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太醫死瞭

作者:淮西 字數:4232

說到另有內情,武昌伯的神情遲疑瞭片刻。

這片刻的失神被晏長風收進眼中,她猜想,伯夫人的死,或許不是武昌伯所為。

但武昌伯想利用伯夫人的死給國公府潑臟水找麻煩是真。

“世子夫人這話何意?難道是說我武昌伯府不顧夫人死活不成?”武昌伯果然死咬住不松口,“我皆是按照柳姑娘開的藥方抓藥,怎敢胡亂喂藥?你說柳姑娘的醫術從不失手未免過於霸道,難道凡是被她治死的都是別人的問題?又理直氣壯地叫我們告官告禦狀,誰不知如今裴大人如日中天,有蜀王撐腰,我們可告不起。”

死者有理,得勢有罪,跟硬要潑臟的無賴多說無益。

晏長風一改客氣的姿態,強硬道:“伯爺不告,就隻好我告瞭,伯爺無故將棺材停在我傢門口,又無證據潑臟水,毀我國公府的聲譽,擾我一傢的生活,請不走,隻能請官兵來驅趕瞭。”

她指派管傢去府衙報官,然後關門回瞭府。

武昌伯兀自在外叫囂著。

“看看這等強權壓人的嘴臉!”

“我今日務必要討個說法!”

王嬤嬤小跑著跟在後面,“世子夫人,真要讓官兵來把他們轟走?老夫人方才問過好幾次瞭,我瞧著,她好像不想鬧得太僵,唉,如今老夫人不像往常瞭,凡是求個安穩,不想結仇結怨的。”

晏長風腳步頓瞭一下,轉向去集福院,“我去瞧瞧祖母。”

正是午食時間,集福院裡已經上瞭飯,但許氏沒動筷子,飯菜都沒瞭熱乎氣兒。

“祖母,”晏長風進屋門,凈瞭手坐在飯桌前,“您是知道我院裡沒開火,特意等我吃飯嗎?呀!今日廚房做瞭爐焙雞呢,我愛吃。”

原本焦急擔憂的許氏臉上有瞭笑模樣,“喜歡就多吃點,我啊現在不愛吃這些肉啊油的,王嬤嬤,端去熱一熱。”

王嬤嬤也跟著笑,“哎,我這就去!”

晏長風忙夾瞭幾塊雞放在碗裡,等不及先吃著。

許氏問:“武昌伯可走瞭?”

“沒呢。”晏長風用嘴剔著雞骨,說,“武昌伯非要把伯夫人的死賴在我頭上,想借著打擊國公府削弱蜀王,且要鬧呢。”

許氏隻當武昌伯是為瞭趙氏鬧,被這麼一點撥就明白瞭此事不簡單,“那要怎麼辦?他們咬住瞭怕是不會輕易松口。”

“那也得看他們牙口好不好。”晏長風大口嚼著肉,“您甭擔心,在集福院裡該吃吃該喝喝,養足瞭精神,等過幾個月小崽子出生瞭,有您煩的。”

說到未出世的曾孫,許氏喜笑顏開,“我這幾日啊叫丫頭們做瞭幾件小衣裳小鞋子,回頭送去你屋裡瞧瞧,不喜歡我再叫他們另做。”

“我正想麻煩您幫忙做幾套呢。”晏長風笑道,“我沒經驗,不知道做什麼樣子的合適,又怕煩您的神,您主動做瞭,我高興還來不及,哪能不喜歡。”

“喜歡就好,喜歡就好!”

許氏就愛跟孫媳婦兒說話,一頓飯下來,說的比吃的還多。

吃過飯出來,晏長風回到二房。葛飛等瞭她好一會兒瞭,一見她便道:“夫人,端妃派出的太醫沒去武昌伯府,在中途被一匹瘋馬踢死瞭。”

死這麼及時,看來毒死那老內侍的毒藥是出自這太醫之手。

“去查馬主是誰。”晏長風說,“查到瞭證據就送去那太醫傢中,幫助其傢人告狀。”

葛飛明白瞭,“我這就去。”

他剛走,王嬤嬤就匆匆來瞭,“世子夫人,府衙的人剛才來瞭,被武昌伯指著鼻子罵瞭一通,說府衙是蜀王走狗雲雲,府衙不敢強行拿人趕人,不過也沒走,就圍著武昌伯府的人。”

現如今朝中又開始瞭新一輪的站隊,知府大人明顯是傾向蜀王,即便不敢得罪武昌伯也很有義氣地給國公府撐腰。

“府衙不敢得罪,就去刑部告。”晏長風道,“總會有人做主的。”

王嬤嬤雖然遲疑但也不多問,“哎!”

