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新地盤

作者:醉魚仔 字數:6248

關於炸雞店的利潤分配問題,蘇長河其實沒有多考慮,他一直按照之前的打算,準備將炸雞店的利潤並入前進大隊廠子的總利潤後再按照人口及戶數分配。

但隊裡的人不同意。

他們覺得這樣分配,就是隊裡人占蘇長河的便宜,養殖和加工廠,他們已經厚著臉皮拿分紅瞭,勉強還能說一句這是因為廠子在隊裡,隊裡人有幫忙,可是,炸雞店跟他們有什麼關系?

炸雞店從始至終都是蘇長河一個人搞起來的,淮寧縣離京城這麼遠,他們甚至連搭把手都沒有,店裡的吃食的秘方都是長河的。

就算長河從隊裡叫瞭幾個人去京城,馬老太太、馬向華、白紅梅本來就是他們自傢人,馬萍萍和馬彩霞兩個閨女比別人強在哪裡?

長河要是真想在京城招人,就憑給她們的工資,什麼人招不到?帶她們去京城,那是照顧隊裡的年輕人,又讓她們漲瞭見識,又教她們做那什麼吃的喝的,還給她們發工資,這樣的好事,難道還能不要臉地說,是他們幫長河忙?

可別扯瞭。

所以,炸雞店的錢他們堅決不能要,要瞭他們成什麼人瞭?

蘇長河說,那不行,炸雞店又不是他一個人的,本來就是以隊裡的名義開的,誰說隊裡沒出力?啟動資金用的還是廠裡公賬上的錢,炸雞店本來就屬於廠裡的產業。

隊裡人就是不答應,說,不行,那也不能要!

要真的分清楚,隊裡的廠子還不是長河你搞的,不就用用廠裡的錢嗎?用用咋瞭,他們沒意見!

反正他們不要,就算你給也不要!

蘇長河沒想到大傢在這件事上態度堅決,竟然連多分錢都不要瞭。可是他也不能占他們這個便宜啊,他們不要,他還就堅持要分。

電話兩方跟吵架似的,把辦公室讓出來的輔導員聽著動靜都差點敲門瞭,最後,兩方各退一步,分紅還是有分紅,不過不按之前的分法。

隊裡人說,“你傢至少得拿一半,剩下才算我們的。”

還有人說,“衛陽畢竟跟長河不是一個姓,他也是我們隊裡的人,也應該再給他分一份!”

其實還是找理由給蘇傢再多分一份。

蘇長河就拍板道:“就這樣吧,衛陽別管姓啥,那也是我們傢人,我們傢拿一半,剩下的並入廠子的總利潤,年底大傢再一起分紅。”

行吧,大傢勉勉強強接受瞭。

這樣一算,要是把炸雞店看成一個股份制公司,蘇長河他們傢手握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可以說是獨掌大權瞭。

前進大隊的人吵完炸雞店利潤分配的事,又一副“你說咋辦就咋辦”的做派,一點兒不擔心廠子的錢被蘇長河揮霍瞭,還說:“你是我們廠長,你做主就成,咱們隊裡的董事會都贊同你拿主意。”

搞的蘇長河壓力山大,不帶著大傢掙錢,心裡都過意不去。

前進大隊的人掛瞭電話,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蘇長河說瞭啥,“買……房子?”

長河說的是隊裡在京城買個房子?

這意思是不是以後他們生產隊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地盤瞭?那可是首都啊!

我的天,簡直跟做夢一樣。

他們前進大隊,一個鄉下小地方,竟然有一天蹦到首都去瞭!

自古以來,買房置地都是華國人刻在血脈裡的基因,好似置辦下產業,才算對某個地方有瞭歸屬感。

而現在,對遙遠的首都,大傢心裡湧現出一股強烈的期盼,未來的某一日,他們是不是也能去首都看一看?

花嬸激動道:“那可是主席在的地方……”

一句話說得隊裡的老頭老太太們臉色都漲紅瞭。

馬老爺子敲瞭敲煙袋鍋子,面上一本正經,心裡卻在想:我都一把年紀瞭,大隊長的位子也該讓老大幹瞭。

至於不當大隊長之後……他們傢那麼多人都在首都,他也該去瞧瞧吧?

合情合理,絕對合情合理。

因著對首都的期盼,大傢對推廣養殖更沒意見瞭,他們又不靠養殖場吃飯,反正都教過他們公社好幾個生產隊,也不差京城那邊一個兩個。

還有人想起來蘇長河走之前說過的話,說道:“應該問問長河,咱那分廠啥時候開?都教瞭人傢養雞,幹脆直接在京城開個分廠!”

等開分廠,肯定要從老傢叫人過去,到時候他們不就能去首都看看瞭?

