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業瞭,暫時打算在傢裡搞創作,以後我守著吧!”蘇次良說。
“我覺得不行。二哥你要專心搞書畫,餐廳裡吵吵嚷嚷的,怎麼能靜心?”蘇小四反對。
“要不,咱們雇個人?董爺爺那邊不是認識很多退伍的老兵?”蘇三恭忽然開口提出建議。
這件事,一直是董爺爺揪心的事,有很多農村兵,復員回傢之後,沒有工作。
榮發商行現在就雇傭瞭好幾個退伍老兵。
如果餐廳裡,也能雇傭退伍老兵就更好瞭。
這個提議,果然得到瞭兄弟幾個人的贊同。
李林林這段時間,因為要忙著結婚的事,也不在餐廳裡。
她是聽到消息之後,與蘇傢兄弟幾個一起回來的。
知道晚上要做飯招呼客人之後,主動去後廚幫忙。
看著梁秀氣色也很是不好的樣子,便主動承擔起大廚的職責。
梁秀坐在小板凳上摘菜,才發現自己真的是被氣到瞭,這會子心臟還丁零當啷地亂跳。
“三媽,您還是別在這裡忙瞭,在外面休息一會兒,後廚的事交給我就行!”李林林體貼地說道。
“這咋行,今天人多,我們一起快點兒。”梁秀說。
“可是……”
“我沒大事兒就是又急又氣,這會兒心跳有點快!
這樣的事兒經歷一次也就罷瞭,要是再來一次,她非得出來心臟病不可。
比梁秀更嚴重的,就是蘇奶奶瞭。
蘇奶奶這會子正坐在吧臺的椅子上,臉色十分不好看。
“奶奶,您要不去樓上躺一會兒?”蘇首溫看著蘇奶奶臉色不好,便勸道。
看到傢中長輩遭受這樣的無妄之災,蘇首溫很難受。
奶奶到底不年輕瞭,平日裡看著雖然還算精神,但那也是因為心氣順。
“我沒事,我坐著緩緩就行瞭!”蘇奶奶哪裡能自己去躺下,老頭子可還沒回來呢。
老頭子走的時候,疼得那樣兒,也不知道骨頭有沒有傷到!
老頭子一輩子講究與人為善,沒吃過這樣的虧,隻怕也是氣壞瞭!
“奶奶,我們回來瞭!”
蘇奶奶正在想著蘇爺爺的時候,聽到瞭蘇小甜的聲音。
蘇奶奶忙站起身。
果然就看到瞭蘇小甜和蘇爺爺等人都回來瞭。
蘇爺爺被蘇老三攙扶著走進來,倒是比之前看起來好瞭一些。
“老頭子,你沒事吧?”蘇奶奶忙迎上前。
“我還好,一輩子磕磕絆絆的過來瞭,這點事也不算啥!”蘇爺爺笑著安慰。
“到底是上瞭年紀瞭,還是要小心些!”
“奶,沒事。醫生說瞭,沒傷到骨頭,就是磕得厲害瞭。加上爺爺年齡大瞭,讓休息幾日。”
蘇小甜送蘇爺爺去醫院的時候,已經悄悄給蘇爺爺診脈瞭,大體能確定,蘇爺爺沒問題。
去醫院,不過是為瞭拍個片子更加放心一些罷瞭!
蘇奶奶聽瞭蘇小甜這話,才算徹底安心瞭。
“明天開始,老頭子你就在傢躺著,正好娃們不上學,留兩個在傢裡陪著你!”
蘇奶奶不容分說,直接開口決定。
蘇爺爺其實不想留在傢裡,但也知道,老婆子從來說一不二,便也隻能答應下來。
蘇奶奶這時候想起來陪著蘇爺爺去醫院的小勤務兵。
“那個小夥子咋沒跟著你們一起回來?”
“去給二爺爺回話去瞭,說二爺爺肯定等著呢!”蘇小甜說道。
在此之前,她都沒有想過仗勢欺人,這算是第一次。
可這種感覺該死的好。
今天要不是二爺爺那邊出手,他們傢這個虧是吃定瞭。
蘇小甜不由感到可悲可嘆!
李局長看出來蘇小甜的感慨,便笑著問:“蘇小甜同學,你可是想到瞭什麼?”
“李局長,你說,為什麼您去報警,尚且不能讓那些人過來看一眼?”
李局長好歹也是教育局長,竟然沒有請動,這就有些說不過去瞭。
“不是一個體系裡的,他們並不認識我!”
李局長苦笑著說道,他這個教育局長,在教育系統裡很有面子,但是在公安系統裡,那就是個透明人。
“您說,如果我沒有打電話告狀,今天這件事,最終會怎麼發展?”
這個問題,蘇小甜其實想瞭很久。
不隻是蘇小甜,就是李局長也想瞭很久。
他想到自己報警未果之後,到壹鳴閣的時候,看到蘇小甜正在胖揍那幾個混混的樣子。
這小丫頭,還真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格。
不過,這樣的孩子最好。
但今天,如果不是段局長親自過來,蘇小甜估計還得吃虧。
那些人被蘇小甜給打瞭,不報復回來是不可能的。
他們既然和派出所有所勾連,必然會讓派出所出面。
到時候,被抓的人是誰還真就說不一定瞭。
想到這樣的結果,李局長其實挺後怕的。
不光是李局長想到瞭,蘇小甜其實也想到瞭。
她把人給打瞭,如果不是因為自傢有強有力的後盾,隻怕最後去派出所喝茶的就是自己瞭。
不能說所有的派出所都是這樣,但顯然,她遇到的這個是是非不分的。
不知道那位段局長,會如何處置這件事。
“李局長,這樣的局面不能改變嗎?”
李局長嘆一口氣說道:“能改變,但剛剛經歷的這些人,人心亂瞭,我相信過兩年會有所改變。”
“會改變嗎?”蘇小甜其實覺得不是很樂觀。
“小甜,你馬上就要上大學瞭,你想過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嗎?”
李局長問出這話的時候,並沒想到,自己真相瞭。
蘇傢的孩子們,都很好的規劃瞭自己的未來,唯獨蘇小甜,對自己的未來簡直就是一片茫然。
她甚至沒有一個明晰的規劃,將來要做什麼。
她搖頭。
啥?
李局長傻眼瞭!
“李局長,我真的不知道,我以後該做什麼。”蘇小甜撓撓頭,很是不好意思的說。
李局長開始是震驚的,但隨後,他想到蘇小甜這個年紀。
這丫頭,雖然已經在參加高考瞭,可到底年齡還小,對未來茫然也在所難免。
第一次,李局長覺得,拔苗助長,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可能並不合適。
他決定,立即將這個問題對上級反映,少年班的招生需要慎重更慎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