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鳳求凰

作者:楊善 字數:4161

日子爬過六月,很快來到七月,還有一個多月就是兩人大婚之日。

因有第一次婚事的意外,林氏這次格外小心,卯足勁兒似的要將婚禮辦得風風光光。大舅母和蘇希雲也主動過來幫忙,她都一一接受。

或許是擔心這邊人手不夠,韓傢也派瞭幾個幹練的婆子過來。林氏初始還有些不好意思,最終拜倒在她們熟練精明,進退有度,有禮有節的為人處事上。

“韓傢傢大業大,顯赫榮耀,端看這露出的一小角,咱們就比不上。”林氏心有擔憂。

自傢女兒自是萬般好,然蘇傢根基淺也是事實。說是當官的,跟真正的大戶人傢比起來,就少瞭許多積蘊。

富三代那是真真正正的貴族之傢,蘇傢生於微末,發跡八年,與之一比,如螞蟻撼樹。

說到底是自己跟丈夫沒用,身上的一切都靠女兒得來,給不瞭她多少依靠。日後她要是被人欺負,連個幫襯得上的人都沒有。

“咱們傢是根基淺瞭點,卻也不差,”大舅母深知小姑子心中顧慮,阿錦沒嫁人,她擔心婚事;婚事定後,她又擔心女兒在夫傢受欺負。

“屋裡都是自己人,嫂子說句不該說的話。妹妹且仔細想想,韓傢那樣富貴到極點的人傢,便是尚公主也毫無收益。他們與蘇傢聯姻,哪裡看重蘇傢傢世?說到底是看上瞭阿錦這個人。”

“阿錦天資聰慧,品貌不俗,年紀輕輕就是狀元。妹妹細想,古往今來,可曾有過女狀元?翻遍所有史書,那都是沒有的。更不惶入朝為官,那更是千古奇談。除開這些,阿錦還曾救過陛下性命。”

救命之恩有多虛,林氏自然知曉,憂心不減。

大舅母拉著林氏的手,語重心長,就怕這個小姑子想不開,失瞭身份。

“妹妹莫要妄自菲薄,丟瞭阿錦顏面。韓大人與阿錦自小相識,兩人青梅竹馬,感情好得很。阿錦嫁過去,隻有享福的,沒有受氣一說。妹妹且把心放進肚子裡,莫要妄自菲薄,丟瞭氣場。”

“就算妹妹再不安穩,也要信韓大人的為人吧?”

林氏將信將疑,心念轉動,可不是這樣?

韞玉對女兒的好,她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且不說,日後她是女兒的娘傢,韓傢的姻親。露怯就是丟瞭雙方顏面。

“曉得瞭曉得瞭。”她說,就是心裡害怕。

大舅母松瞭一口氣,暗道這小姑子好福氣。在傢有父母疼,出嫁有丈夫疼,雖沒有生兒子,女兒卻比男子強瞭不知多少倍。

她這輩子算是浸在蜜糖中瞭。

兩人說著貼心話,就聽外間韓府婆子來問主意,明明自己就能定下來的事,硬是要問得林氏意見。

那沉穩氣度,進退得宜,比大富人傢的主母還氣派。

“各位嬤嬤且看著辦,”林氏笑道,“對瞭,我傢阿錦可要學點什麼?”

幾位婆子禮貌回,“蘇大人乃朝廷命官,為陛下做事,咱們可不敢教什麼。”

規律這些自然是沒有的,讓她個當官的學內宅那一套,實在是牛刀殺雞。

眼見著那邊都安排好瞭,林氏與大舅母相視而笑,心裡都道韓傢仁厚。

七月七日,皇後娘娘在宮裡舉辦瞭乞巧宴,邀各位年輕男女參加。

這個日子選得很巧妙,乞巧佳節,單身男女互訴衷腸或秋波暗送的日子。娘娘在這時候舉辦宮宴,目的不言而喻。

仔細算算,皇室中適婚之人,隻有剛及笄的五公主和去歲及冠的五皇子。

蘇希錦猜測皇後娘娘此舉,應該是為兩位未婚皇室挑選成親對象。

乞巧節那日,芙蓉苑裡粉色芙蓉怒然綻放,花香撲鼻,燦爛奪目。吳王、楚王各攜王妃赴宴,兩位王妃,一位溫婉賢淑,逢人三分笑。一位枯瘦如柴,凌厲倨傲,眉宇間帶著刻薄之態。

