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真是折煞老奴瞭,老奴哪有這麼大的福氣,得你這麼關照啊?”
月千瀾聽著,心頭略微有些心酸。
她壓低瞭聲音低聲嘆息道:“劉公公,你和太子的關系比親人還要親厚,我既是太子未來的太子妃,自然是他的親人,也是我的親人,我自然是要和太子同心同德的。”
劉公公淚眼朦朧,激動得哽咽說不出話來。
壓抑瞭許多的老人傢,在這一刻,終於忍不住,哽咽低聲哭起來。
“太子妃,你是不知道,老奴這些天是有多煎熬,隻是聽說太子重傷瞭,卻不知道,他到底傷到瞭何種地步。這心哪,就一直懸著,日日夜夜都不得安生。陛下也是,每天坐立不安,吃睡不好的。便連賢妃娘娘,也是一天跑禦書房幾趟,一遍遍問太子的行蹤。賢妃娘娘甚至還和陛下哭訴,責怪陛下為什麼要讓太子去濰城那個危險之地,兩個人好不容易緩和瞭不少的關系,這下又鬧僵瞭。”
“陛下這幾日,愁得頭發都白瞭,整日整夜的休息不好。哎……真是不敢想象,若是殿下出瞭什麼事,陛下和賢妃娘娘……”說道最後,劉公公欲言又止地搖搖頭。
月千瀾微微握緊瞭袖中的手掌,她是滿心的苦澀。
這事,歸根結底,還是怪她的,君墨淵若不是為瞭救她,何至於冒著危險,裝扮成李虎,偷偷一路跟隨?
若不是,為瞭接住她,他也不可能被撞斷瞭肋骨,傷得那麼重。
她有心想要向劉公公說明緣由,可是劉公公根本不給她說話的機會。
幾次她想張口說清楚,到嘴的話,又最終咽回瞭肚子裡。
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猶豫什麼,忌憚什麼。
總之,她頗有些彷徨無措。
一路上,劉公公情緒激動,六旬的老人瞭,多次落下淚來。
可見,他對君墨淵的忠心已經跨越瞭主仆的情分,他是真心把君墨淵當自己的孩子來疼愛的。
馬車搖搖晃晃,快要到太子府時,月千瀾安撫好瞭劉公公,老人傢的情緒,也好瞭很多。
他擦著眼角,略微抱歉地苦澀一笑:“還望太子妃別見怪,老奴情緒有些失控瞭……”
月千瀾搖搖頭,貼心地讓玉珊再泡瞭一杯茶遞給瞭劉公公。
劉公公也不客氣地接瞭,一杯熱茶下肚,他多日來的忐忑不安,也漸漸消散瞭不少。
隨即,他放下茶盞,才緩緩說道:“陛下是知道殿下的心思的,這時候,殿下一定最需要太子妃的陪伴。所以陛下不但撥瞭很多的太醫去太子府,更是逾越瞭規矩,請瞭太子妃去太子府。有陛下的聖旨在前,別人不會多說太子妃的壞話的,太子妃盡管放心。”
月千瀾抿唇輕輕地笑瞭,隨即她有些忐忑地問道:“那劉公公,我鬥膽問一句,如今太子府裡,是什麼人坐鎮?是賢妃娘娘嗎?”
君墨淵這事,肯定瞞不住賢妃的,作為親娘,她肯定是第一個跑去太子府看望君墨淵的。
果然,劉公公沒有否認,輕輕地點瞭頭。
“早在太子還未入府,賢妃娘娘便準備好瞭一切,在那裡等著瞭。”劉公公又如何不知道賢妃是不太喜歡月千瀾的呢,所以他又低聲安慰瞭一句:“不過太子妃你別害怕,這個時候,賢妃娘娘一心撲在太子的傷情上,她應該不會為難你的。”
月千瀾苦澀一笑,她哪是擔心自己待會面對賢妃,可能會遇到的難堪啊,她隻是不想這時候和賢妃發生什麼爭執,影響瞭君墨淵治病而已。
兩個人說話間,馬車已經停在瞭太子府門口。
門外,早已有太子府的老管傢帶著奴仆候著。
玉珊掀開瞭簾子,劉公公顫巍巍地下瞭馬車,與老管傢寒暄瞭幾句。
然後,月千瀾整理瞭衣衫,扶著玉珊的手,緩緩地下瞭馬車。
她的雙腳剛一落地,不遠處烏拉拉的一群仆人,紛紛下跪,高呼太子妃千歲。
月千瀾沒有顯露出太多的驚訝與怯弱,前世,她也是做瞭一段時間皇後的人,面對這樣的行禮與排場,她倒不至於怯場,經不住大事的人。
所以,她非常從容不迫,榮辱不驚地緩緩頷首,溫和又不失優雅地讓他們紛紛起身。
老管傢在前面帶路,玉珊冬青左右扶著月千瀾,劉公公在一旁陪著月千瀾,一邊走,一邊向月千瀾介紹那些下人,還邊介紹府內的各處景致。
這排場,可謂是盛大的,月千瀾幾乎是被眾人簇擁著,一步步跨進瞭太子府的大門。
一路兜兜轉轉,經過亭臺樓閣,碧綠樹木花草,蜿蜒曲折的走廊,一步步直接走向瞭君墨淵的寢室。
第二次來到太子府,來到君墨淵的寢室,月千瀾的心境,卻和上一次產生瞭很大的區別。
上一次是偷偷摸摸,被人弄暈掠來的。
這次,她是由皇上口諭,昭告天下,在眾人的簇擁下,光明正大地走進來的。
而她的身份,更是被冠上瞭太子妃的名聲。
在臨近君墨淵寢室,她微微停頓住腳步,仰頭望著面前這棟奢華精致的寢殿。
所以,從此以後,她是要和君墨淵並肩作戰,風雨共濟瞭嗎?
眾人見她停瞭腳步,紛紛轉頭看她。
劉公公更是低聲喊道:“太子妃怎麼瞭?”
月千瀾眸底的迷茫,漸漸撥雲見霧,恢復瞭以往的清明銳利。
她深深呼吸一口氣,勾唇緩緩地笑瞭。
君墨淵值得,不是嗎?
“走吧……”
繼續抬腳上前走,她更是堅定瞭前進的步伐,她甚至在心裡默默地說,君墨淵若是他不放開她的手,那麼她永遠都不會離開他。
離得近瞭,月千瀾便看見瞭寢室門口,站瞭一群人,大多是穿瞭官服的太醫,十多個人圍成一團,交頭接耳地討論著什麼。
有人率先看見瞭月千瀾,眾人紛紛寂靜下來,有些疑惑向月千瀾看過來。
劉公公連忙揚聲喊道:“奉陛下口諭,著令太子妃入太子府商量婚禮事宜。各位大人,應該明白這口諭背後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