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聽到這,頓時就驚喜瞭起來,當下就跪在地上磕頭:“多謝恩人!”
楊夏月道:“走吧。”楊夏月直接就把這小姑娘扶瞭起來。
小姑娘驚喜連連地在前面帶路。
七拐八拐的,連著杜鵑在內的三人,就拐到瞭一個小胡同裡面。
杜鵑有一些憂心:“姑娘,我們不要往裡面走瞭吧?”
她自己也是窮苦人傢出來的,當然不會嫌棄什麼,可是姑娘是主子,怎麼能來這種地方呢?
她在牙行的時候,雖然沒成為一等丫鬟,可還是聽人講過應該怎麼樣做一個合格的丫鬟。
楊夏月笑道:“來都來瞭,就過去看看吧。”
兩個人跟著這小姑娘到瞭一處破舊的小院,然後進屋,屋中有一張破床,一個面色蒼白的少年郎就躺在床上。
他約莫是十四五歲的樣子,此時面無血色,此時他劇烈地咳著。
楊夏月走過去的時候,少年艱難地坐瞭起來。
小姑娘這才想起來介紹:“對瞭,我叫曲蓮,這是我哥哥常山,我們都姓秦。”
楊夏月微微頷首:“曲蓮常山,都是藥草的名字。”
秦曲蓮對楊夏月更多瞭幾分信服,尋常人哪裡會知道他們名字的由來呢?
這會兒她就道:“你快點給我哥哥看看,隻要我哥哥能好起來,我給你當牛做馬都行!”
“小蓮!”常山的臉上頓時就帶起瞭冷意,這會兒激動瞭起來。
“你真的去牙行瞭?你真的要把自己賣瞭!我秦常山就是病死瞭,也不會賣自己的妹妹!”秦常山咬牙道。
他又把目光落在瞭楊夏月和杜鵑的身上:“我不管你們是什麼人,但是我不賣妹妹!”
秦曲蓮緊張地道:“哥哥,這位姐姐是好人,她是來幫我的。”
“人販子也會說自己是好人的!叔叔伯伯們也都說自己是好人,可是如今你瞧瞧,咱們兄妹過的是什麼日子?”秦常山一臉憤怒,大概是想到瞭一些不美好的回憶。
“你們走,我這不需要你們。”秦常山像是一隻受瞭傷的小獸一樣,防備地看著楊夏月。
楊夏月看著秦常山道:“脾氣倒是倔強,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你的病要是不治,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
“不出半個月的時間,那的墳頭上就可以長草瞭。”楊夏月用打趣的語氣說著。
“這個傢現在應該都是靠著你撐著吧,你要是出瞭事情,你覺得你的妹妹還能落瞭好?到時候大概也逃不瞭被賣的命運。”
“你到底有什麼目的?就是想把我妹妹買回去做丫鬟嗎?”秦常山繃著臉看著楊夏月。
說話的時候,還忍不住地咳嗦瞭起來,明顯地上氣不接下氣。
楊夏月蹙眉:“你覺得我會費這麼大的力氣,找這樣一個小丫頭給我當丫鬟?到時候是來伺候我的,還是來給我添亂的?”
“我呢,開瞭一傢醫館,恰巧碰到你妹妹,聽她說她略懂醫理,所以想著讓她到我的醫館做事,當然,作為交易,我可以幫著她把你的病治好。”楊夏月笑瞭起來。
秦常山看瞭看楊夏月,然後怒聲道:“你到底是誰派來的騙子!”
楊夏月:“……”這年頭,說實話都沒人信瞭嗎?人和人之間還能不能有點信任瞭?
杜鵑幫著楊夏月解釋著:“我們騙你們幹什麼?我傢姑娘那是心善,想要做善事,才會跟過來呢!”
“你要是不信的話,那我們也沒辦法!”杜鵑都替自傢姑娘委屈。
秦曲蓮這會兒也解釋著:“哥哥,是我把這位姐姐攔住的,她怎麼會是騙子?”
秦常山這才道:“我們之前的時候去各傢醫館,想要求人收我們做學徒,可是根本沒人願意,現在怎麼主動來一個?”
“更何況……你瞧見過女醫者嗎?”秦常山根本不相信。
楊夏月瞥瞭秦常山一眼,這少年的年歲不大,咋還輕視女子呢!女人怎麼就不能濟世救人當醫者瞭?
這女子不當醫者,純粹是這個朝代的愚昧和無知造成的!
楊夏月走瞭過去,直接把手放在瞭秦常山的手腕處,秦常山嚇瞭一跳,正要動。
楊夏月就低聲道:“別動!”
楊夏月的聲音不大,但是說出來的一瞬間,秦常山就本能地不敢動瞭。
年輕的女子,微微斂眉,專註地診脈,神色平靜異常,讓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幾分期待和信服來。
秦常山暗自想著,難不成自己是誤會瞭?
也是,自己和妹妹兩個人,現在身無長處,有什麼可以值得人算計的?
楊夏月開口瞭:“你這是陰虛火旺形成的肺病,可吃瞭什麼藥?”
“之前用過麥冬潤肺方。”秦常山繼續道。
這個方子以麥冬為主藥,但其中有幾樣藥物,雖然用得少可是不便宜,比如要用到蟲草等物。
這也是就是去秦曲蓮為錢著急的原因。
秦常山見楊夏月說出瞭自己的病癥,這會兒就又親自拿瞭具體的藥方給楊夏月看。
楊夏月看完一眼,就點頭道:“藥方開得不錯,不過這字跡倒是稚嫩,可是你自己寫的?”
秦常山點頭:“是我自己寫的。”
楊夏月道:“你這方子不錯,但是裡面缺瞭幾樣東西,若是加上貝母、當歸、百合,藥效會更好一些。”
“按照這新方子用藥,不出半個月,你就能好得差不多瞭。”楊夏月繼續道。
杜鵑在一旁聽得雲裡霧裡的。
但是她還是聽明白瞭兩句話,就是要是不治,那半個月就墳頭長草,按照姑娘改過的方子來,半個月後活蹦亂跳。
秦常山艱難地從床上起身,搖搖晃晃地站好,然後對著楊夏月行禮:“是晚輩冒犯瞭,竟不知姑娘的醫術如此高超。”
楊夏月道:“所以,你到底要不要考慮,讓你妹妹跟著我去做學徒的事情?”
“雖然前期隻是藥童,但她若是有天賦品性又好的情況下,我會傾囊而教的。”楊夏月說的是實話。
也許這個朝代的一些人,會覺得教會徒弟餓死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