蘇長河可不知道大傢都琢磨起在京城開分廠的事瞭,就算知道,也隻能告訴大傢,暫時不行,他現在騰不出手來,就算要開,也得先調查清楚。

他雖然沉迷於賺錢無法自拔,也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要一步一步邁,不然,步子大瞭,容易扯到襠。

買房還是托的小許,小許全名許傢茂,他滿心佩服道:“哥,您是真牛!”

這才到京城幾個月呀,前頭還租房呢,這回就要買房瞭,瞧瞧這要求,地方得大,還得離前門大街不遠。

前門大街那是啥地方?京城最繁華的地段之一,那附近的大房子,價錢少說也得上萬,蘇哥這是真牛氣。

“得瞭啊,又不是我自己買,這是生產隊集體的房子。”

那也牛氣呀,聽說蘇哥還是從安省一個沒聽說過的縣裡出來的,像那種小地方,有的鄉下人一輩子都沒到京城來過,人傢生產隊還能想到在京城買房?

肯定是蘇哥的主意。

現今城裡房子緊缺,但買房子的人還是比較少,畢竟大傢都習慣瞭單位分房子,誰也不願意花這個冤枉錢。

連許傢茂自己也不願意。

不過不妨礙他從蘇長河之前的一系列動作中,認識到一點,那就是蘇哥肯定不會幹賠本的買賣。

他腆著臉笑嘻嘻地打探,“哥,您這是又有什麼新想法瞭?”

要是可以,也帶上他呀,他也想跟著蘇哥幹,他三妹工資又漲瞭,比他費心費力一個月掙的多多瞭。

蘇長河好笑道:“哪有那麼多好想法?這次買的地方是做員工宿舍的。”

員工宿舍?“店裡面的員工都能住嗎?嘿嘿像我們傢三妞能住嗎?”

“當然能瞭,她也是店裡面的員工,願意住就能住。”

許傢茂眼睛一亮,他們傢雖然是京城土著,但傢裡房子也不夠住。就兩間屋子,爹媽、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幾個侄子侄女,還有他跟三妞。要麼說他不願意在傢待呢,實在是地方小,白天床鋪一收,他跟三妞連自己的地方都沒有。

要是有宿舍住,別的不說,三妞起碼有落腳的地方瞭,連他自己也心動瞭。

抱著自傢妹子住進去,以及自己將來說不定也能住進去的想法,許傢茂非常認真地幫蘇長河找房子。

最後他找到瞭三傢符合條件的房子,蘇長河跟著他去實地考察瞭一番,選中其中一套,房子在二環以內,足有四百多平,完全符合蘇長河要求的大小。

就是房子裡面很破敗,墻角煙熏火燎留下一片片痕跡,屋頂的瓦片也不知所蹤,整個院子破破爛爛,跟危房似的。

許傢茂私下和蘇長河介紹房子的根底,“早年間房主被下放,房子被分給七八戶住,平反之後,房子被返還給房主,那七八戶不願意搬走,房主跟他們鬧瞭好幾場,最後終於把人趕走瞭,人傢心不甘情不願,故意惡心人……”

把房子裡能帶走的都帶走瞭,帶不走的也給糟蹋瞭,他們人多勢眾,房主一個人,拿他們沒法子,被惡心得夠嗆,房子是不想要瞭,又打算出國,就想把房子賣瞭,換一筆錢帶走。因為急著走,要價也不高,隻要一萬一。

蘇長河裡裡外外轉瞭幾圈,對這個房子還比較滿意,破敗那都不是事兒,反正他也打算推倒重建。

不過價錢還可以再商量商量,現在買房子的人又不多,城裡的正式工人一個月工資也不過幾十塊錢,一口氣能拿出一萬多塊錢的人有多少?

再說裡面的屋子都得重建,相當於花錢就買瞭一塊地,而且這房子還有個隱患,前頭住的那幾戶人傢和房主鬧得不愉快,一般人住進去說不定那幾戶人傢還會上門找事。

他們是不怕,但不妨礙蘇長河拿這點跟房主砍價。

房主著急出國,這一走將來都不一定會回來,房子要是賣不出去,還得托人照顧。房主權衡一番,答應以一萬的價格出售,要求就是必須當面結清房款。

蘇長河答應瞭,回去就給前進大隊打電話,讓衛陽送錢過來,他叮囑道:“多帶幾個人,路上小心點。”

這年頭路上可不安全,什麼路霸車霸不知道有多少。

衛陽沒兩天就帶著錢過來瞭,蘇長河點瞭一萬塊錢,和房主一手交錢一手交房,自此,前進大隊那個小小的加工廠在京城終於有瞭落腳點。

以往許傢茂都是按照交易費用收取中介費,這次蘇長河給他中介費,他卻沒要。

許傢茂擺擺手推拒,湊到蘇長河跟前,“哥,你覺得……我怎麼樣?”

蘇長河發出疑惑的,“嗯?”

