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她能行

作者:楊善 字數:4201

這是蘇希錦經歷的所有疼痛中,最難以忍受的。像是被人生生撕裂,並持續性不斷拉扯,活活叫人暈死過去。

林氏和費氏就在她身邊,兩人抓住她的手,不停讓她用力。天知道她現在連叫的力氣都沒有。

產房內,人影重重,蘇希錦眼前灰蒙蒙一片。然一刻鐘前,她還在瀏覽戶部的各種匯報,與韓韞玉商談政事。

“蘇大人,你叫出來。”穩婆見她沒吭聲,以為她真要暈瞭,忙驚慌提醒。

這個穩婆是費氏請的,據說是京中最好的婆子。

蘇希錦猶自搖頭,孕婦的淒慘叫聲她以前曾經聽過,雖然很是遙遠,卻讓她心有陰影。

她慣來是個喜歡悶聲幹大事的人,自然生孩子也不例外。

丫頭端著水盆進進出出,蘇希錦一手拉著林氏,一手緊抓費氏,身下用力。

門口處傳來一陣騷動,蘇希錦迷迷糊糊聽到有丫頭跟費氏說,韓大人要進來。

“別讓他進來,”她說,“我現在這般狼狽。”

“這孩子,”平時穩穩蕩蕩的一個人,關鍵時候掉鏈子,費氏松開蘇希錦的手,起身道,“我去跟他說。”

好半晌,外面終於安靜,蘇希錦沉瞭一口氣,心道生完這個,也算體驗瞭一回生育之苦,人生已然圓滿。以後再不想再受這苦。

也不知道過瞭多久,她感覺腹部一空,穩婆高高興興說著一些吉祥話。

蘇希錦松瞭一口氣,總算可以安安靜靜的睡過去。

再醒來是清晨,睜開眼就看見韓韞玉坐在床前,一隻手放在她臉上。

蘇希錦笑問:“男孩還是女孩?”

韓韞玉道:“女孩,像你。”

像她?心裡微覺可惜,還是像他比較好看,“取名瞭嗎?”

“祖父給取的韓明珠。”

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明珠,掌上明珠。

看來老頭兒很是喜歡這個孩子,蘇希錦仰頭笑道,“既然有瞭大名,那咱們給她取個小名吧。”

“好。”

“她生於八月一日,桂月桂香遍地,不如就叫君君吧。”

“君”字諧音“軍”,紀念前世的節日。

韓韞玉完全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都聽你的。”

又道:“我們以後不要孩子瞭。”

蘇希錦愣瞭一下,點瞭點頭,“好,一切隨其自然。”

生完孩子頭三天,蘇希錦都沒能下床。屋裡窗戶門都關得嚴嚴實實,隻偶爾能打開一條縫隙透透風。

聽林氏和費氏的意思,女子生產後虛弱,若見瞭風,日後會頭疼一輩子。

按照蘇希錦的意思,她的孩子得親自喂養,不請乳母。然計劃是美好的,現實很殘酷。

再喂瞭幾次奶後,蘇希錦胸口便腫脹疼痛得厲害。女醫館的小李大夫說是感染瞭,勸她把奶回瞭。

如此蘇希錦親自喂養的計劃告一段落。

“醫館最近如何?可有人鬧事?”趁著小李大夫開藥的時間,蘇希錦詢問起女醫館近況。

“托大人的福,一切安好。”小李大夫回,剛開始外界都知醫館與蘇希錦有極深淵源,不敢上門鬧事。

後來醫館四下支援,治時疫,赴惠州,聲名遠播,常人不敢欺也。

這次四國之戰,女醫館劃地區支援,全員上戰場,堅守後方,為前線將士們撐起一片安穩的天空。正應瞭那句巾幗不讓須眉。

她們的舉動引起陛下註意,陛下特意讓其入駐醫署,並親手寫下牌匾,以示嘉獎。

有陛下親自站隊表態,如今女醫館儼然成瞭京中第一大民間醫館。

“前頭去戰場受傷的大夫們,可都痊愈瞭?”蘇希錦問。

“勞大人掛懷,都痊愈瞭。姐妹們不曾上陣殺敵,都是些小傷,很快就恢復瞭。”

醫館最近熱鬧得很,許多將士前來醫館求娶女大夫,各路媒婆也跑來說媒,讓人眼紅。

如此,蘇希錦放心下來,又問瞭些其他情況,“陛下聖明,隻要你們保持初心,懸壺濟世,所付出終有所得。”

