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公府的人過來不為其它,是為瞭顧知軒和曹絲錦的親事,先前曹國公府那邊說好瞭,讓周木琴嫁人瞭,兩傢就坐下來談親事。
可是如今,曹國公府不樂意瞭。
“顧老夫人,也並非是我們曹國公府要毀約,顧世子優秀出色,也是世人皆知,能結兩傢之好,我們也是萬分在樂意。”
“隻是你們傢的姑娘,實在是令人不知道怎麼說好,簡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知死活,連同陛下都敢不敬,甚至連懷南王都敢打,這樣的姑娘,遲早是要為傢族惹下大禍。”
“若是一般的姑娘,就算是她有些嬌蠻不講理、胡攪蠻纏、貪心不足也就罷瞭,我們傢都不覺得有什麼,將來好好應對就是瞭,便是應對不瞭,那姑且忍一忍也使得。”
“可是她像是這般,我們傢實在是不敢將姑娘嫁過來,免得這將來被牽連丟瞭性命,如此,夫人命我來與顧老夫人說一聲,隻能是對不住瞭。”
“因著耽擱瞭貴府的事情,顧老夫人若是要什麼賠償,若是不太過瞭,曹國公府也都應下瞭。”
長寧侯府不錯,顧知軒這個世子爺也不錯,但對於曹絲錦而言,也不過是錦上添花,便是她嫁得一位寒門學子,有曹國公府扶持,將來的日子也不會差的。
故此,曹國公府見顧幽實在是太坑瞭,恐將來會禍及傢族,便不樂意將曹絲錦嫁過來瞭,而且現在顧知軒與曹絲錦也沒有什麼感情可言,衡量利弊得失之後,放棄瞭也是正常。
天下好男兒多的是,沒有必要明知是火坑還往裡頭跳的。
江氏雖然早料到此事,可是此時聽到對方這麼說,臉色忍不住有些發白,心底的怒意燒成瞭滔天的火,對顧幽簡直是恨到咬牙切齒。
她好不容易為顧知軒求得這麼一位好姑娘,曹絲錦除瞭是相貌沒那麼出色,哪裡不是誰都誇的,周氏不行,將來她去瞭,還期待有這麼一個孫媳來打理傢裡。
千求萬求,求得人傢曹國公府松瞭口氣,卻沒想到被顧幽給毀瞭。
江氏的眼睛都紅瞭,一時之間竟然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來人是曹國公夫人身邊伺候的姑姑,見江氏如此,也有些尷尬:“顧老夫人也莫怪我們傢夫人,這世間之人,為人父母的皆愛子女,所幸這親事也還未坐下來談,外人也不曾得知,顧老夫人還是另聘佳婦吧。”
江氏心知此事怪不到曹國公府頭上,傢裡有這麼一個能惹禍的姑娘,有人願意將自傢的姑娘嫁進來。
顧幽在傢裡橫,惹點是非也就罷瞭,可她連聖旨都不放在眼裡,連陛下都敢指責,懷南王也說打就打,說話半點都不過腦子,做事也全憑自己高興,半點都不顧後果。
“不怪國公夫人。”江氏閉瞭閉眼睛,“要怪也隻能是怪我們傢裡養出瞭這麼一個姑娘,隻是不知可是還有挽回的餘地?若是有什麼要求,我們能辦到的,也可以商量商量。”
商量?
還怎麼商量,除非是長寧侯府沒有顧幽這個人瞭,若不然曹國公府便不會松口。
那姑姑搖頭:“實在對不住,顧老夫人。”
江氏的心一下子便沉瞭下來,當下精神氣都像是少瞭一大半瞭,良久之後,她嘆氣道:“也罷,是我們府上不好,也怪不得別人,你便回去回話吧,此事,便這樣算瞭。”
“多謝顧老夫人,那奴婢便回去回話瞭。”
“慢走,獻姑,替我送一送。”
獻姑應瞭聲,而後將人送出門去,待是回來瞭,便見江氏仍舊坐在位置上發呆,一言不發。
獻姑走瞭過去,安安靜靜地站在邊上陪著,也沒說話,也不知道過瞭多久,江氏才慢慢的開口,聲音有些沙啞:“你說,是我沒教好她嗎?”
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惹出事端來,弄得傢中兄弟姐妹分崩離析,弄得她兄長沒瞭一門好親事,傢族養瞭她,她就這樣回報傢族的嗎?
江氏想不明白,不明白到底是哪裡錯瞭,這才教出這樣的一個姑娘來禍害傢裡。
獻姑動瞭動嘴唇:“老夫人教導大姑娘素來都是最用心的。”
因著顧幽是侯府的嫡長女,江氏教導她是真的費瞭很多心思的,也是最用心的,可不知道哪兒出瞭錯,顧幽就突然變成這個樣子瞭。
獻姑眉心一跳,突然想起一樁事來:“老夫人可是還記得以前,咱們府上請過道士驅邪的事情......”
江氏聞聲轉頭看向她:“什麼驅邪?”
“老夫人您不記得瞭?當時大姑娘想要和薑世子私奔,咱們覺得她可能是中邪瞭,你和夫人便請瞭道士來驅邪,後來說是好瞭,可奴婢仔細一想,後來又發生瞭這麼多事情,是不是還沒好?”
江氏愣住瞭,她這會兒聽獻姑說起,才突然想起之前有過這一樁事情,若不然早忘幹凈瞭,也根本不記得曾有過那些荒謬的懷疑。
想起以前的顧幽和現在的顧幽,她心跳砰砰砰的,都要從喉嚨裡跳出來瞭。
太不正常瞭!
真的太不正常瞭!
那些事情,根本就不是她的孫女能做得出來的事情,她的孫女,永遠不會是這個樣子的,也永遠不會不顧傢族親人,也永遠不會說出那樣大逆不道的話
可若那個人不是她的孫女,她的孫女又去瞭哪裡?
江氏的手都顫抖瞭起來,心底慌得厲害:“去,派人去、去請侯爺和世子爺回來瞭。”
“快去!快去!”
“老夫人,您莫慌,奴婢這就去。”獻姑趕緊出瞭門,而後喊來兩個婢女,讓她們去前院去找人去將長寧侯和顧知軒請回來。
長寧侯和顧知軒得瞭消息,便匆匆回來瞭,江氏將院子裡的人遣走,身邊隻留下獻姑,屋子裡安安靜靜的,一旁的香爐裡還點著靜心安神香。
江氏坐在主位之上,安安靜靜地等著兒孫的到來。
長寧侯和顧知軒還以為江氏病瞭,讓他們回來,見她好好的坐在那裡,便松瞭一口氣,上前行禮。
“兒子見過母親。”
“孫兒見過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