易就退縮之人,正要繼續開口時,一旁的百裡鴻淵又突然道,“怎麼?太子妃是瞧不上王府精心準備的禮物。”
他的聲音出現得猝不及防,加之又冷又寒,別說柳凝雪被嚇瞭一跳,便是鳳夕若也沒有想到他會突然幫腔。
不過,既然他願意開這個口,隔岸觀火坐享其成,她又何樂而不為?
“我……”柳凝雪下意識地看向百裡青辰。
這禮收不收,不在於她。
可結果,她以為心意相通的夫君根本沒有在看她。
百裡鴻淵又道:“還是說,這麼多人的禮都收瞭,單獨看不上本王的禮?”
剎那間,柳凝雪紅潤的小臉蛋血色全無。
大廳裡的氛圍,有那麼一瞬間的雲波詭譎。
鳳夕若看向百裡鴻淵,卻發現坐在輪椅上的男人氣定神閑,嘴角還掛著一副春風和煦的笑容,哪裡半點“口出狂言”的樣子。
過瞭幾個呼吸,百裡青辰終於出聲,朝柳凝雪輕輕點瞭點頭,“原本是說小輩接長輩的禮實在不應該,但既然是九皇叔和九皇嬸精心準備的賀禮,你便安心收下罷。”
聽著百裡青辰這老陰陽人的說法,鳳夕若挑瞭挑眉,她們收得安不安心她不知道,但這禮物的的確確是她“精心”挑選的。
“是。”柳凝雪點瞭點頭,朝鳳夕若微微一笑,“多謝王妃姐姐。”
鳳夕若也微微一笑,隻兩個人,一個說送禮,一個要接禮,愣是誰都沒有先動一步。
一時間,氛圍再度詭異起來。
如今懷瞭身子,柳凝雪自然是萬分小心,不知道為何,看著眼前的幾個人,腦海裡有個聲音一直在告訴她:不要過去。
可眼下這情形……
深吸一口氣,柳凝雪望向身邊的周嬤嬤,卻不曾想,周嬤嬤此刻正直愣愣地盯著鳳夕若身邊的那個捧著匣子的侍女,一臉神遊天外的模樣。
目光在許簫聲身上劃過,柳凝雪咬瞭咬牙,眸子深處閃過一抹妒色。
鳳夕若一行人進來時,她其實也第一時間註意到瞭這個人,畢竟這樣的顏色誰能輕易忽略?
這也是為何,她隻想守在太子身邊,遲遲不願意起身的緣故。
許簫聲手裡托著那沉甸甸的匣子,手臂都要酸瞭,見柳凝雪半天沒有動靜,索性自己上前。
反正她的目的就是把脈,山不就我我就山。
可結果就是,她這麼一走,不想讓她靠近百裡青辰的柳凝雪就急瞭。
柳凝雪一焦急的後果就是……
“娘娘當心!”看著一步沒踩穩,直直朝自己撲過來的柳凝雪,許簫聲暗暗道瞭一聲“臥槽”。
緊接著將手裡的匣子一丟,準確無誤地握住瞭她的手腕,穩穩地拉住瞭她將將要倒地的身子。
眼下這一幕發生得突然,便是鳳夕若都有些意外。
百裡青辰第一個沖出去,以極為小心翼翼地動作和眼神將人從許簫聲手裡拉回瞭自己的懷裡,“雪兒,沒事吧?”
柳凝雪也有幾分驚魂甫定,感受到百裡青辰的關切,搖瞭搖頭道:“殿下放心,妾身沒事。”
話雖如此,但卻是瞬間紅瞭眼眶。
百裡青辰又是一陣旁若無人的溫柔輸出,一副二十四孝好丈夫,好父親形象。
許簫聲在一旁瞧著,心情頗好的她忍不住湊到瞭鳳夕若身邊,壓低聲音道:“你知不知道,秀恩愛不能選擇這個時候。”
鳳夕若愣瞭一下,她看得出來,百裡青辰此舉是故意做給旁人看的,準確來說就是做給她和百裡鴻淵看的——畢竟百裡鴻淵剛剛回來,又是個殘廢,便是她們再夫妻和睦,也不可能如他和柳凝雪這樣“喜得子嗣”。
隻是,他這如意算盤怕是要打錯瞭。
想到這兒,鳳夕若同樣壓低聲音:“為何?”
許簫聲:“因為現在已經快午時瞭。”
鳳夕若:“?”
許簫聲無聲地翻瞭白眼,深吸一口氣,“因為中午秀恩愛,早晚遭報應。”
鳳夕若:“……”
玩還是許簫聲會玩。
這廂百裡青辰還在和柳凝雪你儂我儂,作為送禮工具人的許簫聲再一次奔赴前線,將她該做的事情盡職盡責地完成——
她撿起剛剛被她丟出去以至於脫離瞭匣子,滾在地上的拳頭大小的夜明珠,吹瞭吹後,又裝回瞭匣子。
然後捧著上前,唇角一揚,“攝政王府祝祝太子和太子妃生一個圓圓滾滾、白白胖胖的小皇孫。”
此話一出,滿堂寂靜。
百裡青辰寬慰的話卡在喉嚨;
柳凝雪抽泣的聲音噎在嘴邊;
鳳夕若嘴角動瞭動,欲言又止最後放棄;
百裡鴻淵眉眼微揚,一臉置身事外聽之任之。
若說許簫聲剛剛那句話有什麼問題嗎?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就那兩句話是再平常不過,太子府這兩天也聽瞭不下五次。
然而,這句話加上這顆珠子,而且還是落在地上,滾瞭出去的夜明珠,就變得哪哪不對勁,哪哪都奇怪。
可偏偏!秀恩愛的兩人還都無法把這些想法說出來。
最後還是周嬤嬤上前,從許簫聲手裡接過瞭那隻匣子,“多謝攝政王,多謝王妃娘娘,多謝……姑娘。”
最後一句話,她是對著許簫聲道的。
許簫聲擺瞭擺手,一副“事瞭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模樣。
禮送到,事辦成,鳳夕若也沒打算多留,當即就起身回府,百裡鴻淵今日之行本就是主打一個陪伴,自然不會有多餘的說法。
二人便不約而同地點瞭點頭,打道回府。
回瞭攝政王府後,二人又頗有默契地互相道別,然後各自回瞭院子,最後幾乎在同一時間關上瞭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