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裡憋著點兒氣,大哥一傢子在城裡,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也沒喊他過去坐一會兒。
可再想想,這怪誰?
兩兄弟走到如今這個地步,他傢的問題更大一些,怪不得大哥一傢子。
有些感情,生分瞭,就再也回不來瞭。
以後,就這樣過吧!
大哥走大哥的陽關道,他走他的獨木橋。
蘇山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忽然意識到,大哥一傢,已經和以前不一樣瞭。
蘇傢一大傢子人卻不知道,蘇山正在進行深刻的反省。
他們該送的鹵味送瞭,又忙著將屋裡最後收拾瞭一番,各處都收拾得幹幹凈凈的,就準備貼對聯瞭。
蘇小八、蘇小九幾個拿著漿糊去大門口貼對聯,就看到蘇長久也拿著紅紙過來瞭。
“我聽說你們傢次良寫對聯呢,過來求幫忙寫幾幅。”蘇長久這話是對著蘇爺爺說的,十分客氣。
蘇爺爺忙笑著說:“長久你這話說得,不至於啊,還求不求得。”
“次良這字好看,比我強多瞭!”蘇長久誇贊。
他那字,真是難登大雅之堂,但因大隊裡沒人寫,隻能他趕著鴨子上架。
現在可好瞭,大隊裡出能人瞭。
要說起來,全大隊也就隻有老蘇傢的孩子出息。
來瞭大隊長之後,又有不少人來求對聯。
反正這一整天,蘇次良都是在忙忙碌碌地寫對聯中度過的。
有些人傢帶瞭孩子過來,還羨慕地說,要是自傢孩子能有蘇次良這出息就好瞭。
可憐得過全國大獎的蘇次良,一生中第一次寫這麼多字,就是貢獻在瞭紅心大隊的春聯上。
好在,大隊裡大部分的人都是挺講究的,求對聯的時候,不光帶著紅紙,還會帶上一把糖一顆雞蛋之類的,總歸就是那麼個意思。
但也有個別例外的,比如劉秀英。
劉秀英這個人,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尤其是對著老蘇傢的時候。
她聽說蘇次良在寫對聯,一點都不客氣地直接上門。
“次良啊,你給我們傢也寫幾副對聯唄,好歹,我傢老頭子是你爺的親弟弟。”
蘇次良面上是溫和的笑,少年陽光燦爛的笑容,看得人都要晃花瞭眼。
“好,二奶奶,您要幾副?都是貼在哪個門上?要不要寫一些福字?”
劉秀英忽然覺得,少年也不是這樣討厭瞭,還算懂事兒。
劉秀英想著自己今天可是真占大便宜瞭,忙就掰著指頭開始數數。
“上房要貼、東西兩個耳房、廚房、廂房,哎呀,還有大門不能忘瞭。既然寫,柴房門口也要一副,再就是雞圈和豬圈門上都要有……“
劉秀英絮絮叨叨地念叨著,蘇奶奶坐在炕上圍著炕桌包餃子的人都聽不下去瞭,就差直接站起來吵架瞭。
“行,二奶奶,沒問題!”少年淡淡的笑著,隻是人卻依然是長身玉立,連微微附身的動作都沒有。
劉秀英看瞭好一會兒,才疑惑問:“咋還不開始寫?還有啥講究?”
清朗陽光的少年嘴裡說的話卻是劉秀英不愛聽的。
“二奶奶,您要寫幾副對聯都行,我當侄孫子的,肯定認真寫,寫得漂漂亮亮的。”
“隻是,您的紅紙呢?沒有紙,我沒辦法寫。”
“紅紙?咋,給自己二爺爺寫幾副對聯,也要紅紙?”
劉秀英瞪大瞭吊梢眼,難以置信地拍著大腿。
她這副模樣,就像蘇次良做瞭啥十惡不赦的事兒一樣。
蘇次良看看瞭,天色,已經不早瞭,很快太陽就要落山瞭。
他伸展瞭一下腰和手臂,這才攤攤手說:“您也沒早些說,要是早說瞭,我多準備點紅紙就行,可是您沒說,我也沒提前準備不是。”
這話,當然就是隨口一說。
就連劉秀英也知道,這就是隨口說一說罷瞭。
但偏偏這個小子說的還有理有據的。
傢傢戶戶,就那麼點兒紅紙的份例,誰有多餘的給別人?
“要不,二奶奶,我這會兒讓我大哥上鎮上去買?就是我們傢的份額已經用完瞭,得用你們傢的,您看行不?”
蘇次良臉上依然是溫潤如玉的笑。
看得劉秀英隻覺得紮心。
就知道,蘇川一傢子就沒有一個好人,寫兩幅對聯,還想著要他傢的紅紙,當她是傻子嗎?
最終,劉秀英還是自己拿著紅紙來寫瞭對聯,不過之前說的什麼雞圈、羊圈、柴房門口的都沒寫。
看著劉秀英罵罵咧咧遠去的背影,還在蘇傢等著寫對聯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次良這字,寫得是真好!到底是上大學的娃,有出息!”
蘇傢其他幾個兄弟:“……”
他們也是上大學的,但一樣不會寫毛筆字,怎麼算?
紅心大隊這邊的講究是太陽落山之前,對聯必須要貼完,傢裡也要收拾得整整齊齊的。
因此,在太陽落山之前,肯定更要將對聯寫完。
送走最後一個人,忙亂瞭半天的蘇傢總算安靜瞭下來。
這時候,半拉紅通通的太陽將金色的光芒撒滿整個村莊,給古老的村莊平添一抹光彩。
蘇爺爺拿出炮仗,笑著說:“小子們,出來放炮瞭!預祝來年生活響響亮亮,紅紅火火的!”
這是蘇爺爺最驕傲的時候,雖然偏愛蘇小甜,可是蘇爺爺卻知道,兒子是傢裡的根。
尤其是這樣的時候,多子多福,是十分招人眼的。
一傢子人跟著蘇爺爺念叨著紅紅火火之類的吉祥話兒。
尤其是蘇小四這個財迷,等念叨完瞭這些,還想著要不要拜拜財神。
蘇小四提起這個話題的時候,被蘇奶奶給制止瞭。
蘇奶奶很鄭重地拿著香火紙錢之類的到河邊拜龍王去瞭。
沒錯,蘇奶奶心裡,財神再怎麼重要,能有龍王爺重要?
蘇小甜看著蘇奶奶這舉動,都開始懷疑,自己當初這麼騙人到底對不對?
她又想起來自己從山上弄下來的玉龍,便想著這事兒,還是要給蘇奶奶說一下才行。
蘇小甜看到蘇奶奶還拿瞭紙錢,猜測自傢奶奶還要去給小姑姑燒紙錢,便纏著蘇奶奶一同去。
蘇奶奶本來不想帶著傢裡其他人,她想念小閨女瞭,想哭一哭。
但蘇小甜說得有理有據,她隻能帶著。
蘇爺爺則收拾瞭紙錢、供果之類的,帶著兒孫們去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