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奶奶的早餐攤子支起來的第一天,杜同和和餘瑞媛夫妻兩個到瞭縣城。
他們要回京城去瞭。
蘇老三這一日正好閑著,就去幫著二老買車票。
當天去京城的火車票已經沒有瞭,最快的就是第二天晚上的一趟。
蘇老三便買瞭第二日的。
蘇奶奶知道他們要回傢,也高興,當天晚上做瞭好幾道菜給他們送行。
餘瑞媛和杜同和兩個人卻生出幾分不舍來。
尤其是餘瑞媛,從事藝術多年,比起杜同和又要感性許多。
她拉著蘇小甜的手依依不舍,片刻都舍不得放開。
蘇奶奶在一旁看著,那就一個嫉妒啊。
自傢的孫女,咋搞得像是送瞭人一樣?
轉念才想起來,可不就是送人瞭?多年前,就給別人當孫女瞭。
她後悔瞭怎麼辦?
當初讓蘇小甜認杜傢夫妻做爺爺奶奶,本就是個錯誤,現在後悔還來得及嗎?
心中這樣想,可蘇奶奶卻知道,來不及瞭,幾年過去,蘇小甜和杜傢夫婦也有感情瞭,真的是當做爺爺奶奶在孝敬的。
而杜傢夫妻,也當蘇小甜是親孫女兒一樣疼愛。
再想想杜傢唯一的兒子是為國傢犧牲的,蘇奶奶就更不好說其他的話。
要不然,將哪個臭小子送給杜傢當孫子去?小甜還是要回來?
蘇奶奶這邊還沒考慮清楚,就聽到餘瑞媛說話瞭。
“老姐姐,要不,我帶著小甜去京城讀書?”餘瑞媛雖然知道這樣說不合適,但還是沒忍住問瞭出來。
蘇奶奶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淡瞭下去。
說說話,親近親近就完瞭,咋還要帶到京城裡去?
她傢乖寶要是去京城裡瞭,她的日子還能過?
“大妹子,你也別著急,你們先回去安頓下來。”
餘瑞媛原本就知道,肯定帶不走蘇小甜,但是沒有聽到蘇奶奶親口說出這話之前,總還有一點希望。
“再有兩三年,小甜也該考大學瞭,到時候要是考上京城的大學,就能去找你們瞭。”
看著餘瑞媛臉上的落寞,蘇奶奶眼珠子一轉,開始畫大餅瞭。
蘇奶奶雖然是莊稼人,可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杜傢兩口子出身不低,就算親兒子沒瞭,可旁支的親戚還是有的。
等他們回到京城,隻要放出風聲身邊要養個孩子,肯定有不少人會送過來。
到瞭那時候,他們就不會總惦記著她的乖寶瞭。
餘瑞媛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傻傻開口:“怎麼就要考大學瞭?小甜才幾歲啊?”
“小甜今年已經初二瞭,初中一年,高中兩年,可不是三年之後就要考試瞭?”
蘇奶奶算得不錯,可餘瑞媛和杜同和兩個人卻對視一眼。
三年之後,蘇小甜也不過堪堪虛歲十五而已,這樣的年紀參加高考,真的能報名?
沒錯,兩個老人擔心的是蘇小甜是不是能夠報名,而不是能不能考上的問題。
蘇小甜也笑瞭:“幹爺爺,幹奶奶,等我考上大學瞭,就去京城陪著你們,到時候我帶著我奶一起去!”
餘瑞媛聽瞭蘇小甜這話,撲哧一聲笑瞭出來。
還是個聰明機靈的娃呢,給他們表態的同時,還沒忘記顧念自己的親奶奶。
饒是百般不舍,最終杜傢二老也隻能依依不舍地上瞭火車。
蘇小甜想起大隊裡剩下的就隻有遲爺爺一個人,心裡多少有些難受。
但這樣的事,也不是她能決定的,再等等吧,總能落實政策的。
“小甜,你想什麼呢?”遲意遠看到蘇小甜這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忍不住問。
“意遠哥哥,你是不是也想回傢去?”蘇小甜仰著臉,認真地問:“你是不是也想讀書?”
遲意遠沉默瞭片刻之後,最終點頭。
“每個人都想回傢!我也一樣,雖然我傢出事的時候,多少人和我傢劃清界限瞭,可我這幾年也想開瞭,他們也是無奈之舉。我還是想回去,見見那些熟悉的人。”
隻是,少年心裡卻在揣測,他想見的那些熟悉的人,現在還是熟悉的人嗎?
