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娥,王桃花聽瞭,不疑有他。
王桃花笑著說道,把一塊佈放在床上,“大嫂,這是我買的一塊細佈,你留給兩個孩子做兩身夏天的衣服。”
趙小蘭輕笑,感謝:“多謝三弟妹,這花佈好看,再過一兩個月就熱瞭,做成小衣服穿,最是舒適。”
看到王桃花送瞭東西,吳小娥面上有些尷尬,她什麼也沒有準備,訕訕笑瞭笑說:“大嫂啊,等孩子大點,我再給買好佈料。”
這吳小娥一向小氣,趙小蘭跟她做瞭十年的妯娌,還能不瞭解吳小娥嗎?
“呵呵,行啊,反正都是一片心意。”趙小蘭笑道。
她生瞭四胎,五個孩子,這吳小娥就生瞭兩個,所以這吳小娥就覺得虧瞭,不願意再花錢瞭。
王桃花看看兩個孩子,笑著說:“這八郎個頭比小九兒個頭大,不過看著小九兒個小,但很靈活啊!”
“是啊,這丫頭可招人疼瞭,八郎夜裡還哭瞭兩三次呢,這丫頭吃飽喝足之後就不哭瞭,就算醒著也不哭。”趙小蘭心裡柔柔的,特別溫暖。
如此乖巧,好像害怕別人不要她一樣。
柳依依夜裡睡瞭一夜,而且吃飽喝足,渾身有力氣。雖然隻是揮動著小胳膊,但在大人的眼裡,就已經很活潑瞭。
此時柳依依睜開眼睛,看著眼前的娘親和兩個嬸子,然後咧嘴笑瞭笑,討好賣萌,以後才有好日子。
至於她一個成年人的靈魂,居然如此沒有底線,柳依依一點都不在意。
底線是什麼?
又不能吃!
現在能夠活下去,而且好好地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柳依依笑瞭,王桃花可開心瞭,“大嫂,你看,你看,小九兒對我笑瞭,一定很喜歡我······”
“明明也在對我笑,也喜歡我!”吳小娥看到軟軟的小侄女,整顆心都化瞭。
雖然還沒張開,但五官精致,將來一定是個軟軟萌萌的小嬌娘。
“呵呵,你們是小九兒的嬸嬸,當然喜歡你。”趙小蘭內心歡喜,這孩子真的太令人心疼瞭。
這時候,柳老太端著一大碗雞蛋面條進來,“孩子不哭,小蘭,你趕緊趁熱吃瞭,不夠吃,盡管說,我再去做,一定吃得飽飽的,才能有奶,八郎和小九兒,才能吃得飽。”
“謝謝娘!”趙小蘭感謝,婆婆是穩婆,會伺候兒媳婦月子。
傢裡的三個兒媳婦孕期,生孩子,坐月子都是柳老太操持,所以三個兒媳婦身體都很好,小孩也很健康,就連當初王桃花那麼危險,也都能撿回來一條命,母子平安。
“你是我兒媳婦,給我生瞭這麼好的孫子,孫女,我做婆婆的照顧你,也是應當的。咱們將心比心,我在你們需要的時候,對你們好,等我老瞭,難道你們三個還不好好地伺候我?”柳老太笑呵呵說道。
她是從做媳婦過來的,當年沒少被婆婆磋磨,知道做媳婦的苦,所以她有瞭兒媳婦之後,就想著不能像婆婆當初對她那樣苛刻。
她雖然在婆婆老年的時候伺候婆婆一段時間,但心裡無時無刻不在詛咒老太婆早點死。
她不想將來兒媳婦這樣,所以將心比心,盡力對兒媳婦好。
兒媳婦若是有良心的,自然會對她好。
趙小蘭聽到婆婆的話,顧不得吃飯,連忙說:“娘啊,您對兒媳婦,在我們柳傢村真是頭一份,跟親娘沒兩樣瞭,我娘都說我這是天大的福氣,在娘傢享福瞭,在婆傢更是享福。”
柳老太聽瞭,頗為受用。
她的好,兒媳婦記住瞭。
吳小娥聽瞭之後,挽住柳老太的胳膊,感激地說:“哎,都說傢醜不可外揚,我娘傢那些事情,你們也知道的,我就是被我父母賣給柳傢的,聘禮全收下,一文嫁妝也不給。嫁過來,我還擔心呢,但娘對我也很好,真是享瞭福瞭。”
王桃花嬌俏地笑瞭笑,“呵呵,婆婆是我遠房表姑呢,當年我娘就是看中瞭婆婆的為人,特地托人說媒。來到柳傢這些年,這日子過得舒坦,多謝婆婆對我們這麼關愛。”
柳老太笑呵呵的,“一個個的都是有良心的,好瞭,你們大嫂要吃飯,你們兩個出來吧,傢裡還有很多活呢!”
柳老太帶走瞭二兒媳婦,三兒媳婦,趙小蘭一個人在屋裡吃雞蛋面條。
柳依依從柳老太,娘親趙小蘭,二嬸,三嬸的對話中,就能判斷出來她們是什麼樣的人。
二嬸,三嬸雖然性格各異,各有小心思,但是人不壞。
她現在的娘親趙小蘭,能說會道,也是一個厲害的。
至於祖母,那更是一個瞭不得的老太太,不僅有接生的手藝,而且也會做人做事。
三個兒媳婦對她畢恭畢敬,而且非常親近,就可以看出這老太太的手段瞭得。
先給予兒媳婦恩,對她們很好,盡心盡力地照顧她們,然後再利用婆婆的權威,恩威並施。
就算兒媳婦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她的手掌心,心甘情願地孝敬她。
柳依依很滿意這樣的傢人,雖然不是之前的大富之傢,但衣食無憂,傢庭和睦。
在這樣的傢庭生活長大,更加輕松一下。
吃飽瞭困瞭,然後打個哈欠,柳依依很快就睡著瞭。
轉眼三天過去瞭,按照往日的習俗,要給孩子洗三,但是柳老太對外說雙胎小孩,身子弱,取消瞭洗三。
等到滿月的時候,再擺幾桌。
柳傢村甚至周圍的幾個村子,孩子基本上都是柳老太接生的,而且柳老太柳老頭平時為人也不錯,所以大傢聽說雙胎小孩有些弱,紛紛過來探望。
有的送瞭十幾個雞蛋,有的送瞭兩包紅糖,也有的送瞭幾尺佈……
本來柳老太也是為瞭慎重起見,不想表現得太過招搖。
對外宣傳這兩個孩子是雙胞胎,但兩個孩子的身形像正常孩子,怕引起別人的懷疑。
送來這麼多東西,柳老太把這些東西挑選瞭一些,拿出來分給孩子們,剩下的全部送到瞭趙小蘭的屋裡。
她這做婆婆的沒有貪瞭兒媳婦東西的道理,再說瞭,傢裡也不缺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