小李大夫謹記她之言,兩人又說瞭些孩子喂養問題,並再三叮囑她記得喝藥,莫要再給孩子喂奶。

“我省得,”蘇希錦無奈回,怎每個人都對她這般不放心。

前頭她想出去處理公務,被林氏和費氏攔瞭回來。

林氏嚷道:“這可使不得,坐月子不能出去,也不要看什麼書啊字的。仔細傷瞭眼睛,落下一輩子的病根。”

她慶幸自己跟著趕瞭過來,否則憑著女兒作天作地的性子,和韓韞玉對她的縱容,不知道要作出個什麼名堂。

“戶部公務多,再說我這般關在房裡也不是個事兒,”蘇希錦嘟囔,“就算沒病,也遲早憋出病來。”

林氏無奈,隻能設下時間,讓韓韞玉親自監督,如此才放心回去。

蘇希錦做月子時,邱笙笙也曾來探望她。

她如今為六品校尉,身負鐵甲堅兵。因隨父上陣殺敵,驍勇善戰,單刀直入殺瞭敵方一員大將。在論功行賞之際,陛下封她為六品校尉。

“比起推官,我更習慣上陣殺敵,”邱笙笙摸著佩劍說,“吐蕃那群狗賊,還想撒謊弄什麼陰謀陽謀糊弄我們。哼,也不知姑奶奶是誰,一眼就叫我識破。然後咱們將計就計,斷瞭他們的糧草。”

蘇希錦聽後直誇她厲害,“你文成武就,可謂是文韜武略。”

這話倒提醒瞭邱笙笙,“你別說,外面就是這麼稱呼咱倆的。”

“怎麼說?”

“外面說我倆一文一武,合起來就叫一個文武雙全。”

……

月子一出,蘇希錦就開始上早朝,所見之人皆投以奇異目光。

要說她生子這事兒,除瞭傢人,外界也多有關註。一是想知道孩子性別,二是想知道女官如何平衡事業與傢庭。

女子不能像男子一樣入朝為官,一來是世俗約定,二來就是其奇特的生理狀況。

因此,作為陳國第一女官,許多人都對蘇希錦的私生活翹首以盼,希望從中獲取經驗或者尋找實施的可能。

在他們心中,生完孩子,她必定要辭官在傢。

頂著眾人註視,蘇希錦穿著紫色特制官服,安安靜靜站在福寧殿中前列。

誰能想到曾經那個半人大小的女子,隻用瞭七八年時間就從福寧殿外,走到瞭福寧殿內。

“而今四海昌平,陳又與三國簽訂百年條約,百年內再無戰事,這是天下太平,盛世顯現的先兆啊!”

福寧殿內,有大臣慷慨激昂,溜須拍馬。

各大臣見狀,匍匐在地,恭敬叩首:“恭喜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平身,”周武煦沉穩揮手,眉眼開闊。

確實,如今三大世傢沒瞭,周邊國也偃旗息鼓,可謂是四海升平,肉眼可見的盛世之象。

古來多少帝王沒做到的,偏偏他做到瞭,雖然這個過程中他吃瞭不少苦頭。

“陳有如此,諸位功不可沒,非朕一人之功。”

君臣相互鼓勵,互相誇獎,虛偽做作得蘇希錦牙酸。

“啟奏陛下,”氣氛正好時,大理寺牟大人上前參奏,“外憂雖已除,然內患仍存。”

“之前戰亂之時,民間曾興起一個月薩教。教內人員收養並蠱惑百姓,挑唆他們搶奪官府糧草,搶奪官員配箭,有的甚至闖進官府鬧事。此些人雖看著不成氣候,然長此以往,終成大患,有害國本。”

牟大人持笏繼續說道,“昨日微臣讓下面人統計瞭一下,除瞭開封府與惠、登兩州,其他州府或多或少都有幾個教派。臣以為需加以重視才是。”

牟大人說完,恭恭敬敬立在一旁等陛下回復。

也有官員大氣道:“邪教矣,鏟除便是。”

“然也,”牟大人說,“月薩教教眾多為百姓,因在戰亂中失去房子,不得不逃離故土。他們中許多人不過是聽信教眾讒言,誤入歧途罷瞭。一刀鏟除實為不智,還需陛下派能臣前往說服。”

全國那麼多教派,這可是項大工程。

對於民間興起的月薩教,蘇希錦願稱之為邪教。為月薩國在各國安插的耳目和定時炸彈。

無它,月薩教給百姓洗腦,說官府都是毒瘤,隻有他們才是正義的,隻有他們才會帶領百姓走向和平。

除此之外,月薩教鼓勵教眾不看大夫不吃藥,身體不適請巫醫唱跳畫符。揚言喝瞭巫醫的符水就能消災化難。

很多百姓因聽信忽悠,死於疾病。

為瞭顯示自己的誠意和與眾不同,月薩教還表示加入教派就送米送刀。

這與加入會員就送小禮品的營銷模式是不是很相像?