“我是說……我的意思是……”許傢茂搓著手,腆著一張笑臉,“哥,我跟你幹成不成?”

“跟我幹?”蘇長河反問瞭一句,上下打量他,許傢茂在他的眼神中,抬頭挺胸,站直身體,一副任由檢閱的樣子。

蘇長河雙手抱胸,仔仔細細地看瞭看他,從之前的幾次接觸來看,許傢茂這人活泛機靈,能說會道,最關鍵的一點是,這小子彎得下腰。

掮客可不是什麼正式工作,在有些人眼裡就是跑腿的,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幹的。

蘇長河說:“我這兒招的可都是些婦女同志。”

許傢茂立馬道:“現在不招,以後也行呀,以後您這兒有活我能幹,您記得我就行!”

蘇長河抽出幾張紙票塞給他,許傢茂以為這個舉動代表著拒絕,心裡劃過一絲失望,卻還是道:“哥,不用這麼多,咱們都這麼熟瞭,就算收錢我也得給您打個折……”

“一碼歸一碼,”蘇長河拍拍他,“先給你安排個活兒,給我找幾個熟練的瓦工,走吧,先回去吧。”

許傢茂愣瞭一下,才反應過來,這意思是收下他瞭?

他臉上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忙跟上去,“好嘞!”

蘇長河忙得很,身邊也確實需要一個助手,許傢茂可以先試用試用,試用期他也不虧待人傢,和炸雞店的普通員工一樣,一個月工資二十五。

雖然比不上自傢三妹的工資,但是許傢茂已經很滿意瞭,他呲著一口大白牙,拍著胸脯道:“哥你放心,工人就交給我瞭!”

四百多平的院子推倒重建是個大工程,更何況蘇長河要求的還是三層樓房。

他的預想中,裡面正屋位置全部推倒,重新蓋一棟三層的樓房,一樓做食堂,二層是男同志宿舍,三樓是女同志宿舍。

每層十間房,每間都是上床下鋪的四人間,走廊盡頭是公用的浴室、水房以及廁所。

原本的東西廂房分別改成辦公室及會議室。

院子的大門不變,隻要稍微修繕一下,門口加一道影壁,既保證瞭內部的性,又可以在影壁上刻上公司名稱,讓進門的人一目瞭然。

等下,他們該刻什麼名字來著?

馬記?不好不好,前進大隊可不是全姓馬。前進大隊養殖及農副產品加工廠?不好不好,太長瞭,不夠簡潔。

是不是該整合一下,取個新名字瞭?

這是重點嗎?

被妹夫拉過來開新房建築設計會議的馬向華內心崩潰,就妹夫說的這些,一聽就是大工程,他、他咋在蓋房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瞭?

蘇長河說完預想,問道:“大哥,沒問題吧?”

馬向華:“應該、可能、大概、也許……”有問題。

“大哥,我相信你,你可是咱們前進大隊最會蓋房子的人,經驗豐富,你要是不行,我都不知道該找誰來蓋瞭,京城的師傅吧,畢竟是外人,都交給他們,也不知道人傢會給咱蓋成啥樣?隻有你來蓋,我才能放心!”

馬向華肩膀上仿佛增加瞭一副無形的重擔,他咬牙道:“行,我來!”

蘇長河欣慰不已,“好!”美滋滋,這一攤子事不就交出去瞭?

蘇長河也沒那麼坑,他說:“大哥,這次工程大,我已經讓人多找幾個瓦工,還有咱隊裡之前跟你一起幹的幾個大哥,全給你叫來,都聽你安排。”

馬向華並不覺得輕松,他嘆瞭一口氣,“好哦。”先幹著吧,實在不行,他就、他就去求教學校裡講課的那些老師!

在蘇長河接連不斷的壓迫下,馬向華一個農傢漢子也不得不奮發向上,主動向老師請教。

馬老太太和白紅梅倒是很高興,兩人催著馬向華,“抓緊時間,早點把房子蓋出來!”

等房子蓋好,她們就搬去宿舍住,房租就能省下來瞭,再說那還是樓房呢!

馬老太太心想,沒想到我一個老太太,這輩子死之前還能住進樓房。

白紅梅心想,要是有那種一傢子住的宿舍就好瞭,她跟向華正好住一間。

不提兩人在想什麼,她們屋子的房租暫且是省不下來瞭,那邊房子蓋好還早呢,在此之前,蘇長河又得掏一筆房租,因為馬向國給他聯系的退伍兵哥到瞭。

先到的兵哥有兩個人,一個叫劉大海,個子中等,相貌普通,不普通的是他左手少瞭一根手指,還有一個叫高原,太陽穴到眼角位置有一道猙獰的傷疤,兩人皆是眼神剛毅,身形板正。

身上部隊出來的特點挺明顯,尤其是站在蘇長河面前時,兩人就差沒立正瞭。

蘇長河說:“坐,都坐,坐下說。”

兩人這才拘謹地坐下,看著蘇長河的眼神裡透露著忐忑和緊張,高原先開口,“班長說,您這裡開的是賣吃食的店,我們、我們這樣……”

他轉頭露出臉上的傷疤,劉大海也把手伸出來,兩人猶豫地說:“我們這樣會不會嚇到客人?”

