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璇聽著聖旨的內容,心底泛起驚濤駭浪。
她無論如何也沒料到,程妙音居然一早便背叛瞭她?
這份聖旨,隻要蓋上玉璽印章。
必定即刻生效,南國歸順大越國,會成為名正言順的事實。
南宮璇搖頭,眼底有太好的不甘與憤怒。
不……不能這樣。
她還沒嫁給君墨淵呢,她還沒成為他的皇後呢。
南國不能在這時候歸順大越國,否則,她連與君墨淵談判的資本都沒有瞭。
南宮璇咬著牙,想要從床上坐起來,可惜,她現在一根手指頭都動不瞭。
她急得,一雙眼睛滿是猩紅,眼眶裡流淌著晶瑩的淚水,帶瞭一絲哀求看向程妙音。
程妙音將聖旨讀完,而後小心翼翼地收瞭起來。
她將聖旨放在床頭,開始在南宮璇的身上翻找玉璽。
“陛下,你知道南宮卿他沒死這個消息嗎?”程妙音一邊翻找,一邊低聲問南宮璇。
南宮璇眼底滿是震驚,這個消息,足以將她的神識震得四分五裂。
程妙音瞧著她震驚的神色,低聲一笑:“看來,你還真不知道南宮卿沒死啊……月千瀾當真是多智近妖啊。她怎麼就那麼聰明呢?聰明到,我們都不是她的對手啊。”
聽到程妙音提到月千瀾,南宮璇顯得特別激動,她眼底閃著憤恨與怒火,恨恨地瞪著程妙音。
程妙音終於在南宮璇的懷裡,翻找到瞭玉璽。
她勾唇一笑,而後將玉璽的蓋子打開,在聖旨上蓋上瞭印章。
南宮璇望著那封聖旨,絕望遍佈全身。
完瞭,她真的完瞭。
她本來還覺得程妙音不會背叛她呢,直到程妙音說,南宮卿還沒死。
南宮璇便猜到瞭這一切都是月千瀾的陰謀。
她利用南宮卿,讓程妙音替她辦事——
這一招釜底抽薪,實在是太過高明。
南宮璇不由暗暗一笑,她永遠都不可能贏過月千瀾瞭。
原以為,君墨淵答應聯姻,是他們妥協瞭南國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利益。
殊不知,這一切都是他們的陰謀。
他們利用聯姻,蒙蔽瞭她的眼睛,麻痹瞭她的警惕之心。
從而,讓程妙音就這麼輕易地鉆瞭空子。
呵……她背叛瞭南宮卿,所以程妙音又背叛瞭她。
這算不算,一報還一報?
南宮璇氣得,猛然吐瞭一口血出來。
程妙音改好瞭玉璽,她回頭看見南宮璇吐瞭血,她不由挑眉一笑。
“陛下別太激動啊,你越激動,你的命便越快結束。你盡量地保持心平氣和,或許還能活個幾個時辰。”
南宮璇滿心悲涼,整個人絕望到瞭極致。
現在,沒人能夠救她瞭。
她真的要死瞭嗎?
她如今想要求饒,都沒機會開這個口瞭。
程妙音扯瞭床幔的佈,替南宮璇擦瞭擦嘴角的血液。
“陛下啊,你現在是不是特別的絕望啊?這種絕望,你也終於能夠體會到瞭嗎?若不是你,南國不會變成這樣……這一切,都是你該得的報應。你放心吧,你死瞭,也會以君主的身份下葬的。就是不知道,到瞭地底下,陛下你該如何對南宮傢的列祖列宗交代呢?南國,它可是被你給一手毀瞭的。你是否後悔,曾經背叛瞭南宮卿你的哥哥?”
南宮璇微微閉眼,眼睛緩緩地滑落一滴滴眼淚。
後悔?呵……她隻後悔,沒有在一開始,便尋找時機殺瞭月千瀾。
如果月千瀾那時候死瞭,後面的一切也就不會發生瞭。
她相信,以她的姿容肯定會徹底征服君墨淵的。
可是,就是因為月千瀾的存在,才生生打破瞭她的計劃。
這一切,都是月千瀾造成的。
她恨,她恨極瞭月千瀾。
卻又不得不羨慕這個女人。
因為這個女人,如今得到的一切,無不是她做夢都想得到的。
可惜,她再也沒有和月千瀾一爭高下的機會瞭。
程妙音嘴角掛著嘲弄的笑意,留下一句:“陛下你好自為之吧,你所中的毒藥,估計再過一盞茶的工夫,便會徹底地毒發。這個時刻,我可是等瞭很久。你就這麼孤單地死去吧,臣女沒興趣陪著你瞭……”
南宮璇猛然睜開眼睛,看向程妙音。
程妙音再也不看她一眼,拿著聖旨,拿著玉璽,一步步走出瞭宮殿。
南宮璇躺在床上,眼睜睜地看著程妙音出去,徹底地消失在她眼前。
這一刻,滿心的絕望席卷全身。
她渾身冰涼透頂。
大概,一盞茶的功夫後,時間不早不晚,毒性漸漸地發揮瞭效用。
一陣陣疼痛,從肚腹那裡擴散開來。
她疼得喊不出聲來,唯有眼淚,不停地從眼角滑落。
她的意識,漸漸地模糊起來。
身體的疼痛,早已疼得沒瞭任何知覺。
漸漸的,她看到瞭曾經,那一個個被她毫不留情處死的人——
那些人,一個個披頭散發,臉上滿是怨恨與猙獰,猶如一個個餓狼般,沖著她呼嘯而來。
南宮璇瞪大瞭眼睛,嚎叫一聲,而後她的瞳孔,再也沒瞭任何焦距。
外面的宮人聽到瞭喊叫聲,他們連忙從外面沖進來。
待他們沖到龍榻前,看見的便是南宮璇那一張慘白,滿是死氣的一張臉頰。
宮人上前,探瞭她的鼻息,已然觸手冰涼。
宮人們紛紛匍匐跪地大哭起來。
“陛下薨逝瞭……”
——
三皇子那邊很快得瞭程妙音派人遞來的消息。
與此同時,程妙音將聖旨昭告天下。
三皇子則率領十萬大越國兵士,光明正大地入瞭南國帝都。
魏王親自接待,與三皇子做交接。
不過半日,南國順利地歸附大越國。
隨即,南宮璇薨逝的消息,也傳遍南國上下。
不過半天的時間,由南宮璇與大越國新帝成婚的喜事,徹底變成瞭喪事。
程妙音讓宮人按照帝王的方式,給南宮璇辦理下葬事宜。
南國上下,佈上一片白色縞素。
南國降書,很快便傳到瞭大越國京都。
京都百姓,無不歡欣鼓舞,膜拜他們的新帝英明神武,睿智無雙。
不費一兵一卒,沒有生靈塗炭,沒有流血死人。
南國順順利利地歸順大越國,放眼古今不少朝堂,唯有君墨淵做到瞭兵不血刃收服一個國都。
君墨淵一度被百姓奉為千古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