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養雞養鴨養豬養羊這些事情啊,沒有一個村裡人同意,帶著王桂珍他們的。
所以,這就造成瞭,不少村裡人傢賺瞭錢,把老房子都翻新瞭。
唯有王桂珍等人的傢,還是以前那簡陋的破房子,修修補補的,看著就格外的寒酸。
要是以往,一個村子都這樣,也瞧不出來什麼,偏偏,村裡大部分人傢的房子都是翻新過的。
隻留下那麼幾傢破破爛爛的,看著就格外的紮眼瞭。
“我跟你說,你看看我傢二妮這模樣,再看看我傢這收拾的幹凈不幹凈?這都是我傢二妮幹的。”
“我這麼好的一個閨女,這麼能幹,到瞭誰傢,誰傢裡人可是享福瞭。”
“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王桂珍盯著眼前的媒婆問道。
“那是當然的。”媒婆笑瞇瞇的順著王桂珍的話往下說,“要不是看你傢二妮好,人傢也不能來找我說親啊。”
“我跟你說,我養大二妮可是不容易,我這閨女啊,就是我心尖上的肉。”
媒婆被王桂珍這話惡心的差點兒沒把隔夜飯給吐出來。
都是附近村子的人,誰還不知道誰啊?
就王桂珍這樣的,一直把閨女當下人用,傢裡外頭的活兒,哪兒哪兒不是唐二妮幹的?
就這個還說是心尖上的肉?
那塊兒肉是壞死的吧?
媒婆在心裡鄙視王桂珍,但是臉上可沒帶出來,隻是笑呵呵的說道:“人傢也是很有誠意的。”
“打算啊,出這個數。”媒婆比劃瞭一個數字。
“什麼?十二兩?”王桂珍一下子就炸毛瞭,“我這麼好的閨女,才給十二兩?他們傢打發要飯的瞭?”
“不行不行。”
“哎呦,我說這怎麼就不行瞭?”媒婆可是不樂意瞭,“平時咱們這娶個閨女,富裕人傢才給個十兩,普通人傢,四五兩就能成親瞭。”
“咋的,人傢給你傢二妮十二兩,你還嫌少啊?”
這個王桂珍,可是真夠貪得無厭的。
“我傢二妮收得多,那是因為我傢二妮好。”王桂珍口沫橫飛的吹噓起來,“你去打聽打聽,誰傢的丫頭有我傢二妮這麼能幹?”
“他們傢要是娶瞭我傢二妮啊,絕對是不虧的。”
“你想要多少?”媒婆臉色不太好的問道。
“二十兩!”王桂珍咬牙狠聲道,“至少要二十兩。”
“二十兩?你怎麼不去搶?”媒婆可是壓不住自己的脾氣,直接懟瞭起來,“我看啊,你直接把你姑娘給到樓子裡,也賣不瞭二十兩!”
“你怎麼說話呢?”王桂珍跳腳罵瞭起來。
“怎麼說話?我說的就是實話!”媒婆也是不甘示弱的跟王桂珍對罵起來,“你這是嫁閨女,還是賣閨女呢?”
“還二十兩銀子,讓大傢夥給評評理去,看看誰傢嫁閨女要這麼多的銀子。”
媒婆平日裡是各傢去說媒,當然是沒有怯場的時候,幹脆的站瞭起來,沖出王桂珍的傢,在院子外面就嚷嚷開瞭。
“大傢夥來看看啊……嫁閨女要二十兩銀子。有這麼當娘的嗎?賣閨女都沒有賣這麼多錢的。”
“這是想把閨女給砸手裡,一輩子給他們傢當牛做馬的幹活兒啊!”
村裡人鄙夷的盯著隨後從院子裡追出來的王桂珍,“勸”瞭起來:“王桂珍啊,你差不多就得瞭。就沒見過你這麼嫁閨女的。”
“你是不是想害死你傢二妮啊?”
“二十兩銀子就算是人傢婆傢給瞭,到瞭婆傢,二妮能抬得起頭來?”
“就沒你這麼當娘的。”
“怎麼瞭?怎麼瞭?我是為瞭二妮好。”王桂珍哼瞭一聲,死鴨子嘴硬的說道。
“要是沒這個誠意啊,就別來娶我傢二妮。”
“走走走……”王桂珍把媒婆就給轟走瞭。
村裡人鄙夷的議論,王桂珍可是不管,她一扭身,轉頭,摔門回屋瞭。
在旁邊拐角的角落裡,一個俏生生的小姑娘縮回瞭頭。
隻見她身穿鵝黃的衣裙,這嫩嫩喜人的顏色都沒壓得住她驚人的美貌。
明明是村裡的姑娘,卻膚若凝脂白皙幹凈,與周圍姑娘那風吹日曬成的黑紅膚色完全不同。
更別說,她黑亮亮的大眼睛,好像是那浸泡在潭水中的黑珍珠似的,靈動有神。
俏鼻櫻唇,說不盡的國色天香,甜美可人。
如今她黛眉輕皺,輕哼一聲,更是俏皮無比:“二妮姐,你看我說什麼?你娘肯定會趁機抬價的。”
唐二妮在一旁緊張不安的絞著衣角,畢竟她未來的命運全都系在這一件事情上瞭。
“曉曉,我娘要好多銀子的。”唐二妮忐忑的瞅著唐曉曉,小聲的喃喃道,“二十兩呢。”
“二妮姐,你放心吧。二十兩我們出瞭。”唐曉曉拍著胸脯說道,“二十兩啊,換你以後一輩子,值瞭。”
“曉曉,二十兩,我到時候一定努力賺錢,還你。”唐二妮連連搖頭,她可不好白收唐曉曉的銀子。
就算是唐曉曉傢有錢,那她也不能收。
人傢曉曉傢有錢,是曉曉傢的,她怎麼能因為人傢有錢就花人傢錢花得那麼理直氣壯呢?
更別說這些年,要不是唐曉曉給她肉幹吃,她根本就撐不下來。
“好,二妮姐以後賺瞭錢,慢慢的再給我呀。不著急的。”唐曉曉這句話說完,明顯的看到唐二妮松瞭一口氣。
唐曉曉笑瞭,輕輕的拍瞭拍唐二妮,說道:“二妮姐,你就當事情都沒發生。別管瞭,這些我們都安排好瞭。”
“嗯。”唐二妮感激的對著唐曉曉笑著。
“二妮姐,你快回去吧,我也回傢瞭。”唐曉曉說完,對著唐二妮揮瞭揮手,轉身跑走瞭。
唐二妮看著歡快如同小鳥一般離開的唐曉曉,她眼底滿是笑意。
這麼多年,要不是曉曉一傢的話,她還不知道要變成什麼樣瞭。
唐曉曉回到瞭傢裡,脆生生的喊著:“奶奶。”
“誒。”唐老太笑著應著。
幾年過去瞭,唐老太可是沒見好老態不說,那精神頭啊,更是比前幾年還好。
誰讓她傢的日子越來越好過?
這人日子過得省心,精神自然就好。
“王桂珍開價瞭,要二十兩銀子呢。”唐曉曉的話,讓唐老太嫌棄的撇瞭撇嘴,“王桂珍也就這點兒出息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