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宋娉婷遠嫁

作者:江上漁 字數:2164

“且看看再說吧。”王氏嘆瞭口氣,便將事情交給蘇珣去辦。

次日清晨,帝城的城門剛剛開門,李臨便坐著馬車離開瞭帝城,他走的時候明面上隻帶著遠遊一人,也充當驅夫(車夫)。

太陽升起,馬車慢悠悠地往城外走去,離著著一個繁花錦簇的國都越來越遠。

李臨拿出瞭一支短笛,緩緩地吹起瞭一首曲子。

笛聲悠悠,秋日的紅葉在風中飄落,待時間的流逝,化作土地裡的養分。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的輪回緩緩而過,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的年歲。

一曲罷,天地稍靜,唯有的馬蹄聲噠噠走過,車輪聲骨碌骨碌地轉動著。

“公子,前頭兩條岔道,往哪個走?”

“且看馬兒走哪個,便走哪個就是瞭。”

“好嘞!”

......

李臨剛剛離開,蘇莞確實是有些憂心的,可也就是幾天罷瞭,接下來該做什麼便做什麼。

定瞭親,她也有一些事情要做,雖然還有很長時間才會將婚期提上日程,但是有些東西也是要準備的。

還要的是,她要學著管理鋪子,之前是跟著李氏學瞭一點皮毛,可到瞭如今,王氏是直接給瞭她兩間鋪子,讓她管著。

那兩間鋪子生意也一般,王氏說瞭,這是她另外給蘇莞的嫁妝,若是她自己管的好,賺瞭的都是她的,若是管的不好,關門那就沒瞭。

白得的鋪子,她肯定是上心的,雖然說她的東西已經很多瞭,可是錢財這種東西,到底誰也嫌多的。

再來還有李臨那宅子修葺的事情,她偶爾也要去看一眼。

也就是過瞭幾日,便到瞭九月底瞭。

這會兒天氣已經冷瞭下來,府上也開始準備蘇芙出嫁的事情瞭。

府上準備的嫁妝過瞭一遍又一遍,王氏因著蘇芙鬧出來的事情,心中膈應,並沒有給她再添什麼東西,按照嫡女的規格,該是給多少就多少。

可誰傢的嫡女出嫁是隻有那點東西的,更何況是晉寧公府的嫡女,這不是讓外人恥笑嗎?!

像是蘇芙這樣的高門嫡女,哪一個不是風風光光出嫁的,而且蘇芙要嫁的還是昭王府,如此一來,府上公中出的這點東西就不夠看瞭。

楊氏去苦求瞭王氏兩次,見王氏實在是不松口,隻是說讓她這個親娘準備,她傢底薄,可沒什麼東西能給的。

楊氏沒有辦法,隻得從她自己的嫁妝裡拿出七七八八填補瞭進去,也好面上過得去,不過她看著自己剩下不多的東西,也覺得有些空蕩蕩的,若是日後手上沒瞭銀子,她的日子該怎麼過......

好在蘇薦的親事有府上幫忙辦置,若不然,她怕是連一份像樣的聘禮都拿不出來。

蘇芙因為婚期將近,臉上的笑容也多瞭起來,整個人如同剛剛盛開的牡丹花似的,臉色紅潤,神采飛揚。

就算是李傢給蘇莞的聘禮比她的多又怎麼樣,可是日子過得如何,那還是得看夫君和婆傢的,李臨那不過是個小小的舉人,便是有鏡傢作為靠山,那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而她要嫁的,那是堂堂昭王府,趙明言日後可是手掌大權的昭王爺。

這兩人怎麼可以相提並論。

想到此處,蘇芙心頭倒是平衡瞭不少。

唯一不好的事,她身邊的兩個婢女又被楊氏換瞭,之前的白芷白荷被楊氏嫁瞭出去,楊氏說是兩人生的太好,怕是日後與姑爺相處會有什麼異心,想要爬上去做姨娘。

蘇芙想瞭想趙明言俊俏的模樣,又想瞭想這兩個婢女委實生得好,於是也便同意瞭下來,而後換瞭兩個樣貌一般的給她陪嫁,一個名喚白春,一個叫白夏。

白芷和白荷求仁得仁,白芷嫁給瞭鋪子的管事,白荷則是嫁到瞭一處莊子的管事,這兩樁親事也算不得太差,踏踏實實的,日子也能過得下去。

此時蘇莞與兩個姑娘正在吃瓜。

是真的吃瓜,一邊捧著手裡的香瓜,一邊吃著外面的瓜。

“那宋三姑娘真的嫁人瞭?!”

“確實是嫁瞭,今日的送嫁隊伍便離開瞭帝城。”

宋娉婷到底是遠嫁瞭,因著她和趙明文那混賬的事情,帝城傳得沸沸揚揚,且不說什麼明王或是錢無洗瞭,便是尋常的子弟,也沒人願意娶她。

宋傢又不願意將她嫁給趙明文那混賬,於是就由著宋太傅出面,尋瞭他一個學生的兒子,說瞭其中原因,將宋娉婷嫁瞭出去。

對方人在外地,得知瞭消息便跑瞭一趟,直接瞭當地下聘定瞭婚期,過瞭幾天便將新娘子娶瞭帶走。

宋娉婷如今也唯有遠嫁是最合適瞭。

“姑娘,表姑娘來瞭。”院子門口有人喊瞭一聲。

“表姐來瞭,請她進來吧。”在府上能稱一聲表姑娘的,便唯有王微細瞭,這姑娘性格不錯,又是心靈手巧的,蘇莞倒是願意與她多走動走動。

說起王微細,蘇莞不免又想起瞭王微細的親事,她的親事也初步定瞭下來,對方並不是先前說的周燃戒,而是一名喚作杜松嶺的學子,也是今年的進士。

蘇珣查過周燃戒之後,覺得這人還算不錯,便生瞭心思,暗地裡問瞭問,然而周燃戒卻拒瞭這門親事。

周燃戒所言,他這個人善妒心眼也小,見不得別人好。

如今他和李臨也有幾分交情,李臨與蘇莞定親,那是晉寧公府上嫡女,還被冊封瞭郡主的,而他若是娶瞭一個府上的表姑娘,兩相對比,他日後心中定然會不痛快的。

李臨對他可是有救命之恩,他還想日後同恩人好好相處,若是有瞭隔閡,那多不好啊!

所以他便拒瞭。

蘇珣聽瞭這些言論,無語瞭好一會,也便不再提這事瞭。

後面考察瞭一番,最終定下瞭杜松嶺杜公子。

杜松嶺傢境也不錯,青州學子,今年的進士,名次還是靠前的,因著本事不錯,被大理寺卿傅大人看中瞭,召瞭他在大理寺做瞭一個管文案的小官吏。

為人也是再正直不過瞭。

蘇珣私下問過這位杜公子,杜公子思來想去的,也覺得這門親事不錯,隻是要求見一見王微細,若是覺得不錯便定下來。

王氏將此事安排在蘇芙出閣之後,若是沒什麼問題,這位杜公子很大可能便是府上的表姑爺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