又或者,那些人早就已經忘卻瞭生命中曾經有過他這樣一個人出現?
遲意遠不得而知,他隻知道,回傢是他的執念。
他看著沈伯伯回傢瞭,又看到杜爺爺回傢瞭。
他終於願意相信,自己也有回傢的機會瞭。
“意遠哥哥,你會回去的,再等等。”蘇小甜十分認真地說。
遲意遠卻隻當蘇小甜這是在安慰她,便揉揉她的頭發再沒說話。
摸瞭一下被揉亂的頭發,蘇小甜嘟囔著小嘴。
她都已經長大瞭,怎麼都拿她當孩子一樣?
尤其是意遠哥哥,分明也沒比他大幾歲,怎麼就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
“意遠哥哥,以後不許揉我的頭發,都給你揉的長不大瞭。”蘇小甜抱怨道。
遲意遠哈哈大笑。
自從蘇次良走瞭之後,老蘇傢的人對遲意遠都很信任,沒有人成天給遲意遠找茬,遲意遠覺得,這日子都幸福瞭很多。
看著遲意遠發自內心的笑,蘇小甜忽然覺得,這樣好像也不錯。
罷瞭,頭發揉亂瞭也沒事,重新梳理一下就行瞭。
蘇奶奶的早餐事業就從小推車開始瞭。
兩個老太太在一個小少年的幫助之下,開始並不是很順利,尤其第一天,一個早上也沒賺到多少錢。
蘇奶奶都灰心喪氣瞭,但蘇小甜說,貴在堅持。
貴不貴的蘇奶奶不知道,但堅持的道理,蘇奶奶懂得。
從第二日開始,果然就有更多的人來吃早餐。
慢慢的,就變成瞭一批人等著吃蘇傢的早餐。
有瞭固定的客源之後,蘇奶奶就不打算用小推車瞭,便和市場部門申請瞭一下,有瞭一個固定攤位。
這時候,也真的就是申請瞭一下,其他什麼手續都沒有,小吃攤就這樣固定在瞭距離蘇傢不遠的一個十字路口上。
早餐攤位固定下來之後,蘇奶奶早餐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瞭,甚至連油條豆漿都有。
種類豐富的早餐吸引瞭很多人,吃早餐的客人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這個十字路口很是繁榮,學生和工人都不少。
蘇小甜每天早上上學的時候,都能看到攤位前蘇奶奶和黎瑜娘二人忙忙碌碌的身影。
還有小板凳上坐著說說笑笑等著吃早餐的客人們。
這裡面有很多人都是沖著蘇奶奶的好手藝來的。
蘇奶奶很得意,還專門將這件事寫信給蘇滿秀說瞭一遍。
蘇小甜看著自傢奶奶這樣,忍俊不禁笑瞭。
都說老頑童老頑童,人老瞭,果然和孩子一樣。
黎瑜娘是個肯吃苦認真幹活的人,開始的時候,也不怎麼說話。
到瞭後來和蘇奶奶熟悉瞭,便說起一些自己當年的事。
蘇奶奶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高門大戶的太太不好當,尤其是不得寵的太太更是不好當。
“他當初那樣對你,你咋還照顧他這幾年?”想起這個,蘇奶奶就覺得不合理。
寵妾滅妻的男人,要來幹啥?好日子沒跟著過上一天,他倒黴瞭倒是跟著。
“當年嫁給他的時候,我娘說,讓我一輩子敬著他,這句話,我到現在還記得。”黎瑜娘溫柔地笑著說。
“後來,他娶瞭那個女人進門,我也難受,看著他對那個女人千般照顧百般疼愛,我的心,挖心挖肺的難受。”
“可是,人這東西,忍耐力就是強,一年一年的,我竟然也就這樣堅持下來瞭。我看著他們兩個人兒女成群,我也可以青燈古佛一輩子瞭此殘生瞭。”
雖然黎瑜娘說得雲淡風輕,但蘇奶奶卻從這短短的幾句話裡聽到瞭她的悲哀。
“實際上,我也真的去瞭佛堂裡,老姐姐,你是不知道,在佛堂裡那幾年,我的日子也不好過。”
為啥不好過,黎瑜娘沒說,可蘇奶奶卻猜到瞭。
一個正室妻子在小妾手底下討生活,那日子能好過才怪瞭。
“後來,他們的孩子嫁人的嫁人,娶妻的娶妻。我也徹底地死瞭心。誰知道,就遇到這樣的事兒瞭。那個女人居然帶著孩子跟他劃清界限瞭,甚至還說,當初是他強搶瞭她。”
“人傢都知道劃清界限的,你咋就這樣死心眼子?竟然跟著受罪!”