蘇希錦與韓韞玉相攜同行,很難想象,三年不見呂子芙竟仿佛變瞭一個人。

也是,聽說她一年前誕下一女,不幸夭折。估計是受瞭不小打擊吧。

當初蘇希錦被貶嶺南,她與舒宛使瞭不少力氣。古人雲惡有惡報,誠我不欺。

她在看呂子芙的時候,呂子芙亦在看她。三年不見,她不僅沒落魄潦道,反倒越加從容淡定,實在讓人鬱悶。

有些人就是命硬,嶺南那樣荒蠻貧瘠之地,尋常人去都得掉半條命,她卻美好平靜一如往昔。

眼見著自傢王妃得隴望蜀,公然紅杏出墻,楚王眼神犀利,鋒芒畢露。哼,真是狗改不瞭吃屎。

若非有呂傢壓著,他遲早棄瞭她。

“你身子未愈,喝口熱茶暖暖身子。”他捧著一盞熱茶遞給她。

高座之上,呂皇後滿意地點瞭點頭。

呂子芙難掩眼底的嫌惡和憎恨,卻不得不接瞭過去。

“奇怪,”蘇希錦輕聲說。

韓韞玉微微彎腰,關切問道:“怎麼?”

“嘉樂公主與皇後娘娘坐一處,五公主和五皇子反在下首。”

難道這場宴會不是為兩人舉辦的?

“是也不是,”他抬頭往前,尋瞭座位與她坐下,見她心有疑慮,便與她解釋,“今日的宴會是陛下和娘娘的意思。”

娘娘為皇子公主擇人,陛下想給嘉樂公主做面子,在呂、謝兩族中扳回一局。

蘇希錦不知周武煦心裡存瞭這般幼稚的念頭,故而他解釋瞭,仍是一頭霧水。

少見的迷茫懵懂,讓韓韞玉心底直犯軟,忍住要揉她臉蛋的沖動,低頭替她斟起茶來。

無聲的默契引來不少人註目。

又過瞭片刻,周武煦帶著一眾太監過來露臉,說的大抵是些場面話:玩得盡興,吃得隨心。

“猶記得六年前那場芙蓉宴,當年三人五步成詩,出口成章,讓人記憶猶新。”他恍惚感嘆,似乎停留在回憶裡。

呂皇後笑回:“可不是,如今那三人一個嫁給王爺,成為王妃;兩位考中狀元,入朝為官,三位都是大陳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知今年這芙蓉苑內,是否會湧現出天之驕子。”

說著有意無意看瞭嘉樂公主一眼。

蘇希錦恍然大悟,抬頭看向韓韞玉:原是這個意思。

今日恐怕還是嘉樂公主的成名宴吧。

果真,一陣寒暄之後,呂皇後狀是無意將話題引到才藝表演上。

“光是說話也忒沒趣,既然陛下方才說懷念六年前那場芙蓉苑,不如再請各位公子小姐表演才藝?”

“甚好。”

“這次咱們就別比詩瞭,”呂皇後道,“要論作詩,天下有誰是蘇大人的對手?”

那丫頭今日也來瞭,周武煦順勢問詢,“不知皇後有何主意?”

“本次比試不限品類,不限樂器,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洞簫羌笛。諸位隻要會,盡可上來。隻有一點,務必拿出最擅長的才藝,盡心盡力才是。能不能超越六年前的芙蓉宴,端看個人努力。”

是這個理兒。

於是才子佳人紛紛上場,有作畫的,有彈琴的,有射箭的,數不勝數。

讓蘇希錦記憶猶新的是一位古靈精怪的女子,她說自己什麼也不會,就給大傢表演個打水漂吧。

滿堂詫異,無奈周武煦和呂皇後有言在先,眾人不得不跟隨她前去一觀。

也是厲害,尋常石塊,在她手裡恍如有意識的生命,橫渡湖面,自由起飛。

“厲害,”蘇希錦說,“這是誰傢的姑娘?怎這般有趣?”

大方磊落,標新立異,敢與他人不同。

韓韞玉沒甚印象,身後的聽雪補充,“廂軍首領,段將軍傢的。”

這樣一說倒是半個熟人。那段將軍能想出那樣的方法討要軍餉,女兒也能想出這樣的法子表演才藝。

一傢人都不走尋常路。

眼見著宴會接近尾聲,除瞭那個段小姐,竟沒有一位讓人記憶猶新的。

對此蘇希錦很是理解,今兒擺明瞭給嘉樂公主抬轎,大傢點到即止,不敢搶瞭她的風頭。

正這般想著,就見嘉樂公主站起身,興致勃勃,欲欲躍試,“兒臣也想下去試試。”

“嘉樂想表演什麼?”呂皇後問,“莫不是作詩?”

