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安沒明白申老夫人的意思。
他隻當是自己幾個女兒出息瞭,會讓沈氏過上好日子,所以申老夫人才會這樣說。
如此一來,楊順安的心中就有幾分泛酸,他也是孩子們的父親呢。
為什麼孩子隻孝順沈氏,不孝順他?
“我今日讓你進來,就是想知道,當初讓我女兒吃瞭那麼多年苦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如今一看,竟然是你這樣的貨色!”
楊順安還從來沒有被人這樣貶低過。
之前在楊傢老宅的時候,楊婆子也總是誇他能幹又孝順的。
他還是第一次被人打擊得這樣無地自容。
“念在你是孩子們的父親,今日我且不要你的命。”申老夫人淡淡地說著。
楊夏月聽瞭這話之後,就看瞭申老夫人一眼,她完全有理由相信,申老夫人對楊順安,是真的動瞭殺心的。
其實楊夏月和申老夫人一樣,本是無所謂楊順安死活的。
但她總也得想著其他姐妹的心情。
尤其是楊春蘭,她和這位父親雖然疏離,但到底有幾分父女之情在。
這就是最麻煩的地方瞭。
要是楊順安是一個和他們沒這麼多牽扯,她就算是不要楊順安的命,隨便一把藥下去,也可以讓楊順安永遠地茍延殘喘。
“滾吧!”申老夫人嗤瞭一聲。
楊順安從院子裡面出來的時候,這才回過神來,自己怎麼迷迷糊糊的就出來瞭?怎麼這樣聽申老夫人的話?
他好像還沒說幾句話呢!
他悵然若失地站在楊夏月傢的門口,還想著敲門進去,但終究沒有勇氣。
楊順安被打發走瞭。
申老夫人就更心疼沈氏瞭:“蕓娘,你放心,等著我們回江淮,娘就給你定親!”
“到時候,娘再給你選個好人傢!讓你直接就去做大戶人傢的主母!”申老夫人繼續道。
沈氏不自在瞭起來:“娘,我不想再嫁瞭。”
“怎麼就不想再嫁瞭?難道一輩子,就要被楊傢那個混賬給毀瞭嗎?”申老夫人很是不滿。
“我想守著孩子們和娘你過一輩子。”沈氏繼續道。
其實掐指算算,她現在也就三十多歲,還不到四十,可沈氏就是覺得,自己的心境已經和老婦人一樣瞭。
申老夫人的心中無比憐惜:“好孩子,娘也不逼你,但是到時候指不定緣分就來瞭呢!”
沈氏笑瞭笑沒有說話,很顯然,沈氏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她並不覺得自己會有什麼緣分。
申老夫人在傢中休息瞭兩日之後。
楊夏月就帶著申老夫人出去看瞭看自己的酒樓還有藥堂。
申老夫人很是滿意:“你這孩子,是做生意的料,我在姑蘇和江淮都有鋪子,到時候一並交給你經營。”
楊夏月連忙要拒絕。
但申老夫人這會兒就長長地嘆息瞭一聲:“我如今老瞭,不知道還能護著你娘多少年。”
“我知道,你雖然是個小輩,但卻比娘有主意多瞭,這些東西交給你,往後……咱們這一傢子,都差不瞭。”申老夫人滿懷期待地看著楊夏月。
可以說,申老夫人這種想法,已經很高瞻遠矚瞭。
這些鋪子,她的確都可以給自己的女兒,可問題是,沒有楊夏月的照應,沈氏根本不可能守得住。
申老夫人也是深思熟慮過後提出的想法。
楊夏月能在自己發達之後,沒有忘記把妹妹們帶出來,沒有忘記沈氏和楊春蘭,就足以說明,楊夏月的品性如何。
“你要拒絕,是因為你不想承擔這責任,不想照看她們嗎?”申老夫人望著楊夏月。
楊夏月噗嗤一聲笑瞭起來:“祖母,你這是用激將法呢,我就算是不同意也得同意瞭。”
“那就再好不過!”
申老夫人看著楊夏月,就道:“你就酒樓開得不錯,祖母給你一些銀錢,你可以在別的地方,再開一些。”
“虧瞭算我的,這一半兒的收益算你的,至於剩下一半兒,等著你娘出嫁瞭,做嫁妝。”申老夫人笑瞇瞇的。
楊夏月聽瞭這話之後,就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申老夫人這還真是毫不掩飾自己想把沈氏再一次嫁出去的想法。
雖然說這種想法驚世駭俗瞭一些,但楊夏月隻想說,幹得漂亮!
楊夏月早就想再開幾傢酒樓瞭,但是苦於沒有銀錢,她正處於一個積累的階段,所以這會兒,也沒有拒絕申老夫人的支持。
楊夏月本以為,申老夫人所謂的銀錢,是一兩千兩銀子。
這對於楊夏月來說,已經不是一筆小數目瞭。
就拿現在的四季酒樓來說,從把店面租下來,再到開起來,一共也就用瞭百兩左右銀子!
可當申老夫人把錢匣給她,並且說道:“這裡面一共有八千兩,不夠的話,你再同我說。”
楊夏月拿著這沉甸甸的錢匣子,陷入瞭深思。
銀票自然不沉,但是楊夏月捧著,就是覺得很重很重。
八千兩,還能不夠再說!
自己這位祖母,到底有多少錢啊!
怪不得之前那朱士傑,被豬油蒙瞭心,做出瞭那等喪心病狂的事情!
楊夏月之前覺得自己在這柳安縣,已經不算是窮人瞭,但是和申老夫人一比,她就知道,自己那點錢還真不算什麼。
楊夏月最終道:“祖母,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
有瞭錢,楊夏月就準備大幹特幹瞭。
臨州府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總共有二十三個縣府!這柳安縣能做起來的生意,別的地方當然也可以做起來!
當然,柳安縣有劉縣令照應著,倒也沒什麼倒黴事兒。
換瞭別的地方,就少不瞭要再上下打點一下,這樣一來,花的錢就多瞭,可是這酒樓開起來之後……自然能回本。
倒也不急於一下子就把酒樓全部開起來。
可以先從臨近的縣府開始,楊夏月琢磨瞭一下,離著柳安縣最近的雲嶺縣就很不錯。
雲嶺縣是一處比柳安縣還要繁華的縣府。
因為有一條很是要緊的官路,從這個縣府橫穿而過。
來往的行商數不勝數,所以在這個地方開酒樓,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