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隻願歲月安然,一生平靜平安

作者:江上漁 字數:2181

佘晴溫柔和順,不爭不搶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頗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恬淡,而且她有將自己收拾的很好,看起來還是有幾分姿色的,尤其是她身上平淡溫馨的氣質令人覺得舒服。

徐先生見瞭幾次之後便起瞭心思。

而徐先生也不差,雖然是書院的先生,但是也並不刻板,為人溫和,多年詩書沉積,使得他身上有一種老先生的文雅風雅。

佘晴父親便是個讀書人,徐先生讀瞭這麼多的書,又是青山書院的先生,手下也出過不少的舉人進士,她與徐先生相處過幾次,也是感覺不差的。

蘇若知曉這事之後,琢磨瞭一下,便喊上瞭蘇苓,讓人查瞭徐先生為人之後,打算給自傢老娘找個伴兒。

佘晴今年才三十七歲,人生還很長的,有個伴兒,這日子也能過得舒服些,免得一個人冷冷清清的。

今日正好是兩人將事情說開,打算過一些日子準備一下,擺上幾桌宴席,算是成親瞭。

佘晴也曾經給徐先生說過她自己的事情,她曾給人做瞭妾室。

徐先生倒是不在意,他自己都一把年紀瞭,難不成還是能娶一個姑娘傢,這個時候能娶上一位溫柔的妻子,將這日子過得安靜溫暖的,已經是很知足瞭。

徐先生給佘晴做瞭一盞花燈,燈上細細描繪著嫦娥奔月的畫像,佘晴在一旁給他遞筆,眼中也有瞭一些笑意。

徐先生道:“明日,我給阿嬌書信一封,你再同你的兩位姑娘說一說,若是她們都同意瞭,咱們就挑個日子,將這事情辦瞭。”

徐先生雖然淡泊名利,一心教書,但到底是青山書院的先生,傢底也是有些的,就隔壁有一間三進的院子,另外還在青山書院山腳下有個書齋,再加上這些年的積存,也不比佘晴差什麼。

雖然說他也想著能好好辦一場,但是礙於佘晴之前的身份,若是傳出去瞭豈不是打晉寧公府的臉,還有蘇若和蘇苓的面上也不好看。

倒不如請幾個知根知底親近的客人,擺幾桌熱鬧熱鬧,然後好好過日子就是瞭。

佘晴點點頭:“阿若和阿苓自然是願意的,她們說有時候也顧不上我,若是有個人互相照顧著,她們也高興。”

蘇若還好,她是平柏侯府的二夫人,與侯夫人是妯娌,平柏侯兄弟齊心,侯夫人沒有為難妯娌的道理,她要出門自己做主便是瞭。

可蘇苓是綏王府的側妃,就算是王妃對她寬容,可沒有道理一直往外跑。

而且因著不能住在一起,兩人偶爾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倒不如給佘晴找一個伴兒,平日裡互相照應,等到老瞭,也能相伴。

徐先生點頭:“阿嬌是個孝順的孩子,肯定也會同意的。”

徐先生想到女兒,也是有些感慨,他那姑娘什麼都好,就是給他挑瞭個女婿太遠,她自己要非要嫁,出嫁幾年瞭,也就回來過一次。

佘晴嗯瞭一聲。

徐先生畫好瞭燈籠,然後露出笑容來,他將上面的墨跡吹幹,然後將蠟燭裝上,用瞭火折子點燃裡面的蠟燭。

橘黃色的光芒映著一幅嫦娥奔月,畫中的仙子像是要飛上月宮似的。

有風吹來,燭火輕輕地搖曳瞭一下。

徐先生問她:“好看不?!”

佘晴點點頭:“好看。”

徐先生將燈籠遞給她:“送給你。”

佘晴愣瞭一下,然後接過燈籠,眼中的淚水卻怎麼也止不住。

她記得自己最後一次玩燈籠的時候還是一個十二歲的姑娘,父親還在,到瞭元宵節那日,陪著她一起做燈籠,後來父親去瞭,再也沒有人會給她做燈籠瞭。

剛進晉寧公府那兩年做婢女,雖然吃穿不愁,但是手上的沒錢,後來她給蘇望做妾,蘇望是個粗人,哪裡有這些心思,而且便是有,他也得陪著楊氏這個正妻先,那裡輪得到她。

每每逢年過節的,她這個妾室也上不瞭席面,隻得一個人靜靜地在院子裡呆著,將時間慢慢的熬過去。

徐先生見她哭瞭,拿著帕子給她擦淚:“怎麼哭瞭,莫不是我說瞭什麼你不高興的事情?!”

“沒有。”佘姨娘搖頭,擦幹眼淚低瞭低頭,“我很喜歡這個燈籠,謝謝你。”

佘晴心道,如此,餘生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伴著,她也該知足瞭。

總比居於晉寧公府內宅之中,由著楊氏磋磨一生,隻得等著那人偶爾想起,給予一些憐惜。

如今隻願歲月安然,一生平靜平安地過去

要說這個中秋,心中最高興的要數綏王府,如今太子被廢,明王懦弱,九皇子年幼,唯有綏王是未來儲君最合適的人選。

綏王得知太子被廢之後高興得不得瞭,若不是為瞭低調些,早就宴請瞭諸位手下幕僚共飲一杯。

他隻覺得今年的中秋,是他有生以來最好的一個中秋,連同王妃也覺得面上更有榮光瞭些。

綏王妃與宋婉婷同為帝城有名的貴女,而且很不對付,昔日宋婉婷嫁太子,她嫁綏王,被宋婉婷壓瞭一頭,可是如今太子被廢,宋婉婷同樣也什麼都沒有瞭,而綏王日後很可能才是那個登位的人。

如此一來,她有可能當上皇後,她能不高興嗎?!

可是綏王和綏王妃高興不過一日,次日早朝,皇帝駕臨,聽瞭一堆廢話之後,突然將明王溜瞭出來,並且給他安排瞭實職,讓他進朝堂辦差。

皇帝這一操作,弄得整個朝堂的人都是懵的,昔日廢太子在朝,綏王在朝,可明王一直不過是個空有王爺名號的小透明兒,自己不成器,又不敢辦事,唯唯諾諾的,儼然一個廢物點心。

然而很多人很快就回過味來瞭,要說皇帝為何將明王提上來,不過是為瞭這制衡綏王,太子被廢,在朝堂之上綏王一傢獨大,若是皇帝無意讓綏王繼續下去,需得有一個人制衡綏王。

明王雖然不不成器,可到底是皇帝的親兒子,若是皇帝偏疼幾分,也是能讓綏王頭疼瞭。

綏王為瞭此事,氣得險些掀瞭桌子,隻覺得皇帝不待見他這個兒子。

什麼太子,什麼明王,哪裡比得上他一點半點,偏生皇帝就是不待見他,好不容易太子被廢瞭,他還想著做幾件實事立功,而後讓人上書立他為儲君。

可是偏偏皇帝又將明王提瞭上來。

真是氣死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