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妙華夫人

作者:江上漁 字數:2131

妙華夫人就在歸雁城,她讓隨川將話傳出去第二天,人便到瞭石橋村。

妙華夫人四十左右的年歲,體態纖細卻不瘦,穿著一身藍色的長衫,頭上以銅冠束發,氣質有些冷清肅然,與她同來的,還有兩個穿著青衣的姑娘,是她的弟子。

蘇莞在外院的待客苑見瞭她們,邊上還帶著小桑疏香還有隨川。

“見過夫人。”三人上前來行禮。

“妙華夫人,請坐。”

“謝夫人。”妙華夫人退回下首的椅子坐下,兩個弟子站在她的身後,隨川便坐在她的對面。

“先前我得瞭消息,說是第一傢七巧女學已經開起來瞭,且說說現在如何瞭。”

妙華夫人道:“回夫人的話,妙華接瞭夫人的事情之後便到瞭歸雁城,依照夫人信上所言,去尋瞭謝夫人,提瞭辦女學的事情,謝夫人得知此事之後便大力支持,也幫瞭許多。”

“如今第一座七巧女學是在城中燕尾街的一處院子裡,那院子有正院和三個小院,我讓人將院子買瞭下來,修葺修葺,謝夫人她們購置瞭不少書冊和用物過來。”

“去年年末,已經放出要開女學的消息,歸雁城報名的姑娘有三十六人,今年年初前來上課的有三十三人,書院中先生暫且有六人。”

妙華夫人還說瞭幾位先生擅長的地方,一個會音律,兩個擅長詩書,一個是繡娘,一個是禮儀技藝的,最後一個則是一位廚娘。

蘇莞覺得還可以:“若是之後再有,便多招收兩位。”

妙華夫人道:“若是遇見瞭,定然招攬。”

蘇莞翻看瞭一下賬本,上面各項支出都列得清清楚楚,甚至一些東西的價格要低一些,她也沒什麼疑問的,於是便問她:“那鋪子這邊如何經營?”

“鋪子買瞭三傢,一傢是做糕點飯菜的,一傢是賣繡品的,一傢隻賣脂粉的,請瞭一個人管著,不過需得需得這些姑娘們先學一學,才能派得上用場。”

昔日蘇莞謝女學計劃的時候姑娘們學習的技藝就分為瞭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學識和氣質培養方面,比如說讀書識字,比如禮儀音律這些。

另外一方面是實在的手藝,像是繡藝、制茶、脂粉香膏、制香、廚藝、釀酒、養花之類的,可以用來養傢糊口的。

這些姑娘小的時候可以來上課,免費,等到大一些做出東西由先生們看過不錯便可以在鋪子裡售賣,以補貼傢用,傢裡不會對她們來書院上課有意見。

等從書院畢業瞭,成績優異者還可以在鋪子工作,有工錢。

到時就算是鋪子裡用不到這些人,可是她們有一門技藝在身,有讀過書識字,也能過得不錯。

前期都是蘇莞掏錢去建書院購置鋪子請先生請夥計,到瞭後面,她需要的是店面經營給書院提供錢銀,以用來支付先生們的工錢,還有各類支出,至少達到收支平衡。

不過此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重而道遠。

但願這世間出身普通的女子,都能有機會讀書識字,也有一門技藝能立足於世。

隻要她們有手藝,有工作,有進項,嫁瞭人的,夫傢也不敢對她太差,便是因為一些緣故一人生活或是要養父母孩子,也能過得下去。

“你做的不錯。”蘇莞合上賬本,然後讓小桑拿出契書和銀票來,“今年撥給你的銀子,你且點收一下。”

“既然歸雁城的女學已經辦起來瞭,今年瀾州城那邊,我也希望能辦起來,明年,瀾州的地界上至少得有五傢女學,你可是能做到?”

“自然。”妙華夫人接過契書一看,頓時也有些激動。

上頭寫著兩萬兩銀子啊,整整兩萬!

有瞭這兩萬兩銀子,何愁另一傢的女學辦不起來,便是要尋一個好的院子,在瀾州城買幾傢鋪子,尋幾個好先生也是夠瞭。

蘇莞先前是想按照原來計劃,將她個人收入算三成給妙華夫人辦女學的,但是事情才剛剛開始,歸雁城的女學,她先前已經給瞭三千兩,在歸雁城這邊已經是夠用瞭。

如此,今年先給兩萬,一部分用在歸雁城這邊,大部分用在瀾州城那邊,算起來也是有結餘的,若不然一下子給個六七萬兩,實在是過多瞭。

至於餘下這些錢,也先攢著吧,等看看日後若是要用再給。

“多謝夫人,夫人當真是天下女子之福啊,日後她們定然感念夫人。”妙華夫人簽瞭契書按瞭手印,小桑將銀票給瞭她。

“感念就算瞭,也不需要她們知曉我是誰,隻要她們過得好,這錢花得值得,我也就安心瞭,這些事情,還是要辛苦你。”

主要是她覺得這個世道姑娘們都過得很不容易,再加上她手上有錢又沒處花,所以就想做點事情,如此也正好。

“算不得什麼辛苦,做這些事情,我也是萬分願意的。”妙華夫人以前也是嘗試過開書院的,隻是她手上拮據,請不來好先生,也沒辦法勸服這些姑娘傢裡人讓她們來上課。

如今有瞭錢,這些事情都有瞭解決之法,她便是辛苦一些,也算不得什麼的。

“我替姑娘們謝過夫人。”

妙華夫人來去匆匆,談完瞭事情便告辭離開瞭。

蘇莞將這些事情都解決瞭,也算是一身輕松,今年這接下來的,她便沒有什麼事情要忙瞭,可以安心養胎。

李臨回來之後,又跟著忙瞭幾天石橋書院的事情,去年他們出瞭圖紙讓人擴建書院,圖紙出完瞭立刻就開始動工,去年年底已經完成,開始招收學子。

據說當時消息傳出去的時候,瀾州無數學子聞聲而來,然而按照石橋書院和鴻雁書院的約定,當時通過考試招收瞭二百名學子,今年年初,這些學子已經過來上課瞭。

李臨和石崇山還有石院長等人商量瞭一下學子們的教學問題,不過他都是下午得空去一下,早上是不過去的。

蘇莞以為就兩傢書院的約定,鴻雁書院還能利用這五年的時間拯救一下,結果事情卻有些出人意料。

因為那位孫傢二夫人的事情,導致孫傢請先生的時候屢屢受挫。

這些還都是謝夫人來的時候告訴她的。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