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們最開始的目標就是小師姐的親人和我們呀!”陶知撓瞭撓頭,太後的身體什麼時候這麼好瞭,行動這麼利索。
大師兄的老傢這麼養人的嗎?
太後額角突突的跳,怒噴:“你很閑嗎?”
“皇上不是召你們去議事瞭嗎,你這個大理寺卿怎麼跑到這裡來瞭?”
她如果不是知道陶知沒有壞心思,她都要讓人把陶知拖出去砍頭瞭。
陶知被太後吼得虎軀一震:太後娘娘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嚇人瞭?
就在陶知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李公公一臉驚慌的進來:“太後娘娘,不好瞭,現在宮外突然起瞭一股流言,說那些邪魔都是郡主從落日山那邊招惹過來的,百姓們又跑到皇宮門口來鬧事瞭。”
“皇上和太子召集群臣,說要禪位,說他不配為帝,不配執掌大正江山,讓群臣在三天之內重新選一個皇上出來。”
“您快去勸勸皇上啊!”
這個時候皇上退位,不就是相當於間歇性的承認瞭那些邪魔是沖著郡主來的,京城那些因為邪魔的到來而死的百姓是被郡主牽連的嗎?
郡主小小的一個人兒要如何承受得住這些喲。
陶知聽到李公公的話,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他剛剛為什麼會被瞪瞭,哎呀他不是這個意思啊!
衛扶聽瞭李公公的話,當即就左手拉著個太後,右手拉著個龍引,還招呼“移情別戀”的五皇子和六皇子:“五哥哥、六哥哥快走啊!”
他不能讓舅舅因為她就沒瞭皇位啊!
她以前在山上不是很懂皇上這個身份意味著什麼,但下山一年多她已經深刻的明白瞭皇位意味著什麼。
衛扶拉著人,喚瞭哥哥們一陣風一樣的就跑瞭,留下陶知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原地,不知道哪裡一陣冷風吹來。
陶知心裡哇涼哇涼的,身上也哇涼哇涼的,完瞭完瞭,把小師姐得罪瞭。
他拔腿追上去:“小師姐~~~等等我啊,我不是那個意思。”
衛扶速度很快的就到瞭禦書房這邊,此時,文武百官都在禦書房外面的大殿外面一排一排的站著,皇上站在十八級臺階上,太子和二三四幾個皇子站在皇上身後。
衛扶他們過去的時候,林徐還在苦口婆心的勸:“皇上,您不要沖動啊!”
“大正的這個皇位,唯有皇上您才可以擔任啊!”
有人冷嗤:“首輔大人,您不能因為郡主是您的師妹就如此包庇她。”
“皇上,這次的禍事是由郡主引起的,您把郡主交出來,給京城的百姓們一個交代就可以瞭,您也不需要用皇位來威脅臣等。臣等對皇上忠心耿耿,雖然臣等的話不中聽,但忠言逆耳啊皇上!”
皇上半步不退:“隻要朕在這個位置一天,朕就不可能讓扶兒被欺負。”
不對,是他就算不是皇上瞭,也會好好保護好他的小外甥女的。
這個皇帝,他如今是真的不想當瞭。
看到龍引的力量,知道得越多,他就覺得他這個皇帝也不過爾爾,這次京城被困,他覺得比起皇位,他更加想要的是強大的力量。
他爭奪皇位的時候,是為瞭更好的保護傢人。
如今他不想要這個皇位,也是想要去修煉,為瞭更好的保護傢人。
可他是皇上,每天被政務纏身,根本就無法修煉,便是太子因為回宮之後修煉的時間都變得少瞭很多,無法專心修煉。
此番京城的許多百姓和許多官員傢裡都死瞭人的,還有些官員直接也是沒瞭的。
所以他們如今跟外面圍在宮門口的那些百姓一樣,都是想要讓皇上把衛扶交出去。
見皇上如此固執,很多大臣都跪瞭下來,高呼:“請皇上收回成命,不要一意孤行。”
沒有跪的,隻有寥寥幾人,有一半是衛扶認識的,還有一半是衛扶不認識的。
林徐、廖青、蘇時運、容桓、大舒大人和小舒大人,還有幾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
看到群臣都跪下瞭,其中一個白發蒼蒼,看著隨時都要倒地的老頭子用自己的拐杖敲打著地面,怒罵群臣:“你們這些人,就是皇上太過仁慈把你們慣得太好瞭。”
“邪魔肆虐的時候,太子殿下他們身先士卒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
“自保不瞭就算瞭,沒瞭命還來怪罪郡主。”
“怎麼,如果沒有瞭郡主,邪魔來的時候你們就可以活命瞭?”
