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三房不當冤大頭

作者:白落幽 字數:2105

這個結果,老沈傢和沈康傢裡都不滿意。

沈全壽和李福生兩個人一起發話,讓他們兩傢不同意就自己去衙門打官司,兩傢人也隻能接受瞭。

這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就這麼結束瞭,實際上對老沈傢來說卻並沒有。

沈正禮被其他幾個小孩打瞭一頓,還被人說是騙子,回到老沈傢就開始大鬧起來。

本來送他讀書這件事,也是沈全福和沈老太兩人松口答應過的,如今過去大半年,卻當成沒有這回事。

連沈正則那個以前處處不如他的,都能去村塾讀書瞭,他還在傢裡玩泥巴,從而被人恥笑,沈正禮隻要想想,就覺得不服氣。

於是這回在老沈傢鬧起來,就格外激烈。

如果說,沈正禮在傢裡鬧得天翻地覆,沈全福和沈老太兩人還能當作沒聽見,不搭理,拖到過段時間他自己知道鬧起來沒用,從而消停下去。

那麼,村子裡忽然多起來的風言風語,就讓老沈傢人徹底坐不住瞭。

之前沈正禮跟其他孩子打架的原因,沒幾天的時候就在村子裡傳開瞭。

村裡人都說,老沈傢人打腫臉充胖子,明明一個讀書人都快供不起瞭,還吹牛說再供一個讀書人。

到最後傳著傳著,就變成,老沈傢不可能讓沈正禮去讀書的,聽說,連在讀書的沈長榮都要喊回來種地。

在這種內外夾擊的情況下,沈全福和沈老太兩人終於松口,答應把沈正禮送去村塾讀書。

沈老太惡狠狠說道:“一幫嘴碎的東西,閉著眼睛亂嚼蛆!”

“我老太婆倒要叫他們看看,我老沈傢不但供得起讀書人,還能供得起兩個讀書人。”

這話,是吃飯的時候當著老沈傢所有人的面說的。

大房的人聽瞭當然高興,沈正禮更是特別高興,覺得自己這回總算揚眉吐氣瞭,等他去村塾之後,一定要去沈康他們幾個人面前,好好嘲笑他們一頓。

三房的人聽瞭這個消息,可就沒有那麼高興瞭。

鄭金枝笑著說道:“爹,娘,正好我們傢正武的年紀也不小瞭,就讓他跟著正禮一起讀書好瞭。”

“兩兄弟也好有個伴!”

沈長富連連點頭,緊跟著附和道:“對對對,在課業上還能互相幫助,一起進步。”

沈老太把手裡的飯碗重重往桌上一放,發出“砰”的一聲響。

她寒聲道:“你說得容易,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把你兒子送去讀書!”

“讀書不要銀子?”

“傢裡哪來這麼多銀子,送他去讀書?”

鄭金枝也不高興瞭,黑著臉道:“娘,這話可不能這麼說。”

“既然讀書要錢,傢裡沒這麼多銀子,那怎麼就送正禮去讀書瞭?”

“說起來,我們老沈傢一共五房人口,二房就不說瞭,四房傢裡和離瞭,而且是三個閨女,就更沒什麼好說的,單說剩下的三個房頭,大房、五房都有人讀書,憑什麼就落下我們三房?”

“以前,單供五弟一個讀書人,還有其他四個房頭一起供。”

“如今,二房是指望不上瞭,搬出去住瞭,四房三個閨女也出不瞭什麼力,大房反而添個讀書人。”

“合著這一大傢子,就我們三房當牛做馬,賺錢回來供這個讀書供那個讀書?”

沈長富說:“反正我們三房不當這個冤大頭。”

這話說得沈全福也火瞭,把手裡的筷子重重往桌上一拍,“啪”一聲響,嚇瞭眾人一跳。

沈全福沖著沈長富道:“你怎麼說話的?”

“什麼叫冤大頭?”

“我知道,你是看長榮這幾年讀書花瞭點銀子,所以心裡早就不高興瞭。”

“但是一傢人,難道不應該把勁往一處使?”

“現在苦一點,熬幾年,等過兩年,把長榮培養出來,到時候他考取功名,你們不也跟著一起沾光?”

“我就不說那麼長遠,什麼考狀元當大官的事,單說他就是考中秀才,朝廷就能給傢裡免五十畝地的稅賦,單憑這個,每年省下的就是一大筆糧食。”

沈長富嘀咕:“說得輕巧,那也得他能考中才行啊?”

“這都讀瞭多少年書瞭?連個童生都沒考回來,還想考秀才……”

沈老太氣得拿起手裡的筷子往他頭上劈頭蓋臉打過去,嘴裡罵道:“我打死你個黑瞭心肝的,你敢咒你弟弟考不上!”

沈長富抱頭躲避,一邊回嘴道:“我那怎麼是咒他?我說的是事實!”

說到這裡,他也來氣瞭,大聲道:“童生年年考,年年不中,還不能說瞭?”

“反正我沒這麼多錢,供些不相幹的人讀書。”

“要麼,你們把正武也一起送去讀書,要麼,以後我賺回來的錢,不會再交給傢裡半分。”

沈全福心裡一驚,喝道:“閉嘴!”

“我還沒死呢,傢裡什麼樣,還輪不到你說話。”

沈老太罵道:“傢裡想要供個讀書人出來,還不是為瞭你們好?”

“到時候長榮考瞭功名當瞭官,你們不也跟著一起沾光?”

又是這句老調重彈的話。

真當他們三房都是大傻子呢。

沈長富心裡的火氣“蹭蹭蹭”直往上冒,早就堵在心裡的那些話就不管不顧冒瞭出來。

“我聽說過兒子考功名,孝敬娘老子,讓娘老子享福的,沒聽說過,當弟弟的考取功名當瞭大官,孝敬哥哥,讓哥哥享福的。”

他冷笑:“與其一直花這個冤枉錢供不相幹的人讀書,還不如把錢花在自己兒子身上,讓他讀書。”

“把親兒子供出來比什麼都強。”

這話,確實有道理,就是太紮心瞭。

特別是對現在的老沈傢來說,三房如此不配合,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沈全福一開始倒是想用一傢之主的身份壓制三房,隻是三房這回鐵瞭心不當冤大頭。

沈長富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句:要麼,把他兒子一起送去讀書;要麼,老沈傢誰也別讀書;要麼,三房賺錢的一分也不上交。

成年兒子一旦態度堅決,年邁的老子說話也就起不瞭什麼作用。

最終,是以沈正禮去村塾讀書,三房從此賺錢不用上交給老沈傢而告終。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