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容亭這些話,容晴也毫不在乎,她自小就巴不得如同她心中神明一樣的司雲朗才是她父親,如今她還怕容亭以十幾年的養育之恩將她困在容傢,不讓她和親生父親相認。
她冷哼瞭一聲,高高的抬著下巴,居高臨下:“你以為我願意來找你,若不是為瞭將我的東西帶走,此生我都不會踏進容傢的地方半步!”
明氏看向容晴的目光滿是厭惡:“你果真同你母親一般自私自利。”
這一對母女極度自私極度自我,利用別人占盡便宜半點都不願意付出,還覺得自己受盡委屈,當真是可笑。
“那也與你無關。”容晴一眼掃過去,然後道,“別在扯這些有完沒完的,我今日來不是來看你們臉色的,我要將我的東西搬走。”
“搬走,那可不行。”明氏語氣微冷,“都說這些是容傢為自傢姑娘備置的,你又不是容傢的姑娘,容傢養你十幾年,沒有要求你償還已經是客氣瞭,你還想將這些東西帶走?”
容晴大怒:“那你們想如何,若是如此,為何還將我們喊回來,真的是白跑一趟,晦氣!”
容晴氣得就要掉頭離開。
孔氏趕緊攔住她,然後問明氏:“世子夫人,當年的事情確實是廖傢不是,既然你今日都將我們喊來瞭,可是有什麼要求才能允許我們將東西帶走?”
明氏慢慢道:“這些東西留在容傢也晦氣,將來三弟娶瞭新婦,日後生瞭姑娘,自然也是要重新備置的,怎麼說容晴也在容傢生活瞭十幾年,讓她將這些東西帶走也行,不過我們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容晴既然不是容傢女,自然是不能再姓容瞭,容傢要你們為容晴改姓,不管她是姓司也好廖也罷,但不能再姓容。”
容晴聞言先是愣瞭一下,然後一陣狂喜:“行,這事情我答應你瞭。”
“容晴!”孔氏臉色有些不好,不願意同意這事,“世子夫人,若是容晴改姓,那麼這天下人都知曉她不是容傢女瞭?”
“雖然這些事情是廖傢做的不對,可傳出去瞭於容傢也不是什麼好事,不如就這樣囫圇著過去就成瞭,改姓就不必瞭,而且我們廖傢會將容晴帶去靖州,不會再出現在容傢的面前。”
明氏卻道:“於容傢確實不是什麼好事,隻是我們容傢不想日後再有個人打著容傢的名頭做事,也不想叫人以為我們容傢不會教姑娘,將姑娘教成這個樣子。”
“你們便對外說容晴舍不得母親,想要跟著母親一起去靖州,但容傢在靖州無親無故,故而讓她入瞭廖傢族譜,日後便是廖傢女。”
“至於外面的猜測,如今也不少瞭,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容傢也不怎麼在乎。”
孔氏啞然,一時之間竟然拿不定主意。
明氏又道:“你們也可以仔細想想,若是同意瞭,容晴這些年備下的東西你們都可以帶走,若是不同意,那就不能瞭,我們便是不喜歡這些東西,賣出去也是一筆不菲的錢財瞭,沒有人願意和錢過不去的。”
“好,我們答應。”容晴想也不想便應瞭下來,她還想跟她父親姓司,也一點都不想跟容亭姓容,改瞭這姓她自己還高興。
而且容傢人也都知曉瞭她的身世,她這輩子都回不來容傢瞭,這些東西她肯定是要帶走的。
孔氏有些猶豫,但見明氏態度堅決,又想到瞭傢裡的那筆錢的缺口等著容晴的東西來填補,也隻能硬著頭皮應下瞭。
“好,我們答應。”
“口說無憑,還是簽下契書吧。”明氏命人取來寫好的契書,契書一式兩份,上面仔細地講述瞭事情。
契書所言容晴並非容傢女,容傢養瞭她十幾年,如今得知事情的真相,讓容晴將她這些年積攢的東西帶走,此後容晴離開容傢改隨母姓,她將來如何一應由她的母族以及生父負責,與容傢再無瓜葛。
也就是容晴此生是生是死,過得好還是過得差,那都與容傢再無瓜葛,容傢對她不再負任何責任。
孔氏對這契書有不同意的地方:“便不能不說容晴不是容傢的血脈嗎?隻說她隨母姓,跟著廖傢去往靖州。”
明氏道:“那是對外的說法,若是你們將來不來打擾容傢,這份契書不會出現在人前,容晴隻是改瞭母姓跟隨母族去往靖州的容傢女,可若是你們將來來糾纏容傢,那就勿要怪我們不客氣瞭。”
孔氏明白瞭,這契書是為瞭防止日後容晴後悔,再回來糾纏容傢,說她是容傢的女兒。
不知怎麼的,孔氏突然心底生出瞭許多不安來,若是這契書簽瞭,容晴最後的退路也就斷絕瞭,她再也無法回到容傢,哪怕是賴著,容傢都不會再留著她的。
不過那又怎樣,容晴將來如何與她有什麼關系,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拿到容晴的東西,好填補廖傢的空缺,反正這事也是廖竹音當年造下的孽,拿她們母女倆的東西來添這個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好,我們簽就是瞭。”
孔氏讓容晴簽字,而後她有代表廖傢簽字,最後才是容傢這邊,明氏讓容亭簽字蓋印,簽字完契書一份給瞭孔氏,一份則是明氏自己收著。
容晴見契書簽好瞭,松瞭口氣:“現在我可以搬東西瞭嗎?”
明氏道:“你急什麼,來人,將府上的冊子拿來,我先對一下東西,然後你便可以搬瞭,是你自己的,你隨意帶走,但若是不是,便不要動瞭。”
容晴覺得自己被小看瞭,輕哼瞭一聲:“你放心,我隻要自己的東西,不是我的,自然是不會帶走的。”
謝宜笑聞言微笑:“那就希望容姑娘...哦,不,廖姑娘,就希望廖姑娘識趣一些,不是你的,便不要動瞭。”
“我姓司。”容晴皺眉,不大願意姓廖,“我父親姓司,我自然也會姓司的。”
“那就等你姓瞭司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