隻不過送米是為瞭飽腹,送刀是為瞭搶官府米糧與官府分庭抗禮。

嘖,廉價的打手,蘇希錦搖頭。月薩教是真狠,別人要錢,他要命。

好在隨著月薩國毀滅,月薩教也分崩離析,各自散落。唯有當初加入教派的百姓,不舍得好生活、好地方,選擇繼續留在教內。

“這卻是一個問題,”周武煦瞭解瞭前因後果,對嘉樂一行人深惡痛絕,對月薩教殘黨更是斬草除根。

“那就派……”深幽的雙眼在大殿中來回,想要尋得合適人員。

所有想要加官進爵、光宗耀祖的官員,個個昂首挺胸,翹首以盼。

這事兒沒啥風險,任務下達人還是陛下,妥妥的刷臉鍍金機會。

“咳,”蘇希錦不如他們矜持,直接毛遂自薦,“陛下,微臣能行。”

眾人側頭看她,心想你一個剛生完孩子的女人湊什麼熱鬧?

巧瞭,周武煦也是這般想,“蘇大人……”他擰眉,“怕是不方便吧?”

蘇希錦上前一步,“回陛下,微臣方便。”

就連如何鏟除邪教的工作計劃都想好瞭。

“這……”周武煦瞥瞭眼韓韞玉,對方冷冷清清的也瞧不出什麼表情。

“陛下,”有臣子忍不住站瞭出來,“不如讓微臣來?”

“蘇大人乃國之棟梁,鏟除邪教這等小事,派蘇大人前去,就如殺雞用牛刀。況蘇大人剛剛生育,傢有女兒嗷嗷待哺,卻有不便。臣早已成傢立業,身無束縛,合該臣去才合適。”

這理由找得好,明面上誇獎,暗地裡直往人心窩子踹。

蘇希錦暗暗咬牙,合著她方才復工,就面臨官場歧視?這要不得。

正欲上前再說道兩句,就見滿朝文武頗是激動自薦,個個便是願替瞭她前往。

蘇希錦:我謝謝你們。

官員如此積極為自己辦事,周武煦觀之欣慰,隨手指瞭個最積極的,將這事交給瞭他。

蘇希錦隻得不甘心退下,退一步想她身為戶部侍郎,怎麼說也是個大官。戶部有忙不完的事等著她。

散朝之後,蘇希錦與韓韞玉同車而回。因著兩人身份特殊,平日裡就把韓明珠交給乳母和韓國棟帶。等到瞭晚上就接過來在嬰兒房裡睡。

真要說起來,平日裡韓國棟帶韓明珠的時間最為多。老爺子沒瞭官職,閑賦在傢,除瞭左右手互搏,就剩下照看孩子瞭。

對此,蘇希錦與韓韞玉欣然支持。老爺子曾一手帶大韓韞玉,如今老瞭再帶帶孫女,可以預防他得老年癡呆。

正是因著這個原因,所以後來蘇希錦外任出京,韓明珠並不跟著她走,說是要留下來照顧曾祖父。再後來韓韞玉千裡追妻,尊詢女兒的意見,她又表示舍不得瑾哥兒。

說來說去她這輩子最喜歡曾祖父,然後就是瑾表哥。

如此,坊間多說蘇希錦無慈母之心。可憐瞭韓明珠尚在襁褓之中,就沒有親娘照顧。

……

沒有爭取到消滅邪教一任務,蘇希錦回房後仍是寫瞭關於預防、遏制邪教的方案。本來是想交給本次負責的大人,最後想瞭想還是作罷。

左右不是什麼緊急之事,何至於落得個越俎代庖的名聲。

在其位謀其職,蘇希錦身為戶部侍郎,平日裡忙得腳不沾地。以往回府還得點上蠟燭,加工一番。

如今身為一個孩子的娘,自然是不能瞭。

白日裡上朝、應卯,陪女兒成長的日子有限,若回傢還不能陪著她,當真如外頭所說一般:她無慈母之心。

“君君,”這日下朝後,蘇希錦抱著韓明珠逗樂,“幸好懷你時娘親聽話,吃瞭幾個鵝蛋。”

瑾哥兒歪頭詢問,“吃鵝蛋怎麼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