他們都是馬向國的老戰友,馬向國還在當班長的時候,他們就在一個班,因為關系不一般,馬向國最先就想到瞭他們,也沒瞞著他們招人的是他親妹夫。

也正因為關系不一般,兩人更不願意讓班長的親妹夫吃虧,不僅沒有藏著掖著,還一上來就把自己的缺陷暴露給蘇長河看。

蘇長河看著這兩個也就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心裡說不上是什麼滋味,他道:“怎麼會?你們的工作是保衛店裡的財產和員工,需要的是身手好。”

兩人眼神微亮,高原說:“我當年在部隊裡還是比武冠軍!”

劉大海亮出少瞭一根手指的左手,說道:“您別看我手這樣,我一個打五個,絕對不成問題!”

蘇長河笑道:“那敢情好!你們來瞭,我也放心多瞭。”他將上次京大店遇到二流子鬧事的事簡單說瞭說,“有你們在,下回再有人鬧事,我也不用擔心瞭。”

兩人神色更加放松,說不出啥表忠心的話,隻說他們能打,有二流子隻管叫他們。

還說他們還有幾個兄弟傢遠,應該還在路上。

蘇長河說:“那這段時間就先辛苦你們,等他們來瞭,再排班。”

兩人放下心來,不怕蘇同志不收其他幾個兄弟瞭。

蘇長河把人交給許傢茂,讓他先帶他倆安頓下來,給他們幾個租的房子就在買的院子附近,他說,“先辛苦你們住大通鋪,我們自己的宿舍正在蓋,等蓋好,大傢都搬進去,四人一間,有床有桌有櫃。”

高原和劉大海對大通鋪一點兒意見都沒有,他們以前也住過大通鋪,兩人老傢都是農村的,退伍回傢後住的還是土房子呢,這裡可都是磚瓦房!

許傢茂也是個妙人,他帶兩人去租的房子時,特地從那個被蘇長河稱為總部的院子門口路過,他指給兩人看,“這就是咱們的總部。”

“一、一整個院子都是?”

“是啊,這裡面全部都是咱店裡的,那邊正在蓋的就是宿舍樓,整整三層,都是讓咱們這些員工住的!”

高原和劉大海看著那寬闊的大院子,以及裡面忙得熱火朝天的漢子們,心裡既驚訝又高興,這麼大的場面,蘇同志的生意肯定不小,他們說不定能一直幹下去。

炸雞店營業時間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五點,高原和劉大海目前的工作就是在營業時間去三傢店巡邏,並在關門後護送店長交賬。

其他時間都是兩人的自由時間,兩人既不逛逛首都,也不在屋裡躺著休息休息,反而自發到蓋房子的現場幫忙。

蘇長河有次看到後,說不用他們幹這個,兩人還不好意思道:“沒事沒事,反正我們閑著也是閑著。”

他們是真覺得自己的工作太清閑,每天的巡邏就是在三個店轉幾圈,走走路而已,都不用負重,更別說老板還包吃包住,每天至少一個葷菜,米飯饅頭更是隨便吃。

兩人剛來不好意思吃那麼多,打飯的大娘瞅他們兩眼,又給他們一人塞兩個饅頭,還把剩下的飯菜全盛給他們瞭。

兩人啥也沒幹,還吃瞭蘇同志不少糧食,再不找點活幹,他們都虧心。

兩人堅持,蘇長河沒法,想瞭想,先給兩人預支瞭半個月工資,聽二哥說,這幾個戰友傢裡條件都不好,先預支點工資,他們要是有需要,也能提前寄回傢。

沒想到兩人拿到錢,幹活更加賣力瞭。

不過就算多瞭兩個賣力的退伍兵哥幫忙,房子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蓋好,蘇長河並不著急,然而沒想到,在房子蓋好之前,學校先出事瞭。

《青年報》發展得太過順利,在京城高校圈已經逐步建立自己的權威性,各個大學的學生都積極投稿,每一期議題都會有無數人爭論。

大學裡的學生多半都是些年輕人,年輕人荷爾蒙過剩,火氣大,在報紙上你來我往吵得不可開交,竟然還差點發展成線下真人快打。

這可真是……

蘇長河無語,要是真打起來,事情鬧大,還不成《青年報》的負面消息瞭,以後提到《青年報》,別人先想起來的是引起學生打架。

他希望報紙廣為人知,可不是這麼個知法。:,,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