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冤魂永動機(三更)

作者:月漠 字數:2056

紅色的醬汁,星星點點的落在白色的衣服上,等謝平生到亂葬崗的時候,眾人都嚇瞭一跳。

“路上遇到襲擊瞭麼?”簡禹皺眉道:“可受傷瞭?”

“沒,沒有。”謝平生使勁兒拍自己的衣服,但黏糊糊的醬汁幹瞭以後哪裡是能拍得掉的,這荒郊野外的,也沒有衣服可以給他換。

白越隻看瞭一眼:“那不是血,那是醬……別拍瞭拍不掉的,快來看看這個……”

謝平生這一路都難受得要命,雖然其實沒人註意他,但是他自己在意,就總覺得路過的人都在看他,然後指指點點奇奇怪怪,讓他更加不自在。

等到到瞭亂葬崗的時候,這才覺得不難受瞭。

因為除瞭剛換瞭一身衣服的梁蒙以外,其他人都是灰頭土臉的一身,白越和簡禹還好些,其他刨瞭一下午墳的眾人都跟從泥坑裡挖出來的一樣。

融入瞭大環境,謝平生瞬間就不難受瞭,也不在意一襲白衣好像是從兇案現場撿來的,走向白越,又走出瞭斯文書生的翩翩風采。

“有什麼我能幫忙的?”

白越簡單地將今日的事情說瞭:“你對這方面有研究,可知這有什麼說法沒有?”

“又是一個衣冠塚?”謝平生也覺得很奇怪:“按你們說的,還陪葬瞭不少首飾,這個譚旻天是錢多燒得慌麼?”

“錢再多的人,也不會燒在這種地方的。”白越道:“你不是挺擅長這個,我看你房裡那些書,鬼怪奇談不少……”

謝平生一聽白越說他擅長這個,本來是要拒絕的,但是又聽白越說起他屋子裡的書,頓時就無話可說瞭。他有段時間確實有興趣,搜尋瞭許多鬼怪志異的書堆瞭一床底。

“我看看……”謝平生認命地拿起破破爛爛的紅衣:“一般來說,紅色衣服在墳地裡是很忌諱的,民間傳說裡,穿紅衣而死的人,死後往往會變成厲鬼。”

梁蒙插嘴道:“我也知道這個說法,但是為什麼呢?”

謝平生道:“所謂金木水火土,紅色五行中屬於陽氣最盛的火,而鬼最害怕的就是陽氣。所以若是人死的時候穿著紅衣,成為鬼之後就不會害怕陽氣而無所畏懼,成為真正的厲鬼。”

眾人都表示受教瞭。

白越突然道:“不對啊。”

“哪裡不對,我都是照書直說。”

“你說的是,有人穿著紅衣服死,會變成厲鬼。但是人呢?”白越一攤手:“現在的情況是,隻有紅衣服,沒有屍體……意義何在?”

“……”謝平生也被問住瞭,頓瞭頓之後,突然將衣服翻瞭過來。

這是一件半新不舊的裙子,正紅的顏色,上面用深淺不一的絲線繡著百花盛放的圖案。謝平生將它翻過來之後,便看見瞭背後亂七八糟的針腳線頭。

謝平生看瞭看後,突然道:“還有一個槐木做的棺材對吧?”

“對。”

謝平生道:“我要去看看。”

這有什麼不可以,簡禹立刻讓人將東西收拾收拾,帶著謝平生過去。

一回生二回熟,可憐那槐木棺才昨夜被挖出來又埋進去,今天又被挖出來……好在大傢現在知道這棺材裡面是空的,挖起來也沒有什麼心理壓力瞭。

謝平生站在棺材前,再三確認後感慨道:“這口棺材竟然全部是用槐木做的,這絕對不是一般的手筆,這口棺材可不便宜,而且耗時……我雖然沒打過棺材,但是和一傢棺材鋪子的老板挺熟悉的。”

謝平生也算是知交遍天下瞭,簡禹在京城裡也算交友廣泛,但還真不認識做棺材的。

謝平生道:“就算是材料齊全,做一口普通的棺材也要五六日的時間。而且肯定沒有這個這麼紮實,這棺材用的又是平常不會用的槐木,上面還雕刻瞭花紋,這樣的一口棺材,你就是出得起錢,我覺得沒有個把月也出不來。”

“這就更奇怪瞭,這譚旻天還能提前一個月預知自己的四姨太能出墻不成?”白越看向簡禹:“真的不能把譚旻天抓來嚴刑拷打嗎?你們大理寺不是最擅長這個麼?”

簡禹認真道:“越兒,你對我們大理寺是不是有什麼偏見?你覺得我們破案,就是把嫌疑人抓來嚴刑拷打是麼?”

多少是有一點的,白越見簡禹不太願意承認的樣子,也就打瞭個哈哈。

謝平生懶得搭理兩人鬥嘴,一直在棺材上這裡摸摸,那裡摸摸,像是在找什麼東西。

“我在棺材鋪裡待過半個月,見瞭各種款式的,但是都沒這個厚重。”謝平安道:“這棺材這麼厚,總覺得有問題……”

說話間,啪的一聲響,他竟然從棺材裡面扣出來一塊木板。

謝平生拿著木板也有點懵,眾人都看過去。

這槐木棺材竟然是有夾層的,一個黑洞洞的隔檔裡,掏出瞭五六件東西。

東西一字排開,卻不是金銀首飾,而是些尋常物件。

一面小鏡子,一個香囊,一個暖手的手爐,一個杯子……都是舊的。

“這都是些什麼玩意兒。”梁蒙拿起鏡子照瞭照:“照妖鏡麼?”

“應該都是劉節玲的舊物。”謝平生道:“我曾經在書上看過一個邪術,就是將一具屍體的舊物分別放在五個方位,從五個方位聚集鬼怨之氣,然後那屍體就會成為厲鬼,那厲鬼有五方鬼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會非常厲害,但是又因為受到五方壓制,所以不能起屍,永遠困在其中。”

眾人都不解:“若隻是將一個人困在其中,那意義是什麼,為瞭要她生生世世地受苦麼?”

“不,如果隻是想鎮壓一個人的靈魂,不必為她造勢吸取其他鬼魂之力。”謝平生道:“擺這種陣的人,通常是需要做另外一個法陣,而那個法陣需要持續的巨大的能量,”

“我明白瞭。”白越的總結永遠是這麼簡單明確:“劉節玲很可能就是一個不斷四面八方吸收,再集中輸出的,一個永動機型的人工中轉站。”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