有人高聲道:“吳太傅,您老瞭,是不是眼睛看不到瞭。”
“邪魔肆虐的時候,皇宮有人保護著,皇上什麼事情都沒有,可皇上卻從未想過讓人保護一下京城的百姓,我們原本是不想把這事情挑明瞭說的,你非要逼我們,那就讓皇上在史書上留下臭名昭著的一筆吧!”
看到這些人不但欺負自傢舅舅,還欺負幫他們說話的爺爺,衛扶受不瞭瞭,她風一樣的沖出去,沖到那個大臣跟前,一手叉腰,一手指著那人的鼻子大罵:“你個小癟三,你讀書都讀到狗肚子裡頭去瞭吧!”
“皇宮的保護罩,是扶兒的朋友幫忙放的,扶兒的人幫扶兒保護傢裡人扶兒就已經很感激瞭,你不能要求扶兒的朋友保護你們吧?”
“你說的扶兒的舅舅沒有想過保護京城的百姓,那在外面廝殺的太子哥哥、扶兒的師父和師弟都不是人嗎?”
“你就是個狼心狗肺的,你怎麼就沒有被邪魔殺死呢?”
那大臣臉色一白,他原本是差點要死的,她那出嫁瞭的女兒當時跑瞭回來,要殺瞭他,是太子殿下過來救瞭他。
“太傅大人的眼睛好著呢,你才是個睜眼瞎,是非不分,黑白不明。”
吳太傅贊道:“郡主說得對。”
“外敵侵略,身為大正的一員,不思如何保護皇上,如何保衛皇宮,卻對皇上做的一切視而不見,一有事情就推到郡主一個小姑娘身上,這就是你們的忠君愛國?”
吳太傅的反問讓很多人都抬不起頭來。
皇上的確是努力的救過他們,太子殿下明明可以在宮中好好的呆著,也還是在外面跟他們共進退。
最主要的是,邪魔襲來的時候,皇宮是打開瞭宮門,讓所有的百姓都可以進宮避難的,但那個時候他們在魔氣的侵擾之下,隻有很少的人選擇進宮避難瞭,大部分都還是呆在外面的。
他們那個時候已經對皇宮產生瞭猜忌和不信任。
“是,皇上的確沒有做錯什麼,臣等也沒有怪罪皇上的意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太傅您是不是偷換概念瞭,我們此番並不是要逼皇上退位,我們隻是想要讓皇上把郡主交出來,我們隻是想要一個說法而已。”
“為何郡主去瞭一趟落日山,靈氣就復蘇瞭,然後邪魔就來瞭。”
“是不是,如果郡主不去落日山,靈氣就不會復蘇,邪魔就不會來,臣等就不會痛失傢人?”
有人被說低瞭頭,有人卻是越戰越勇。
太後那個生氣喲,直接上前過去一腳將那個年輕的臣子踢滾:“放你的狗屁,什麼叫做扶兒不去落日山,邪魔就不會來殺你們。”
“按照你的這個說法,是不是隻要你心中不生惡念,你的傢人那些心中不生惡念,這些邪魔就將你們奈何不瞭呢?”
“人壞怪小孩,哀傢活瞭一把年紀也是狠狠的漲瞭見識瞭。”
太後這毫無形象的一腳,直接將滿朝文武給踢呆住瞭。
太後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暴躁瞭?
那人被太後踢瞭之後也還是十分頑強的道:“總之,無論怎麼說,這邪魔都跟郡主脫不瞭幹系,將郡主交出來,攆出大正!”