明明早就說瞭不作詩,仍要故意這般問。

嘉樂公主俏皮地吐瞭吐舌頭,妍麗可愛,“兒臣才沒蘇大人那般厲害,能詩會畫,安邦定國,便是男人也不相讓。”

明明是誇獎她,卻話中帶刺,偏生她一臉單純,懵懂無知,讓人察覺不到其中惡意。

蘇希錦隻淡淡勾瞭勾唇角。就覺左手被韓韞玉握住,無聲安撫。

她回以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嘉樂公主目光閃動,乖乖巧巧走到周武煦身前,撒嬌似的說,“兒臣想為父皇彈一首古琴。”

“哦?”周武煦甚是驚訝,“你庵中的師父還教過你彈琴?”

蘇希錦腦海裡驀然浮現出一句話:你到底還有多少驚喜是朕不知道的?

想著忍不住就是一笑,韓韞玉眼裡滿是疑惑,濃眉輕挑,無奈而寵溺。

“師父也曾是大戶人傢出身,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然她隻交給兒臣琴曲和醫術,一能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一能治病救人,功德圓滿。”嘉樂公主說著忍不住就是一酸,“哼,也忒小氣瞭些。”

古靈精怪的模樣,讓人忍不住大笑。

周武煦心中疑惑漸消,詢問她想談什麼曲目。

“兒臣想談鳳求凰,”她說,“但不能一人彈。”

“這是為何?”

“師父教兒臣時,以笛聲引導,說琴笛最為相配。自那日起,若沒有笛聲,兒臣就不會彈琴。”

周武煦哈哈大笑,堂下眾人亦忍俊不禁。

蘇希錦心裡卻有不好的預感。

“準瞭”

嘉樂公主喜上眉梢,精致的五官柔和美麗,楚楚動人。

“聽聞韓大人笛聲瞭得,本宮想請韓大人幫本宮伴奏,”就聽她說。

眾人忍不住一寂,嘉樂公主追求韓韞玉不是秘密,幾乎人盡皆知。而《鳳求凰》乃表達愛意的古琴曲。

不是吧?蘇大人還在呢?你就這樣公然挖墻腳。

在場所有人不無變色,被迫現場吃瓜。

周武煦眼裡充滿興味,大有任其發展之勢。她盯著蘇希錦:看你怎麼辦。

那邊,嘉樂公主也察覺到奇異氛圍,一臉擔心問蘇希錦,“蘇大人不會介意吧?”

所有人都看向蘇希錦,這是一道送命題。

介不介意?自然是介意。能不能說?不能。對方可是皇族。得罪她,就算周武煦心裡沒嫌隙,也抵不住日後有人挑撥。

終究是兩難。

他們如何想,蘇希錦不知道,她臉上始終掛著一絲笑。

韓韞玉捏瞭捏她手指,在她手心寫下一字。

蘇希錦搖手回應,正兒八經起身,“介意。”

這……

每個人都張大嘴巴,蘇大人莫不是被奪舍瞭?對方可是陛下最喜歡的公主。

場上有心人算盤打得叮當響,天降福星,把柄不請自來。這就給她穿小鞋,再把她踢出京。

韓韞玉手指輕握,神色淡淡的,倒看不出擔憂與否。

“《鳳求凰》乃男女示愛之曲,作為女子,微臣介意。”這邊,蘇希錦怕眾人沒聽清,再次重復瞭一遍,“然,公主為君,下官為臣,臣子應當忠君。是以,微臣雖介意,若公主想與韓大人同奏,微臣不能介意。”

從女人角度來說她介意,從君臣來說,她不能介意。既表達瞭自己的顧忌,又表達瞭自己的忠心,還將壓力給到嘉樂公主。

臣子如此忠心,就看為君的有沒有仁心。

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

嘉樂公主嫣然一笑,眼眸靈活轉動,狡黠而活潑:“本宮也不是刁鉆刻薄之人,隻是有一問,蘇大人若能回答出來,令在場所有人滿意。本宮就換個人合奏。”

“公主請問。”

“本宮聽聞登州、惠州都有百姓為父皇和蘇大人立碑,可見蘇大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與父皇齊平。既然蘇大人這般受百姓擁護,本宮想問,如果父皇與蘇大人發生沖突,蘇大人以為百姓會站誰?”

天,嘉樂公主真勇!

嘉樂公主可真敢問!

為瞭一個韓大人,直接挑撥陛下與蘇大人的關系。

沒有人敢說話,所有人都想聽蘇希錦如何回答。

周武煦亦是。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