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洗牌的時候,麗妃問道:“哎,我們今天打多大的呀?”
皇後笑道:“本宮都行。”
說著看向顧元元:“就不知沈少夫人想打多大的?”
顧元元笑瞭笑:“我隨各位娘娘,多少都成。”
麗妃眉一挑,道:“沈少夫人看來果然是不差銀子,那不然我們今天就玩得盡興一些,金額大點?”
燕嬪嚇瞭一跳,忙道:“別啊!”
見大傢齊齊往她看來,燕嬪漲紅瞭臉,緊張道:“皇後娘娘,麗妃娘娘,太大瞭臣妾玩不起啊。”
麗妃有些掃興:“幾圈麻將下來,輸贏還能有多少銀子?”
“這樣,本宮資助你一百兩銀子,我們打五兩銀子一番的。”
顧元元挑瞭挑眉,五兩銀子一番,一百兩銀子,都不夠和把大的。
然而,宮裡這些女人似乎並沒有這種概念,燕嬪聽瞭麗妃的話,特別高興道:“多謝麗妃娘娘。”
皇後笑道:“那本宮也賞你一百兩銀子,畢竟你是被我們喊來湊桌的,總不好讓你輸銀子。”
燕嬪不好意思道:“多謝皇後娘娘,臣妾水平不好,怕給皇後娘娘掃興。”
皇後笑道:“本來就是消磨時間的玩意兒,什麼掃興不掃興的。”
這個時候宮女把麻將也疊好瞭,皇後娘娘最大,無可爭議的,自然由她先坐莊。
麗妃直到這個時候,才意思意思問瞭顧元元一句:“沈少夫人,五兩銀子一番,沒有問題吧?”
顧元元笑道:“臣婦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麗妃娘娘,五兩銀子一番,輸贏下來金額太大,是不是不太好?”
麗妃伸手抓牌,邊道:“不大啊,一把牌輸個五兩銀子,一百兩銀子能輸二十把,一天總共才能打多少把牌啊?”
“總不至於一天麻將打下來,一把都不和吧?”
顧元元被她這個說法驚呆瞭,忍不住道:“可是麗妃娘娘,你說的隻是最普通的和牌方式,如果,和一把大的,一百兩銀子,一把都不夠輸的。”
麗妃不以為然道:“嗐,沈少夫人你這想法有點脫離實際。”
“大和那是這麼好和的嗎?”
“反正宮裡打瞭這麼久的麻將,和的牌最大的番數也是五六翻,再多就沒有瞭。”
顧元元:“……”
她今天大約要讓宮裡的娘娘們,大開眼界瞭。
兩圈牌下來,顧元元一把沒和,隻看著皇後和麗妃連和瞭三把,燕嬪和瞭兩把,果然如麗妃所說,最大的牌面也就是燕嬪來瞭一把碰碰和,番數六翻。
照這麼看,二百兩銀子確實夠玩一會兒瞭。
麗妃見顧元元輸瞭一百多兩銀子,不由笑道:“沈少夫人這是剛開始玩,不懂麻將規則,所以才會輸,多玩幾把就好瞭。”
燕嬪跟著開瞭句玩笑:“是啊,學打麻將哪有不交學費的。”
顧元元笑瞭笑:“娘娘說得對,學打麻將,確實要交學費。”
可她的學費,上輩子早就交足瞭,這輩子把麻將帶到大齊來發揚光大,就不是來交學費的,而是來收學費的。
於是,接下來的牌桌上……
“大四喜!和!”
“大三元!和!”
“清一色!和!”
“連七對!和!”
“十三幺!和!”
無論是皇後還是麗妃,還是燕嬪,輸得臉都綠瞭。
皇後還好些,她不缺銀子,就是輸得狠瞭,心裡不痛快,麗妃也還好,娘傢勢大,手頭也不缺銀子,但是燕嬪就慘瞭,皇後和麗妃給她的二百兩銀子,輸起來都不夠半把牌。
為瞭怕皇後她們惱羞成怒,顧元元倒也不是把把都贏的,一圈牌下來,也讓別人贏兩三把,然後自己贏一把小的,再贏一把大的,又繼續讓皇後她們贏幾把。
就這麼沒幾圈牌打下來,顧元元就贏瞭大幾千、上萬兩銀子。
燕嬪越輸越沒有底氣,到最後,已經顧不得會不會掃瞭皇後和麗妃的興致,堅決說自己不玩瞭。
“不來瞭不來瞭,再打下去,臣妾連牌資都付不起瞭。”
燕嬪的位置在顧元元對面,說這話的時候,目光直視著顧元元,就想聽她說一聲,輸瞭的銀子就算瞭,不要給。
結果顧元元像是聽不懂她的意思似的,什麼話也不說。
燕嬪氣得咬唇。
今天這場麻將,她可輸慘瞭,她的份例銀子一年才幾百兩,這天這場麻將,輸瞭她好幾年的份例銀子瞭。
接下來幾年時間,可怎麼過啊?
燕嬪欲哭無淚。
偏偏這是跟皇後和麗妃一起打麻將,皇後和麗妃不開口,她一個小小的嬪位,還敢輸瞭不認賬?
麗妃也沒想到顧元元打麻將的水平居然這麼高,難怪她會說,二百兩銀子,都不夠一把牌輸的。
她一開始還以為顧元元不會打麻將,所以不知深淺,不懂麻將和牌的難度,所以開口亂說,現在知道瞭,顧元元哪裡是不懂麻將規則,她就是太懂瞭,所以才知道燕嬪那點銀子不夠輸。
麗妃倒是不缺銀子,隻是這種打牌的時候被人壓著打,眼睜睜看別人和打牌的感覺太憋屈瞭。
隻不過打麻將是她提出來的,上面還有皇後看著,她不好反悔,如今被燕嬪這麼一鬧,便也順水推舟,道:“燕嬪妹妹說不打瞭,那就不打瞭吧。”
皇後笑道:“看來麗妃妹妹剛才說給見面禮的話是真的,這見面禮,還挺多。”
她說著,讓人把剛才各人拿出來的彩頭端上來,推給顧元元道:“沈少夫人今天是滿載而歸。”
顧元元笑瞇瞇收下,道:“多謝皇後娘娘,多謝各位娘娘。”
各位娘娘心痛得在滴血,卻隻能強笑。
麻將也打瞭,好處沒占到半點不說,最後還輸瞭小幾千兩銀子出去,麗妃一點心情都沒瞭,站起來告退。
其他妃嬪早就想走瞭,不過是礙於皇後和麗妃鬥法,沒法離開,此時見麗妃走瞭,自然也跟著紛紛告退。
皇後看她們這麼唯麗妃馬首是瞻,麗妃留她們也留,麗妃走她們也走,心裡特別不高興。
第二天就給各宮下旨,把所有宮妃禁足在各自宮中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