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作為證人的丫鬟突然改口,李氏自然能猜得出來是孫嬌蘭搞的鬼,原本她不肯放人是很正常的,想帶回去再審問清楚,誰知卻反倒是因此中瞭孫嬌蘭的圈套。
如今丫鬟已死,反而讓李氏成瞭那“殺人滅口”之人,因為丫鬟在關鍵時刻改瞭口,還反過來捅出瞭李氏想要“污蔑”孫嬌蘭的言論。
李氏為瞭防止那丫鬟說出更多的“秘密”,所以選擇瞭殺人滅口。
這便是夏志河一番調查後得出的結論,也是傳遍瞭夏府的說法。
為瞭能把李氏拉入泥潭,孫嬌蘭直接殺瞭那丫鬟,一來可以滅口,而來還能借此嫁禍到李氏的身上,如此一舉兩得,孫嬌蘭的歹毒,比起李氏也不遑多讓瞭。
“既然夏志河已經認定瞭這事是李氏所謂,那後續如何瞭?”夏洛潼問道。
“因著孫姨娘接連出事,孫大人一早就到瞭夏府,也得知瞭此事,後來又因夏夫人再次鬧瞭起來,所以把李閣老也請瞭過去。”臨冬說著,揚起瞭笑,“最後,孫姨娘成功抬成瞭平妻,李閣老讓步瞭。”
夏洛潼微微一挑眉,也跟著露瞭笑。
果然,孫嬌蘭費瞭這麼大的功夫,還跟孫大人裡應外合,可不就是為瞭那平妻之位?
之前李閣老想方設法把此事給延後瞭,結果李氏倒好,自個兒拆臺,如今孫嬌蘭當即就成瞭夏志河的平妻。
雖說仍是比不得李氏的身份,但好歹也是妻,而且之後生下的孩子也是嫡出瞭。
其實若隻是因為一個丫鬟,事情原本是不會鬧到這份上的,可問題是孫嬌蘭接連出事,還全是因為李氏,這事可就壓不下去瞭,首先孫大人就不會答應。
今日孫大人一早就去瞭夏府,正是因為孫嬌蘭在夏府裡接連被李氏“欺壓”的事。
孫大人親自上門,這事就得給出一個交代,否則結親不成反結怨,那可就失去瞭結這門親事的初衷。
當初孫嬌蘭進門就是為瞭拉攏孫大人,否則一個妾室再怎麼受寵,也很難得到如此重視,所以孫大人親自前來討說法,夏志河與李閣老才會如此給面子。
李閣老恐怕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這麼能給自己扯後腿,生生把他的計劃給打亂瞭。
原本李閣老是想給自己再爭取一點時間,借著孫大人的加入,提升自己在太子心裡的地位,也讓自己在太子陣營裡更有話語權。
與此同時,李閣老其實還要防著夏志河與孫大人做大,在陣營裡超過自己的地位,超出自己的掌控,所以他才想從各方面壓制一番這二人。
隻是如今被李氏這麼連番折騰,著實有些打亂瞭他的佈局,萬一讓夏志河與孫大人聯合起來與自己相爭,那他才是真的虧大瞭!
畢竟即便是在同一陣營裡,也同樣有著不小的競爭,誰都想做那個最大的功臣,想在新帝心裡擁有足夠的高的地位。
夏洛潼自然也想得到這些,所以心情很是不錯的笑道:“想必李閣老對李氏會越來越失望,若不是李氏這夏傢夫人的身份還有用,恐怕李閣老都沒心思再理會她瞭。”
如今的李氏儼然把自己弄成瞭副兩傢人都厭惡的模樣,若不是她還需要成為兩傢人聯合的紐帶,恐怕夏志河已經奪瞭她正妻的位子瞭。
李氏如今這境地,正是夏洛潼所想要的,不過還不夠,她要讓李氏陷入更深的痛苦和絕望,現在的煎熬才隻是剛剛開始!
當年母族孫傢所遭受的一切,夏洛潼都會加倍還回去!
不止是李氏,還有夏志河和夏老夫人母子,更甚還有那在背後助紂為虐的李傢!
“李閣老離開夏府的時候,臉色已經黑得跟鍋底似的,聽主屋那邊的暗線回報,李閣老在離開之前,私下裡狠狠地訓斥瞭夏夫人一頓,那聲音大得屋外都能聽到些許呢。”臨冬也跟著揚起瞭笑容。
夏洛潼聽瞭不由一笑,看來之後李氏在夏傢的威望要一落千丈瞭,被李閣老如此訓斥的事情,想必很快就會傳開,再加上這段日子夏志河明顯地偏向瞭孫嬌蘭,李氏在夏府的處境隻會越來越艱難!
不過,一旁的竹萱高興過後,卻也難免有些擔憂:“王妃,那孫姨娘瞧著是個不簡單的,會不會發現您暗地裡做的那些事?”
李氏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境地,雖說面上瞧著好似一直是孫嬌蘭在出手針對,但其實暗地裡的推手一直是夏洛潼,甚至可以說,是夏洛潼一點點佈局,讓孫嬌蘭按照她所規劃好的步子,走到瞭現在這一步,所以竹萱才會有此一問。
“無妨,孫嬌蘭最多有所察覺,但找不到什麼真憑實據,隻能靠猜測,構不成多大的威脅。”夏洛潼對此倒是不怎麼擔心。
聽夏洛潼這麼說,竹萱便放心瞭下來。
臨冬回完瞭夏傢的事,伍曼英才說起瞭伍永元傳來的消息。
“剛才爹傳瞭消息過來,說您的師姐已經收到瞭您傳過去的消息,並且親自前往南疆聖教的勢力范圍查探去瞭。”
夏洛潼一愣,算瞭算日子,師姐孔憶夢是早該收到她傳過去的關於當年之事的真相瞭。
想來這會兒孔憶夢應該已經在南疆聖教的地界,並且著實調查當年之事瞭。
對於孔憶夢親自前往南疆之事,夏洛潼並不感到意外,隻是點瞭點頭吩咐道:“南疆那邊,咱們靈膳閣的分店還不多,而且多數還在籌備之中,尚未開業,不過還是把消息傳過去,若是師姐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分店掌櫃一定要全力配合。”
伍曼英當即應下,出去找伍永元傳話去瞭。
得知此事,夏洛潼多少是松瞭口氣,看來師兄師姐這對分離瞭二十年的戀人,總算是有點重逢的盼頭瞭。
孔憶夢願意親自前往查探當年真相,這其實是好事,若是孔憶夢不去,那才真是沒指望瞭。
因為已經徹底放下不在意瞭,才會對真相無動於衷,既然願意主動前往,那就說明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