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給沈正凌拿瞭一大把曬好的幹咸菜。
福嬸跟在李福生身後,從屋裡出來,對沈正凌說道:“正凌,回去跟你媳婦說一聲,幹咸菜一口氣不能吃那麼多,傷腸胃。”
沈正凌接過咸菜,點瞭一下頭,表示知道瞭:“好的,謝謝福嬸。”
他要給錢,福嬸不收,擺手道:“咸菜又不是什麼好東西,不值什麼,你拿回去吃就是。”
“要是你媳婦喜歡吃,你吃完瞭就過來拿。”
“福嬸傢裡別的沒有,咸菜還是管夠的。”
沈正凌想瞭想,對福嬸說道:“福嬸,你能不能讓傢裡的孩子每天給我拿一次菜過去?”
“不拘是什麼菜,就你們傢自己地裡種的,你們每天摘什麼菜吃,順帶多摘一些,給我傢裡也送一份過去就行瞭,也省得我有時候忙起來或者忘瞭,沒過來拿菜,傢裡就沒菜吃。”
福嬸爽快說道:“行啊,這又不是什麼大事,以後我把菜給你們傢拿過去。”
沈正凌就道:“謝謝福嬸。”
“菜錢就按月算,每個月一百文,福嬸你看可以嗎?”
福嬸被她嚇瞭一大跳,連連搖手的:“不用不用,地裡的菜不值錢,一文錢就有一大把。”
“哪裡要得瞭這麼多。”
李福生吸一口旱煙,說道:“都是自己傢裡種的菜,反正也吃不完,你拿回去吃就是瞭,給什麼錢。”
沈正凌搖頭:“那不行!”
“就算是自己傢種的,也是你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要是偶爾吃個一頓兩頓,我也就不說錢的事。”
“可是這樣長年累月地吃你們傢的菜,不給錢不行。”
人情這種東西,最怕小事情天長日久地消磨,到時候能累積出大矛盾。
沈正凌對李福生道:“我傢裡本來也是要買菜吃的,如果村正你不收錢,我就去找別人買。”
眼看沈正凌態度堅決,福嬸怕他當真去找別人傢買菜,連忙說:“那你實在要給錢的話,每個月五十文就足夠瞭。”
沈正凌道:“好的,這個月的菜錢,我等會兒和買豬的銀子一起送過來。”
福嬸眉開眼笑道:“不著急,不著急。”
她傢裡種的菜多,光是自己一傢人吃也吃不完,隻靠著趕集的時候背一些去鎮上賣。
但是因為附近的村民都會在趕集的時候背著菜去賣,鎮上菜很多,也賣不到什麼錢。
所以每年的菜吃不完,都要爛一些在地裡當肥料。
如今靠著這些菜,一個月能多五十文錢的進項,福嬸心裡自然高興。
沈正凌拿著咸菜回到傢,沈寶兒已經在做飯瞭,顧元元正在教她做紅燒肉。
上好的五花肉先燙一下皮,再把皮上焦黑那層刮掉,切成一寸見方,下鍋焯水,焯水的時候放幾片薑片,再加一點食鹽和米酒,焯去豬肉中的血水和雜質,去除腥味和異味。
焯水後撈出洗凈,瀝幹水分備用。
鍋裡放少量油,把瀝幹的五花肉放進去煸炒,轉小火,把肥肉裡的油熬一些出來,太多瞭就用碗盛出來一些,留著做菜。
熬到肉的表面略有些焦黃,放一點白糖快速翻炒打色,倒入米酒烹香,再倒點醬油增鮮,加入沒過豬肉的水,放入八角,桂皮,香葉,大火燒開,小火慢燉。
燜燉小半個時辰,把肉燉得軟糯,放入食鹽調味,轉大火收汁盛出。
光澤透亮,香味濃鬱,光是聞著肉味,就能下兩碗飯!
沈正凌都忍不住咽瞭一下口水。
沈正則早就忍不住瞭,一直賴在廚房裡不出去,眼巴巴兒地看著鍋,生怕被誰連肉帶鍋端走似的。
直到五花肉被盛出來,他的眼睛就盯在肉碗上,那碗肉端到哪裡,他的目光就移動到哪裡。
顧元元好笑地看著他,摸瞭摸他的腦袋,把五花肉端出去放到八仙桌上,對沈正則說道:“想吃就去拿雙筷子來,先吃兩塊,不過要小心燙。”
別看小孩看到紅燒肉連路都走不動的樣子,這個時候倒是很有原則。
他咽瞭咽口水,搖頭道:“不,我要等大哥大嫂還有姐姐一起吃。”
嘖,這樣乖巧的孩子,真是軟萌又可愛,讓人不喜歡都不行。
顧元元又摸瞭摸他的頭發,說道:“那你再等一小會兒,你寶兒姐姐再炒個豆角,再炒個青菜,再來一個蛋花湯,我們就吃飯瞭。”
沈正則乖巧點頭:“好。”
又忍不住吸吸鼻子,說:“紅燒肉好香啊!好香好香!”
沈正凌趁著還沒吃飯,對顧元元說道:“娘子,我已經跟李村正說好瞭,明天就從村裡買兩頭豬,給村民把豬肉分瞭。”
“我現在把明天買豬的銀子給李村正送過去。”
“還有。以後我們傢裡每天吃的菜,不需要自己去李村正傢裡拿瞭。”
“我剛才已經跟福嬸說好瞭,請她每天去菜地摘菜的時候,就順便給我們摘一份拿過來。”
這事辦得漂亮。
顧元元“哎呀”一聲:“那可真是太好瞭。”
沈正凌辦事真是細心周全,這麼一來,也不怕有時候忘瞭,臨時發現沒有菜吃,可省瞭不少麻煩。
沈正凌又道:“不過有件事要提前跟娘子說一聲。”
顧元元看向他:“嗯?”
沈正凌解釋道:“靈湖村是個大村,村裡的人口比較多,買一頭豬根本不夠分,所以明天要買兩頭豬。”
不過就是一頭豬的事,何況還是早就答應村民的。
顧元元並不怎麼在意,說道:“那就買呀。”
“我們答應瞭村民的事情,早點瞭結早點好,省得心裡頭總掛念著這回事。”
沈正凌點點頭,拿瞭三兩銀子準備明天去李福生傢買豬,要是不夠的話,到時候再多退少補,又另外數瞭五十個銅板拿給福嬸,先把這個月的菜錢付瞭。
把福嬸高興得眉開眼笑,又拿瞭一大把咸菜塞給沈正凌道:“嬸子傢裡也沒什麼好東西,這個咸菜你拿回去,讓你媳婦兒留著慢慢吃。”
最後又叮囑瞭一句:“別讓它受潮,一時半會兒就不會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