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侯聽周氏還埋怨謝宜笑下手太狠,臉色更難看瞭一些:“你還有臉說,阿幽做下這樣的事情,害的是人傢的一輩子,被打一頓都是輕的。”
“若是此事讓謝傢知曉瞭,怕是咱們需得給她收屍瞭。”
“就算是我們長寧侯府,也別想好過。”
謝傢雖然講究利益,但是又與旁的勢利傢族又不同,他們很講究互利,也不會強迫族人,而且還十分護短,因為族裡的每一個人,都是謝傢繼續發展的根本。
容國公府這樁親事,謝傢自己很滿意,於謝傢而言是極好的事情,有陛下賜婚,代表著陛下的恩賜和信任,要嫁的還是容國公府,將來很可能還能當上王妃。
關鍵是謝宜笑自己還樂意嫁。
好姻緣有瞭,名利也有瞭,這是多好的親事,若是因為顧幽毀瞭,謝傢怎麼會放過顧幽,怎麼會放過顧傢?
怕不是要活撕瞭他們。
周氏臉色發白,她實在是沒想到會這麼嚴重:“這不可能吧,就算是這樁親事不成瞭,換一個就是瞭,謝傢不可能是做得這樣絕吧?”
長寧侯深吸瞭一口氣:“怎麼叫做這樁親事不成,換一個就是瞭?你說得這般輕巧,難不成不知女子的名聲尤其重要,她這樣被人退親瞭,對方還是容國公府,日後還有什麼人敢娶她?”
“你當這是小事?”
周氏這下子真的是慌瞭:“那、那應該怎麼辦?他們謝傢該不會真的要對付我們吧?”
如今的長寧侯府固然有爵位在身,但也單憑長寧侯一人撐起來,顧知軒雖然得瞭探花,但也不過是個剛入仕途的小子,尚且沒有多少能耐。
謝傢,那可是一門父子三人在朝的,而且手下學子也不少,要是真的想針對長寧侯,長寧侯在朝中怕是舉步維艱,指不定就被人挖坑埋瞭。
長寧侯頭都大瞭:“宜笑怎麼說?”
周氏這會兒不敢隱瞞,趕緊說道:“宜笑說,她如今願意不計較這件事情,放過阿幽。”
“隻是她以此事來換咱們府上對她多年的養育之恩,今後,她便不欠咱們什麼瞭,今後咱們不能再以養瞭她多年的事情要求她做什麼。”
“你答應瞭?”長寧侯真的是要氣死瞭,他閉上眼睛,
“當年我們養她的時候,就不曾是想過這些,她母親是我親妹妹,她父母皆不在瞭,我們養著她,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嗎?誰要求她還什麼恩情瞭?”
“你還敢要她還什麼恩情?”
“若是不同意,她便不肯放過阿幽。”周氏急忙解釋,“而且也不是我答應的,是婆母答應瞭。”
長寧侯愣瞭一下:“母親怎麼會答應這種事?”
江氏因為外孫女沒瞭父母,對她很是疼愛,從小也是手把手地教導,心裡是很在意的,怎麼會同意她與傢裡斷瞭恩義。
周氏又開始不說話,長寧侯大怒:“到底什麼原因,說!”
周氏隻得是硬著頭皮道:“婆母說,若是容國公府真的退瞭親,就讓阿軒娶瞭宜笑。”
“可是阿軒怎麼能娶宜笑?也不是我嫌棄她壞瞭名聲,可是阿軒是府上的嫡長子,是世子爺,他怎麼能娶一個名聲有污之人為妻?”
長寧侯眼皮子跳瞭跳:“所以阿幽害得她被退瞭親,你一方面想要護著阿幽,一方面又不願犧牲兒子解決事情,隻想著事情這樣就好瞭,完全不顧她的將來是不是?”
周氏聽他的言外之意,似乎是同意江氏這個提議的,於是就忍不住道:“可阿軒也不願娶她為妻啊,再說瞭,天下男兒多的是,她又不是嫁不出去,何必非要嫁給阿軒......”
她是想護著女兒,又不想委屈兒子,至於旁人的生死將來,那都是其次。
長寧侯眼底發冷,也不想和她扯瞭,怒斥道:“她原本就有一個好親事,阿幽毀瞭她的親事,難不成就不該賠她一個嗎?”
“可這是阿幽的事情,和阿軒有什麼關系?憑什麼讓阿軒娶這樣的一個女子進門,我告訴你,我是絕對不會同意啊!”
長寧侯聽她這些話,心裡大概也能明白是怎麼回事瞭。
應該是謝宜笑要找顧幽麻煩,周氏護著顧幽,江氏為瞭解決此事,提出若是容國公府退親,便讓顧知軒娶瞭謝宜笑的事情。
可是周氏又不同意,所以謝宜笑傷心或是一怒之下,便要與顧傢瞭斷恩義。
“你、你真的是......”長寧侯頭暈目眩,真的是要暈過去瞭。
昔日的周氏,雖然出身農傢,卻也是個爽利講理的女子,可自從嫁入長寧侯府之外,便有些敏感多疑,經過這些年,她養成瞭這副有些小心謹慎的貴夫人樣子。
儀態禮儀誰也挑不出錯來,傢裡也一直管得不錯,一直以來,長寧侯對這位夫人都是很滿意的。
可是沒想到,她竟然是護短到這個地步,做出這樣不要臉不講理的事情來。
“侯爺?侯爺你怎麼瞭?”周氏見他都要暈過去瞭,忙是上前去扶他。
長寧侯擺擺手,閉上眼睛緩瞭一口氣:“我無事,無需你扶我。”
說罷,他便不管周氏和顧幽,掉頭趕緊去壽安堂,他回來這麼久瞭,周氏竟然一句話都不說,也不怕母親受瞭刺激出瞭什麼事。
這會兒的壽安堂大門禁閉,長寧侯讓人去通報,過瞭一會兒,獻姑便從裡面走瞭出來。
獻姑屈膝行禮:“侯爺。”
長寧侯趕緊問:“母親現下如何瞭?”
獻姑道:“稟侯爺,老夫人已經歇下瞭,老夫人還道,若是侯爺過來瞭,便讓奴婢同侯爺說,她年紀大瞭,管不瞭傢裡的事情瞭,日後便讓侯爺和夫人多費心。”
“至於傢族的將來如何,就交給年輕人瞭,反正她這個老太太,如今也做不得什麼主瞭。”
長寧侯到底還是個孝子,顧不得這些,他問:“母親身體如何瞭?”
獻姑道:“隻是有些疲累,侯爺無需擔心。”
言罷,獻姑又頓瞭頓,忍不住道:“請侯爺恕我多言,大姑娘如今這般行事,怕是遲早惹出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