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早年要不是你的照拂,我們這兩把老骨頭還在不在,都不一定。你來瞭京城好歹也要讓我們盡一盡地主之誼。”杜同和十分客氣的說道。
有些恩情當時看著尋常,回頭看的時候是救命之恩。
他們在紅心大隊的時候,或許還沒有感受到這份恩情究竟有多重。
回到京城,與很多朋友說起那幾年的時候,便知道,與其他人相比,他們幾乎是在天堂裡生活一樣。
這一切,眼前這個憨厚樸實的漢子功不可沒。
當然,也與村子裡的人骨子裡的質樸與善良有關系。
杜同和到瞭這把年紀怎麼可能不通透?
“順手幫一把而已,您老不用太客氣。”
二人客氣瞭好一會兒,這才坐下來一起吃飯。
一頓飯,也不用分賓主,大傢都很暢快。
杜同和來的時候,還帶瞭兩瓶茅臺酒。
喝瞭酒,幾個人都有些醉意,約定瞭第二日去孤兒院看望遲格之後,杜傢二老才在蘇老三的護送下回傢。
一宿無話。
翌日一早,杜傢夫妻二人早飯也沒吃就到瞭蘇傢。
杜傢夫妻過來的時候,蘇老三帶著蘇長久幾個人去看升國旗瞭,還沒有回來。
杜同和便與蘇爺爺說話。
餘瑞媛則幫著蘇奶奶準備早飯。
很快,去看升國旗的幾個人回來瞭,都是一副心潮澎湃的模樣,看得出來很激動。
“咋樣?村長?”
蘇長久聽杜同和這樣問,激動的眼淚都差點兒掉出來瞭。
他們不是沒有升過國旗,可是,在這裡看,和在村子裡看,完全不一樣。
當國歌響起的那一瞬間,蘇長久淚流滿面。
這樣的心情,一直持續到瞭回傢。
“真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親眼看一眼。值瞭,值瞭!”
“咱早上去看看老遲,下午去瞻仰一下偉人。”杜同和笑著說:“還有你激動的。”
回到京城之後,第一次看到升國旗儀式的時候,他也十分激動,激動得當場就哭瞭。
能理解蘇長久這個樸實的鄉下漢子現在的心情。
蘇小草心情也很激動,但沒有蘇長久這樣激動。
她看到父親這樣,覺得自己真的應該讓母親抽空也來一趟京城看看。
華國人,一輩子總該來京城一趟,才不枉此生。
她上班這些時間,手裡也存瞭一些錢,回頭就讓母親來逛逛。
至於錢,花完瞭再掙就有瞭。
蘇長久原本一直都覺得,自己這一趟把傢裡存款花完瞭很心疼。
這時候,完全不心疼瞭。
值得,值得,這一輩子,還是應該來一趟的。
早知道,應該將傢裡給鄰居托付一下,帶著老婆子一起來京城。
蘇長久想著,竟也就將這話說瞭出來。
“要不,我們想辦法買張火車票,讓嫂子現在過來?”齊良英說。
“不瞭不瞭,以後吧,說不定還有機會。你們不是說,二小子也有對象瞭,等二小子傢的孩子生瞭,讓你嫂子過來。”
傢裡沒錢瞭,這一點蘇長久很清楚,忙就推辭。
“也行,嫂子一個人沒出過遠門,到時候,還是您陪著過來,到時候,在京城裡多住一段時間。”齊良英聽到說自己兒子將來生孩子瞭,心裡那個高興啊。
老人就是如此,到瞭一定的年齡,總是想著趕緊有個第三代。
看著大嫂子當瞭奶奶,齊良英心裡那個羨慕啊。
但沒辦法,自傢兒子和未來媳婦都還在讀書,要等一等才行。
“等啥生孩子啊,二小子結婚的時候就過來!”餘瑞媛笑著說:“大小子結婚去瞭老傢,我估計二小子應該要在京城。”
蘇奶奶應和:“老瞭,跑不動瞭,二小子到時候就在京城結婚。然後讓他們小兩口去村子裡。”
就算在京城結婚瞭,去老傢待客也是少不瞭的。
左右,老二兩口子就在省城。
到時候,別人都不回去瞭,老二兩口子看著招呼客人就行瞭。
蘇長久點頭,表示十分贊成。
媳婦跟著自己,一輩子吃苦,也該讓媳婦也來京城看看。
隻是,他們兩個年齡越來越大瞭,賺錢的本事越來越小瞭,還有個小閨女等著出嫁。
算瞭,回去再說吧,二小子那媳婦,聽說還在讀書,還得兩年時間。
村子裡現在發展好,說不定到時候就不差錢瞭。
在蘇傢吃瞭早餐之後,蘇老三專門找瞭一輛車,送幾個人去孤兒院探望遲格。
蘇長久坐著小汽車,很新鮮。
他沒想到,自己還有機會在京城裡坐小汽車。
“京城裡的人,看著就是比咱有錢。”蘇長久感慨:“隻是,也不想傳說的,地上都是黃金。”
幾個人聽到蘇長久這話,撲哧一聲笑瞭出來。
“長久哥,皇帝住的地方,是金磚鋪的,其他地方,和咱一樣。”
杜同和聽蘇老三這樣說,便解釋:“皇帝住的地方,是金磚鋪的,可也不是真正金子做的磚,隻是敲擊起來是金石之聲罷瞭。燒制的過程很不容易,價值也高。”
蘇老三還真沒研究過這些,聽杜同和這麼解釋,很驚訝:“杜伯伯,真是這樣?”
“真的,金磚名字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金磚是由蘇州所造,送往京城的,所以是“京磚”,後來演變成瞭金磚。另一種說法是金磚燒成後,質地極為堅硬,敲擊時會發出金屬的聲音。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明朝的時候,一塊金磚價值一兩黃金,所以叫做金磚。”餘瑞媛笑著解釋。
蘇長久和蘇老三都沒聽過這些,聽得津津有味。
“這就算不是黃金做的,那也老值錢瞭。”蘇老三沒忍住感慨說道。
說笑中,幾個人就到瞭談子石兩口子辦的民營孤兒院門口瞭。
帶著蘇奶奶給孩子們和遲格等人準備的東西,幾個人下車進到院子裡。
杜同和兩口子也是經常來孤兒院的,和孩子們都很熟悉。
孩子們看到兩位老人的時候,一臉興奮地跑過來,才發現竟然還有陌生人,一時之間,站在當場不敢繼續往前瞭。
“怎麼不過來瞭?你們蘇爺爺和蘇奶奶讓我給你們帶好吃的瞭。”餘瑞媛笑著沖幾個孩子招手。
蘇奶奶經常會做一些吃食補貼孩子們的夥食,大都是做肉菜讓人送過來。
孩子們也都習慣瞭。
“有丸子嗎?我最喜歡蘇奶奶做的丸子瞭。”
“我想吃紅燒肉!”
小傢夥們的心思被好吃的三個字吸引瞭過來。
餘瑞媛將手中的一個大袋子遞給幫工的人,讓拿到廚房去。
“中午的時候,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