去刑部狀告不是一時片刻的事,直到第二日,宋國公府的訴狀才遞到刑部。

刑部每日不少接到訟狀,告誰的都有,朝中大員,皇親國戚,盡是得罪人的勾當。受理權貴的案子不容易,但也容易,一般來說,權錢可以壓倒一切,民永遠鬥不過官,低位掀不倒高位,識時務的,給錢就能擺平,實在認死理兒的就關牢裡打一頓,或者無限期拖著。

今日刑部尚書馬有良就遇上個很頭疼的案子,是民告權貴的案件。一個刁民狀告昌樂伯傢四公子強占民田,那刁民認死理兒得很,給錢不要,給糧也不要,非要判徐四公子的罪,揚言如果刑部不能主持公道就去告禦狀。

天真!那禦狀是一般人能告的嗎,就算告瞭,也得看聖上有沒有功夫搭理,還不如拿錢瞭瞭。

但刑部也怕這樣不懂事的出去四處胡鬧,就判瞭他一個擾亂公堂的罪,暫時關瞭起來。

尚書大人剛剛清靜瞭,國公府的訴狀就來瞭。

“誰告誰?”馬有良聽瞭手下所述訴狀,腦袋頓時大瞭三圈,“國公府告武昌伯?”

什麼武昌伯污蔑國公府世子夫人見死不救,致武昌伯夫人不治身亡,什麼武昌伯把夫人的棺材停到人傢府門前無理鬧事,這哪裡是告狀,這是要他命啊!

如今國公府世子在朝中如日中天,背靠蜀王,武昌伯跟某些世傢隱約有結盟反對蜀王的趨勢,這是黨爭!甭管最後誰上瞭那個位子,現在都不能摻和,摻和瞭就要面臨站隊,站不好就活不到下一任聖上上位。

“茲事體大,此案刑部不好受理,找個借口先推瞭,我這就上報給白夜司。”

白夜司裡有個分部專管告禦狀之事,雖然現在白夜司跟聖上關系不咋地,報上去瞭不一定如何,但起碼比為難自己強。

馬有良拿著訴狀正要走,接茬兒又來瞭一個。

“大人大人,這回不是告權貴的!”下屬激動道,“這回是於傢狀告馮傢,於傢是宮裡於太醫傢,於太醫昨日在大街上被一匹瘋馬給踢死瞭,那瘋馬是馮傢所有。”

於傢雖算不上權貴之傢,但告一個平民百姓還是很有優勢,又是證據確鑿的事,容易判得很。馬有良沒放在心上,打算先進宮再說。

可還沒出門他又反應過來,“尋常人傢有馬嗎?馮傢是哪個馮傢?”

下屬看瞭看訴狀,道:“傢主是馮大富。”

馮大……馬有良覺得這名字耳熟。刑部天天跟權貴打交道,各傢的管傢姓甚名誰,傢裡是個什麼成分都門清兒。

他迅速在腦子裡過瞭一遍,猛然想起來,昌樂伯傢的管傢姓馮,好像叫馮大發!那麼這個馮大富八成是他的兄弟。

武昌伯府管傢的兄弟的馬當街踢死瞭於太醫,這事怎麼那麼古怪呢?

馬有良憑經驗覺得這裡頭有事,思索瞭片刻,道:“你把這件案子還有昌樂伯傢四公子強占民田的案子都給我。”