他高呼。
他這一聲呼喊過後,很多人也開始附和。
他們努力的站到朝堂,成為人上人是為瞭什麼,就是為瞭受人敬仰,為瞭跟別人不一樣。
可有瞭靈氣之後,那些可以修煉的人一朝修煉,他們就什麼都不是瞭。
甚至有些世傢好不容易才積累起來,怎麼甘心被人踩在腳下。
皇上看著這些人冷笑不已,他們的心思他如何不清楚,可是龍引說瞭這個世界的規則限制開始減弱瞭,也就是說未來會有更多的其他世界的人回來他們這個世界,那些人都比他們厲害。
一個世界的規則減弱,等於是這個世界要重置瞭,重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毀滅,一種是這個世界直接飛升到上界。
這是大機緣,也是大風險。
他剛剛已經把這些跟文武百官都說瞭,但他們認為這是他為瞭保護扶兒才說的話。
他這個皇帝當得很吃力就是因為大正人才很少,他剛剛說不想當皇帝瞭是認真的想要撂挑子瞭。
若是去瞭上界,他一點修為都沒有,他們不知道會被如何踐踏。
遇事不想著如何解決,而是假裝看不到。
不,確切的說是他們看到瞭,但想的不是去解決事情的本身,而是去把事情扣在別人頭上,把那個被摳帽子的人給解決瞭,在他們看來就是解決瞭問題。
皇上對他們感到很失望。
“諸位請放心,朕會親自帶著扶兒離開大正。”
吳太傅急得跺腳:“皇上三思啊!”
“這些朝臣不行,皇上全部換瞭就是,可莫要禪位啊!”
太後嘆息瞭一聲道:“太傅,您也不用勸瞭,皇上這個皇上當得極差,的確是愧對孟傢的列祖列宗,也愧對大正的百姓。”
“為君,竟不能號令群臣,實乃失敗。”
“哀傢覺得,禪位極好,省得耽誤瞭保護大正的百姓,也省得大正的百姓被我們牽連。”
皇上認真點頭:“母後所言極是。”
“兒臣現在就先把這位置讓出來。”
“庭兒,來替為父把帝王冠和龍袍退瞭。”
見皇上如此,齊王站瞭出來,著急的勸道:“皇兄,您不要沖動呀!”
皇上道:“我這並非是沖動,我既然沒有本事,也就不占著這個皇位瞭,左右我說話也沒有人聽,你們自己商量就是瞭。”
“我現在禪位,等會兒就走,我們回去落日山,離得京城遠遠的,免得京城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就又說是我們扶兒害的。”
皇上那一副迫不及待要走的樣子,讓有些人著急不已,卻是讓有些人緩緩的勾瞭嘴角。
皇上說話的時候,太子就幫他除瞭帝王冠和龍袍,皇上抱起衛扶,小聲的問她:“扶兒怕不怕被人罵?”
衛扶搖頭:“不怕,他們隻要不當著扶兒罵,扶兒又聽不到,他們若是當著扶兒罵,扶兒就罵回去,罵不贏就打回去。”
那些邪魔的確是沖著她來的,但衛扶不會把因為邪魔的到來發生的那些不好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
她們道觀的旁邊有一塊地,師父在地裡種瞭麥子,道觀下面的一個阿婆傢養瞭雞,雞會外出找吃食,連著兩年那雞都把師父的麥子給吃瞭,師父很生氣,吵架又超不過阿婆,又管不瞭人傢雞的自由。
師父就在麥子地裡頭下瞭藥,然後雞吃瞭就死瞭。
阿婆來找師父麻煩,她記得師父是怎麼說的:“雞有到處找食物的自由,因為它要活命。”
“可他們也要活命,所以他們不能讓雞把他們的麥子吃瞭。”
“不要覺得雞死瞭很可憐,也不要覺得以人欺雞不公平,一切皆是因果。”
“雞是一條命,路邊的小草小花也都是命,可他們每天都會踩死很多小草小花小蟲子,雞的本質跟它們都是一樣的,人亦是如此。”
皇上仔細的觀察著衛扶的神色,見她當真沒有任何受打擊的樣子,嘴角高興的揚起,摸瞭摸她的頭誇獎:“扶兒說得對。”
他當皇上,從來都是為瞭保護傢人,而不是保護別人的傢人,保護別人的傢人那都是在保護瞭自己的傢人還有多餘力氣的情況下,他從來都不是聖人。
現在發現這個位置不能保護傢人瞭,自然是果斷棄掉。
皇上抱著衛扶就往外走,一邊往外走還一邊跟太子吩咐:“去後宮找你母後,讓她不用忙活瞭,你跟你母後一起把咱們傢的東西都清點出來,今天日落之前,我們一定要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