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良辰美景,怎麼能讓那些人來打擾?
賀雲熙沒想到他拒絕得如此幹脆,下意識問:“真的不用嗎?”
“嗯。不必。”陸彥應道。
“那好吧。”陸彥都這麼說瞭,她也不多說什麼,“你那幾個同窗速度都挺快的呀!”
“玉珉和紹瑜才華都不錯。若是沒有意外,今年考試折桂幾率很大。”陸彥說。
“他們學問這麼好啊!”
“嗯。”
“咦?那幾個討厭的也來瞭。”賀雲熙說。
討厭的?
陸彥看瞭一眼,才知道她說的是誰。
他眼裡劃過笑意,道:“劉峰秦明月與我們三人不和,時常會發生一些爭執。的確是討厭。”
“見過他們兩次,兩次都跟來找茬。”賀雲熙說,“這兩人學問怎麼樣?”
“劉峰還行,秦明月估計這次的春試都過不瞭。”
“耶?不是說你們學院的人都很厲害嗎?怎麼也有這樣的?”賀雲熙好奇地問。
“用你的話來說,哪裡還沒點關系戶?”
“這秦明月有什麼背景?”
“不是秦明月,秦傢有錢,但是並沒有什麼背景。但是秦傢和劉傢走的近,劉傢是從廖州來的,據說和某個判司有關系。”
“難怪見面的時候覺得他們有些囂張。”賀雲熙撐著下巴,“原來是有背景的。”
“除瞭我,其他都是有背景的。”陸彥說。
“沒關系,你以後不靠背景也能很厲害。”賀雲熙篤定地說。
“你相信我?”
“當然。”賀雲熙說,“根據我以往的經驗,你以後定非池中之物,哪日就翱翔九天瞭。要不我怎麼會讓你庇護我?”
陸彥從來不知道賀雲熙對自己這麼有信心,心中很是感動。
“你們春試是什麼時候啊?”
“一般都是三月最後三日,四月半之前出成績。”
“那也快瞭。”賀雲熙說,“你加油!”
“嗯,我會的。”他一定會努力,不負她的期望的。
賀雲熙看黃玉珉和劉峰他們各自答題,然後拿瞭包間的牌子進瞭百味樓。然後又看其他的人猜謎,覺得很是有趣。
小半個時辰後,何巖拿瞭個鑼敲瞭幾下,說道:“猜謎贏燈王,還有一炷香的時間就開始瞭。請各位獲得參與資格的在開始之前都到臺前來。”
一樓的人先出去,賀雲熙和陸彥開門,正好對上另外兩波人。
“陸兄,你們也來瞭?!”餘紹瑜看到陸彥,揮手打招呼,看到賀雲熙在,高興地說:“嫂子好。”
“你好。”賀雲熙對性格活潑的餘紹瑜印象也比較好,之前暖房的時候,他送的禮還不輕。
“陸彥,你們什麼時候來的?我們怎麼都沒看到你們?”黃玉珉問。
“在你們之前一會兒就來瞭。”陸彥淡淡應道。
“哈?那你怎麼沒有跟我們說呀,要是知道你們也在樓上,大傢就在一起瞭,人多才熱鬧啊!”餘紹瑜說。
陸彥瞅著他自來熟的性格,說道:“不方便。”
“哈?”餘紹瑜愣瞭一下,然後才反應過來,訕訕一笑,“好像是有點不方便。”
要是陸彥一個人還好,這帶著女眷呢,他們過去就有點唐突瞭。
黃玉珉意味深長地看瞭兩人一眼:“你這是打算為弟妹贏那燈王?”
“內子想要,我隻有一試瞭。還望各位同窗手下留情。”陸彥拱瞭拱手道。
他一副羞澀的樣子,看得眾人牙酸。
“呵,沒本事還想讓人讓著你,丟人。”秦明月從他們身旁走過,嗤笑道。
陸彥淡淡一笑。
他若真的是十六七歲的毛頭小子,聽到這樣的話可能會生氣,但他的靈魂已經是個飽經滄桑,他這點話,在他這裡激不起一點漣漪。
“我們下去吧。”他帶著幾人出去瞭。
秦明月見他如此淡定,覺得自己被無視瞭,被侮辱瞭,心中火氣更甚,臉色很是難看,咬牙道:“他竟然如此無視我們!劉公子,我們今晚一定要贏瞭他!”
劉峰瞥瞭他一眼,沉著臉下去瞭。
在這樣的日子裡遇到陸彥,真是晦氣。早知道還不如在傢裡過完瞭元宵再回學院。
學院放假之前說瞭,學院在正月十一開始恢復上課,若是離傢遠的,可以等元宵後再來。他們知道其他人都會早些來上課,覺得自己不來就會落後他們,所以元宵都沒在傢裡過,非要到學院來瞭。
今晚,他一定要贏瞭陸彥,拿到那個燈王!
除瞭他們,還有不少人也要參加,臺子最前面的一圈幾乎全是要參與的人。
時間一到,何巖上去:“下面就是燈王角逐瞭,各位在剛才都獲得瞭參與資格。後面我們會有五十道謎底和對子,誰最先說出答案,便得一根紅帶子,最後誰的紅帶子最多,誰便是燈王獲得者。好瞭,下面開始。第一題:大雨下在橫山上,打一字。”
“雪。”幾乎是何巖話音一落,陸彥便說出瞭答案。
“答案正確。”
一個小二送瞭一條紅帶子給陸彥。
“第二個:月初驚山鳥,打一字。”
“鵑,杜鵑的鵑。”又是直接話落陸彥便說出答案。
兩根紅帶子瞭。
“春雨綿綿人去也。”
“三。”這次是黃玉珉搶瞭先。
“答案正確。第四題:春和秋都不熱,打一字。”
這個頓瞭一下,陸彥說道:“秦。”
“答案正確。”
“這個怎麼會是秦?”秦明月問。
“春和秋都不熱,那春字要去掉日,剩上半部分,秋字去掉火,剩下禾,兩廂一組,不就是秦瞭?”餘紹瑜說道,“你自己的姓都猜不到,還質疑答案?”
秦明月的臉漲的通紅。
“下面第五題:月光照在土地上。”
“臟。”
……
二十五個字謎很快就結束瞭,這對於這些才子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
陸彥在這一輪拿到瞭八個紅帶子,黃玉珉六個,劉峰五個,餘紹瑜四個。另外兩個是其他私塾的。
“好,下面我們是對對子。第一題:春色綠千裡。”
“馬蹄香萬傢。”
“爆竹辭舊。”
“桃符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