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人。”陳七無奈道,“昨日有人想殺在下,在下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條性命,如今也不知道要去哪裡,便想著在這邊避一避,待寺卿大人歸來,開堂審案就是瞭。”
對方猶猶豫豫,如今的陳七就是個麻煩,他實在是擔心有人殺上大理寺來要陳七的命,到時候豈不是大理寺的人也跟著倒黴。
“若是在下此時離開,必然走不瞭多遠,大理寺是公正之地,也有保護證人的責任的,若是在下死在大理寺門外,那日後大理寺,也無需存在瞭。”
對方想瞭一下,確實也是這個道理的,若是案件的證人來大理寺尋求庇佑,大理寺將其拒之門外,如此怕惹上是非,那這大理寺日後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那你進來吧。”
“多謝。”
陳七一進大理寺,便被人知道瞭,大理寺卿不在,少卿大人出面安排,將陳七層層保護瞭起來,陳七暫時算是安穩瞭,畢竟青天白日的,沒有人敢大膽到大白天的去大理寺殺個人。
“什麼?!陳七在大理寺?!”宋太傅剛剛回到府中,便聽說瞭此事,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極難看。
昨夜去平柏侯府的人,正是宋傢安排的,太子如今被扣在瞭東宮,東宮內的任何人都不準外出,太子的外祖傢孫傢也是隻會拍須遛馬之輩,少有能幹的,故此,眼下這個事情,也隻有宋傢有本事做瞭。
“昨夜陳七不知去向,綏王府的人與我們的人都找瞭一夜,誰知他突然出現在大理寺門口,也不知道是什麼人參與瞭。”宋典臉色難看,“父親,如今我們應該怎麼辦?如今時間不多瞭,便是想安排人進大理寺都難。”
宋太傅咬牙:“那便暫且停手,若是太子出事,府上便當作什麼都不知道,撇清瞭關系。”
宋典一愣,這臉色蒼白:“那婉婷呢,婉婷如何是好?!”
宋太傅道:“她是太子妃。”
宋典一時間隻覺得渾身虛軟,是啊,他的女兒宋婉婷是太子妃,與太子是夫妻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是太子出瞭事,她如何能撇得清。
這日後,還不知道她該怎麼辦才好。
宋傢得知瞭陳七進瞭大理寺的消息,綏王自然也知道瞭,陳七還活著,他松瞭一口氣,也顧不上和平柏侯算賬,便立刻派人去保護陳七,這事情交給瞭趙傢的人去辦。
平柏侯因著陳七坑瞭一把,遭瞭綏王的不喜,怕是日後難有再得到重用的機會瞭。
巳時正(早上9點),大理寺開堂審案,其中大理寺卿傅大人為主審,昭王、宋太傅陪審,傅大人穿著一身官袍,先是朝著昭王與宋太傅行禮,然後才坐上主審官的位置,開始審查此案。
先是命人將陳七帶上來。
陳七臉色有些疲憊,眼睛也有些紅絲,上瞭公堂之時倒也鎮靜,他目光掃過,見瞭主審官和坐在邊上的昭王和宋太傅,眼底微冷。
陳七上前行禮:“小人陳七,拜見大人。”
傅大人道:“請起,陳七,是你敲的鳴冤鼓?!”
陳七站瞭起來,拱手道:“正是小人。”
傅大人道:“你有何冤屈?!”
陳七道:“回大人的話,小人乃是前任青州府尹陳善之子,我陳傢數十口人死於非命,請大人為我做主。”
宋太傅道:“荒唐,陳傢一傢老小死於大火,天災滅人,命數該絕,你要怨也怨老天爺,如何上大理寺擊鳴冤鼓,難道想讓大理寺為你判蒼天有罪,你今日速速離去,傅大人也不計較你今日所為。”
陳七知曉他是宋太傅,他的孫女正是太子妃,自然是會為太子開脫的,他道:“這位大人說笑瞭,我一傢老小可不是死於天災,而是死於橫禍。”
“在下陳七,今日在此擊鳴冤鼓,是為我陳傢一傢老小喊冤,狀告當今太子趙明啟謀害我一傢,請大人為我做主!”
宋太傅見此,氣得要死,正想說些什麼,卻見一旁的昭王攔住瞭他:“太傅無須惱怒,且聽聽他怎麼說就是瞭。”
宋太傅道:“一個平民,竟敢狀告太子,膽子不小,若是人人都如同他這般,太子的臉面何在!”
昭王道:“太子的臉面何在本王不知曉,本王隻知曉,今日陛下讓你我二人陪審,卻不得插手審案一事。”
宋太傅咬牙:“王爺,太子可是親侄子。”
昭王不動於衷:“本王隻效忠皇兄,也隻聽皇兄的。”
真是油鹽不進!
宋太傅氣得老臉皮都紅瞭。
傅大人問他:“陳七,你為你一傢老小喊冤,卻不知此事與太子有何關系?!”
陳七道:“回大人的話,此事有牽扯到瞭另一件事,事關青州一州百姓生死,還請大人做主。”
“去歲新春,孫河孫大人便來瞭一趟青州,當時我父親正任青州府尹,孫大人想要我父親為太子效力,意圖在青州地界上加收賦稅,攢積錢財,為太子謀算前程,我父親拒瞭。”
“孫大人曾多次上門遊說,都被我父親所拒,然而不出半年,我一傢老小便枉死於一場大火,唯獨我一人在外求學,保住瞭一條性命。”
傅大人問:“那你又如何得知此事為太子所為,而不是意外。”
陳七道:“回大人的話,父親寫信給小人,也說過此事,在我府中出事之前,我也曾回到傢中,父親命我離傢遊歷,且不要告訴任何人自己去瞭何方。”
“待我離去之後,打開包裹便瞧見瞭父親寫給我的書信,以及太子曾給我父親的一封書信。”
“父親命我有多遠便走多遠,千萬隱藏好自己,萬不可再回到傢中。”
“我心知事情不妙,便喬裝回到瞭城中,卻得知我陳傢一傢老小已死於一場火災,無一人生還。”
“之後在下一直不敢露面,隱在暗處,終於是得瞭機會來到帝城,請大人為我陳傢一傢老小做主啊!”
說著,陳七便將貼身藏著的兩封書信拿瞭出來,一封是陳府尹給他的親筆書,一封是太子寫給陳府尹的書信。
太子原本以為陳傢一傢都死絕瞭,這書信也隨著這一場大火燒得一幹二凈,卻不知那陳府尹早就料到陳傢有此劫難,將東西交給瞭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