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時候,天氣涼瞭,平舟島發生瞭兩件驚天動地的事。
第一件自然是那十幾棵被精心守護的鹽堿水稻終於成熟瞭。
收割的當天,不僅縣長和師長來瞭,甚至連人們日報的記者都來瞭。
小小的一片四周圍滿瞭重量級的人物。
連鎮長和書記都隻能靠邊站。
大夥下意識的屏住瞭呼吸,看著田裡準備收割稻谷的陳良學。
那十幾棵水稻在眾人的精心呵護下,終於成熟瞭。
那金燦燦稻穗沉甸甸的彎下瞭腰。
鼓鼓脹脹的稻粒一串串的看著很是喜人。
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單棵的水稻產量並不比陸地上的少。
怕稻谷粒掉在地上找不到,收割之前,陳良學還將地裡的雜物給清理瞭個幹幹凈凈。
田裡一共有兩個人。
一個是陳良學,另一個則是鎮書記陸志平。
此時的他手捧著一個用來裝水稻的簸箕,整個人都熱血沸騰,目光更是一錯也不錯的盯著田裡的水稻。
陳良學深吸瞭口氣,這才抬起瞭有些發顫的手,小心翼翼的割下第一株水稻。
圍觀的人視線仿佛都像是粘在瞭那水稻上一般,隨著水稻被割下,眾人提著的心也悄悄的松懈瞭下來。
目光卻一錯也不錯的跟著陳良學的動作緩慢移動著。
直到第一株水稻被放在那剛編織的嶄新簸箕上,陳良學才悄悄的松瞭口氣。
接下來,他的動作就快瞭不少。
而旁邊的攝影早已經扛著相機一頓咔咔的拍。
圍觀的人都瞪大瞭眼,仔細查看地上有沒有掉落的水稻。
要知道這可是鹽堿水稻,每一粒都珍貴得很。
蘇染染第一次看到這種陣仗,幾十個人圍觀兩個人收割十幾棵水稻。
知道的是在割稻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考古現場,發掘出瞭什麼驚天寶物。
不過這水稻價值的確稱得上一件驚天寶物。
蘇染染看著那一株株水稻被小心翼翼的放進簸箕裡,心中的激動其實一點也不比其他人少。
沈賀身姿筆挺,一向沒有什麼表情的臉,此時明顯能看得出他眼底的激動。
王春妹來這裡的時間已經不短瞭,也清楚的認識到糧食對於這個剛建立起來的國傢有多重要。
或者說,糧食對於任何一個朝代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老百姓能吃飽飯,天下就太平。
對於研究出這種水稻的蘇染染和陳良學,她心中的敬佩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同時,王春妹也越發的羨慕蘇染染瞭。
因為她不僅證明瞭女子不比男人差,甚至還能更出色。
想到過幾天縣裡機械廠的考試,王春妹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就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下,十幾棵水稻終於被割瞭下來。
而田裡掉落的每一粒水稻也被撿瞭起來。
現場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整個稻田也隨之響起一陣陣歡呼聲。
“好!好!好!有瞭這個,以後咱們能種水稻的地方就更多瞭,蘇染染同志,陳良學同志,你們給國傢做瞭大貢獻啊!”
師長趙文良連連誇贊道。
當初不過是隨口應下的事,他也沒抱多大希望,沒想到他們竟給瞭自己這麼大的驚喜。
從0到1很難,可是從1到一萬那就簡單多瞭。
隻要有能在鹽堿地種活的水稻,那以後就不愁研究不出更好的稻種來。
這可是跨時代的大好事啊!
人們日報的記者興奮得臉都紅瞭,拿起本子和筆就上前去采訪。
從沒經歷過這陣仗的陳良學,緊張得汗都流瞭下來。
不過幸好記者問的問題都是關於水稻方面的。
陳良學雖然緊張,可卻依舊能對答如流。
在被問到他的研究水稻的歷程時,陳良學又再一次提及瞭蘇染染的名字。
“這個項目本身就是蘇染染同志提出的,為此她還有意識的培養和挑選稻種,如果不是她育的種好,這鹽堿水稻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成功。”
聞言,嗅覺敏銳的記者很快就看到瞭那個挺著個大肚子,卻依舊無損美貌的女同志。
來之前她就做過瞭功課,知道平舟島除瞭種植出鹽堿水稻的陳良學以外,還有一位很傳奇的軍嫂。
聽說懷孕六個多月快七個月瞭,長得很漂亮。
此時看到那個女同志,她立馬就知道瞭那是她即將要采訪的人。
等結束瞭對陳良學的拜訪,記者抬腳就朝著蘇染染走過去。
隻是還沒走到,就看見縣長一臉激動的走到瞭蘇染染跟前。
“蘇染染同志,聽說你研究出瞭一種植物粘合劑,直接能在沙地上種蔬菜是嗎?”
這話他還是剛剛才聽到一個軍嫂議論的。
聽說那蔬菜都已經成熟能摘瞭。
“是的,朱縣長,不過那菜地在部隊的南島種植基地裡。”
見她沒有否認,朱勝眼睛頓時亮得驚人。
而同樣眼睛一亮的還有人們日報的記者。
她是真沒想到,這麼個漂漂亮亮的軍嫂,竟然不聲不響的做出瞭這麼多事。
一時間,她對采訪她也充滿瞭期待。
等漢水村這邊的收割事瞭,一行人又匆匆的趕往南島基地。
而這一行人照例又都是重量級的人物。
沒多久,就到瞭南島種植基地。
這片土地跟其他地方沒有什麼兩樣,就是鹽堿度高的沙地。
大夥一個個都忍不住心裡犯嘀咕。
這種土地,真的能直接種活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