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間上,大多數隻有父母會一心為瞭兒女謀算,謝宜笑早在周氏身上體會到瞭這個道理。
周氏往日對大傢都很和善,甚至將謝宜笑當成半個女兒一般,但一旦涉及到她兒女的利益前途,所有人都可以拿來當作踏腳石犧牲的。
謝宜笑隻在他人的口中聽說過謝青山和顧琴瑟,若是他們還在這世上,也不知道會不會接受她這麼一個半途換過來的女兒。
尤其是得瞭那麼多東西,在震驚和激動散去之後,她覺得拿得有些心虛。
聽瞭季丹姝的話,她這心裡更不是滋味瞭,若是謝青山和顧琴瑟在天有靈,知道他們的東西都給瞭一個不是他們女兒的人,也不知道心裡什麼想法。
想到這裡,她伸手拍瞭拍自己的頭,覺得自己是不是快成親瞭思慮過度,總是想這些有的沒有的。
“算瞭,不想這些瞭。”她搖瞭搖頭,然後給自己倒瞭一杯茶水,“等我嫁瞭人瞭,你們得瞭空閑也可以多去找我說說話,可別是生分瞭。”
謝珠立刻就笑:“那就算瞭,若是小姑姑想見我們,不如去江上清風樓去,容傢雖好,可我們不想過去與人吵架。”
這話指的便是廖氏和容晴。
“說起來那兩人真的是沒臉沒皮,前幾日我與表姐在長安樓碰見那容晴,她還想找我們麻煩,這天下好男人多瞭去瞭,年公子都與表姐定親瞭,她怎麼還揪著不放,這不是讓人笑話嗎?”
揪著不放,這可是自己丟臉,叫人笑話。
謝宜笑也聽說瞭此事,想瞭想也覺得若是她們去瞭容傢碰見瞭容晴肯定要吵起來的,於是也道:“那還是在江上清風樓吧。”
雖然她不至於怕瞭容晴,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江上清風樓就不錯,還可以吃東西聽書賞景。
季丹姝道:“小姨,日後你可得小心那容晴和她母親,我瞧著她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謝宜笑點頭:“你放心,我知曉瞭。”
關於如何應對廖氏和容晴的問題,謝夫人也與她說瞭不知道多少次瞭,大致意思是若是無傷大雅的小事忍瞭,但若是涉及利益或是別的什麼,那自然是不能忍不能讓的。
而且若是廖氏公然欺負到她頭上,這也要看堂上的長輩答不答應。
謝珠在她身邊坐下,有些不舍:“小姑姑,阿珠舍不得你。”
以前的謝宜笑和謝傢不親,回來住也不過是一年的時間,最初相處的時候也有些生疏,但一年下來,感情越發的深瞭。
說是侄女,但謝宜笑一直將謝珠當成妹妹也當成知己朋友一樣。
“小姑姑也舍不得你啊。”謝宜笑莞爾,“但你我都是要嫁人瞭,小姑姑也不求能與你們時時相見,隻求得瞭空閑的時候,能在一起喝喝茶說說話,說一說這生活的瑣碎。”
謝珠輕哼:“你才不想與我們時時相見呢,你想和九公子時時相見。”
謝宜笑含笑:“那是當然,他可是我夫君,你有什麼問題?”
願我與我的姐妹時常相見,賞花吃茶,願我與我夫君歲歲長相見,年年相守,這不是這個理嗎?
謝珠生氣瞭,原來她在小姑姑心中和這未來姑父差這麼多:“這都還沒嫁呢,就夫君夫君的,小姑姑,你也不害羞。”
謝宜笑道:“這不是就要嫁瞭嗎?有什麼好害羞的。”
。
容國公府那邊也開始掛起瞭紅綢,容國公夫人心情不錯,與明氏一同去瞭春庭苑裡看下人忙碌,雖然已經是十月瞭,可春庭苑之中仍舊有花盛開,真的當得‘春庭’二字,一年四季如春景。
等這些花開敗瞭,便要下雪瞭,等下雪瞭,這院子裡的幾株梅花也要開瞭,到時也是一景,在這水榭裡烹茶煮酒賞梅,也是極佳的享受。
二人在院子的水榭裡說院子裡的佈置問題。
帝城高門大宅之中建大院子的時候都喜歡建跨院,兒女小的時候可以住,妾室也可以住,甚至連婢女也可以安排在跨院當中。
春庭苑是一處三進的院落邊上綴著兩個小跨院,中間的院子極大,佈景也是錯落有致。
“我先前差人去問過謝姑娘,謝姑娘說,正房一間做寢室,隔壁一間便做書房,原本小九住的屋裡就做寢室,正好連著洗浴室。”
“原本小九的東西都搬到瞭東跨院去,這後罩房和西廂房三間便留給她做庫房,東廂房隔出一間寢室備用,另外兩間打通瞭,日後若是有客人來訪,她要在東廂房待客。”
此時屋子要整改的都已經整改好瞭,隻是傢具和東西都還沒擺放好,等成親的前一日,謝傢那邊會安排人個送傢具過來鋪床,到時候再按照女方的安排擺放。
明氏帶著容國公夫人在院中走動,然後說著這房舍改動的地方。
“這西跨院便暫時安排給謝姑娘兩個婢女住著,餘下的婢女皆按照規矩住在府中下人住的院子裡,白日便去當值即可。”
容國公夫人點頭:“你辛苦瞭。”
明氏笑道:“也沒什麼好辛苦的,我也就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出力都是有別人做呢。”
容國公夫人也笑:“安排事情也是要力氣的,等回頭瞭,可得讓小九謝謝你這個大嫂......”
婆媳二人在院子說話,一派和樂融融如同母女一般,廖氏與容晴走到春庭苑門口的時候,齊齊停瞭腳步。
容晴輕輕地哼瞭一聲:“先前我倒是不知,大伯母也學會瞭屈膝奉迎討人歡心瞭。”
廖氏嘴角輕抿,眼底有些厭惡:“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與謝十三走得近瞭,自然也學瞭那作派。”
“等謝十三嫁過來瞭,這個傢哪裡還有咱們的容身之地。”容晴咬唇,轉頭看廖氏,“母親,便沒有辦法阻止瞭嗎?”
“還有什麼辦法。”廖氏也想有辦法,她當初還說過這個傢有謝十三沒有她呢,可還不是眼睜睜地看著謝十三嫁過來,這府上歡天喜地辦喜事。
廖氏越想越是生氣,心裡已經在琢磨著將來如何爭回這一口氣瞭。
“她既然非要嫁過來,那就嫁吧,日子還長著,等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