宮裡今日也不太平。早朝上,戶部尚書裴修遞瞭份折子,請求減免皇室以及皇親國戚的開銷。

這個減免非常不客氣,每月的俸祿跟糧食減半,除瞭這兩樣,其餘的賞賜全免。

聖上看過後都驚呆瞭,雖然他心裡經常想著,讓那些日子過得比皇帝還滋潤的閑散皇族貴戚少吃點少穿點,可到底隻是想想,不敢付諸行動。

皇族成員龐大,是統治者的政治隱患,隻有把他們養廢瞭養閑瞭才安全。另外,他們都是皇傢的臉,養得太寒磣瞭也不好看。

所以聖上再窮也沒苛待過他們,隻有自己勒緊褲腰帶,減免宮中開銷。誰知裴尚書如此不客氣,說減就減,還是那種一刀砍的減法。

這一刀下去,不砍出亂子來就怪瞭。

連朝堂上那些一向看閑散貴族不順眼的朝臣也覺得這一刀砍得狠瞭點,紛紛建議可以循序漸進地砍。

裴修不爭辯,隻把國庫傢底兒亮出來給他們看。迄今為止,國庫已預花瞭五年的賦稅,窮成這熊樣,還有什麼臉要體面。

但人的本質是好瞭傷疤忘瞭疼,戰事還沒完全平息就忘瞭戰亂帶來的恐懼,一頂又一頂茲事體大朝堂顏面的帽子扣下來,就是兩個字,不妥。

聖上也覺得不太妥,就暫時把折子壓下,暗示裴修回去再想個緩和點的法子。

緩和是不可能緩和的,裴修不妥協,下瞭朝以後又單獨求見,給聖上分析利弊,足足一上午,說得聖上的頭比宮中的水缸還大。

就在聖上不想活瞭的時候,吳循送來瞭刑部遞上來的三個案子。

“快,快叫他進來。”聖上覺得此時讓他面對什麼都比面對裴修那張嘴強。

吳循進瞭鳳鳴宮,把案子交給聖上過目。聖上看完瞭三個案子,覺得它們跟裴修的嘴半斤八兩,如果讓他同時面對這兩件事,還不如剛才就死瞭算瞭。

他企圖把案子推給白夜司,“這樣的案子,白夜司看著辦就是。”

吳循道:“聖上,第一個案子,武昌伯夫人的棺材停在宋國公府已近一天一夜,府衙管不瞭,刑部不敢過問,第二個第三個案子,皆牽扯瞭昌樂伯府,事關各世傢,白夜司不敢妄斷,還請聖上示下。”

示下,示下個屁,聖上腦袋疼,屁也示不出來。他煩躁地瞥瞭眼裴修,忽然福至心靈。

對啊,裴修不是想跟皇族世傢過不去嗎,就讓他自己頭疼去,等他嘗到瞭被這群人難為的滋味,興許就會緩和減免用度一事。

“裴愛卿,你說該如何解決?”

裴修道:“昨夜武昌伯府在我傢門外哭瞭一夜喪,臣不勝其煩,正打算著跟聖上討個公道,且不論武昌伯夫人因何去世,此等擾人清夢的做法都不妥,還請聖上做主,派人將他們驅趕走。”

好嘛,聖上一聽,這位愛卿是真的頭硬頭鐵,罷瞭,就隨他吧。

“叫宋瑞帶幾個禁軍去,幫武昌伯把棺材抬回傢去,就說朕的意思,人死不能復生,叫他節哀順變。”

吳循:“是。”

“至於昌樂伯的兩個案子。”裴修道,“臣之夫人昨日特意請求端妃娘娘派瞭於太醫去給武昌伯夫人看病,怎麼那麼巧,於太醫就被武昌伯管傢馮傢的馬踢死瞭?臣覺得這事不簡單,是有人想借此跟國公府過不去,還是另外有什麼牽扯,還請聖上明察。”

陳公公聽到這裡,插嘴道:“聖上,有一事老奴正想跟聖上回稟,此事或許跟於太醫的案子有牽扯。”

聖上:“何事?”

陳公公:“聖上命老奴去查容貴妃出逃一事,也是巧,前日晚上,看守冷宮的老內侍得急病死瞭,老奴心中起疑,叫人查瞭那內侍的屍體,乃是中毒所致。”

聖上吃驚,“中毒?”

“是,老奴懷疑毒殺老內侍的人很可能就是放走容貴妃的人,有意把檢查內侍屍體的消息放出去,就是想引誘始作俑者露出馬腳,此時有所行動的必定有問題。”

陳公公是從晏長風那裡得來的啟發,端妃很少講究吃穿,忽然找天衣坊做新衣就很奇怪,又問瞭世子夫人那些有關宋國公的話,就更奇怪瞭,八成是有報復之心。

端妃如果想報復裴世子跟世子夫人,就必定要牽扯蜀王,牽扯瞭蜀王,就難保不是想下水跟蜀王爭上一爭。

端妃此人謹慎,不會貿然出頭,很可能會利用容貴妃。容貴妃瘋沒瘋,心知肚明的人應該都看得出來,端妃必定看出她沒瘋。

容貴妃恨蜀王,放容貴妃出來,她跟皇後一起把矛頭指向蜀王,聖上就會重新過問太子的死因。最終,如果蜀王被證實殺瞭太子,端妃就能坐收漁翁之利。如果不能,端妃也不會被牽扯,可謂一舉兩得。

聖上思索片刻,“你是說,那毒藥可能跟於太醫有關?於太醫又是被武昌伯府的馬踢死,那放容貴妃出來的豈不是……”

聖上不想往下想,一想,就可能牽扯瞭皇位之爭。

陳公公察言觀色:“老奴確實這樣懷疑,隻是還沒查實,但老奴想,起碼能證明世子夫人並沒有見死不救,武昌伯此舉確實有些無理取鬧。”

聖上點點頭,“繼續查,務必查明那毒是從何而來。”

此時裴修插嘴:“聖上,臣以為,也該查查武昌伯夫人的死因才是。”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