“受罪什麼的,我其實都能忍。老姐姐,我不騙你,這麼多年,也就這幾年我過得最舒心!”
雖然吃不上喝不上的,但男人是自己一個人的,沒有其他的女人和她爭搶,真的挺好。
蘇奶奶看著笑得一臉溫柔的黎瑜娘,不知道該說什麼瞭。
想瞭半響,最終隻嘆瞭一口氣。
罷瞭,別人的生活,自己過去,她犯不著操心。
黎瑜娘在蘇傢幹活,談子石偶爾會跟著一起過來,幫忙幹活。
但談子石一輩子都沒幹過什麼活兒,也指望不上,每次他來瞭,蘇奶奶便讓他在一旁坐著看。
到瞭中午,談子石和黎瑜娘兩個人相攜離開的時候,蘇奶奶也會感嘆一句。
日子過的很順利,秋去春來,轉眼又是一年升學季。
今年,蘇小四和蘇小五都要參加高考瞭。
縣一中對他們兩個也寄予厚望。
去年沒有蘇傢的娃參加高考,縣一中並沒有特別耀眼的學生,郭校長很是失望。
今年,從蘇小四和蘇小五兩個報名的這天開始,郭校長隻恨不得將這兩個娃當成神一樣供著。
因為有三個優秀的哥哥,蘇小四和蘇小五實際上非常有壓力,生怕自己考不好。
“四哥,哥,你倆也不用有負擔,該學的你們都學會瞭,隻要沒壓力,考場上發揮不失常,絕對能考個好大學。”
蘇小甜看出他們兩個的壓力大,遂大大咧咧的安慰著。
遲格也笑著說:“小甜說的不錯,你們兩兄弟的成績十分好,隻要正常發揮,不說考咱們省裡的第一名第二名,進前五總沒問題。”
“四哥、哥,奶說瞭,你們今年要是能考上京城的大學,就讓我送你們去京城。”蘇小甜樂呵呵的說。
讓小妹送他們?
兩兄弟怎麼聽都覺得這話不對。
他們兩個大男人,讓一個小女娃送?這不是惹人笑話嗎?
“小甜,其實,我們自己也能去!”蘇小五訥訥的說。
“我知道你們也能去,可是我想去京城啊!”蘇小甜一臉嬌憨的說道。
小妹想去京城,那也不是不行,隻是,不要說是送他們成不?
“小甜啊,你真的想去京城?去的時候,你跟著我們一同去瞭,等回來的時候咋辦?”蘇小四還是不放心蘇小甜。
“姑姑說,她和姑父這個暑假也要去京城,到時候讓姑姑和姑父將我捎回來就行瞭!”蘇小甜早就想好瞭一切。
她要去京城看看,萬一京城裡有機遇能賺錢呢?
奶奶早餐攤子雖然也賺錢,但畢竟賺錢太慢瞭。
“姑姑和姑父也要去京城?”蘇小五顯然還沒聽說這個消息。
“是啊,姑父要去開會,姑姑跟著過去去出版社。”蘇小甜笑著說:“姑姑的書要出版瞭,得親自過去看看!”
蘇小四和蘇小五兩兄弟面面相覷。
傢裡的親人都太厲害瞭,也未必就是好事。
三個哥哥都是一等一的好學生,到瞭大學裡,也是被老師看重的那一撥人。
小妹更是不用說,估計就是今年上考場,都能考個好大學。
就連沒怎麼讀過書的姑姑,現在也出息瞭,書都要出版瞭!
他們這個壓力真的是太大瞭。
不等兩兄弟想清楚,蘇小甜的小嘴巴拉巴拉又開始瞭。
“前幾日,我幹爺爺和幹奶奶寫信過來,說是想念我瞭,還有小梅姐姐和桃花姑姑都想我瞭,我得去看看他們,要不然,等我上大學的時候,他們都不記得我長什麼樣兒瞭。”小姑娘手肘撐著桌子,雙手抱著下巴念叨著。
可不是麼,他們傢雖然是鄉下人,可是這些年下來,竟然也認識瞭不少京城裡的人。
等他們高考完之後,遲爺爺和遲意遠二人也要回去瞭。
“小甜這孩子,是個重情重義的。”遲格笑著說。
老杜兩口子認瞭這個孫女兒,這娃每個月都要給他們寫一封信過去,有些時候,還會順便郵寄一些特產幹貨之類的過去。
便是親孫女,也未必能做到蘇小甜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