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太接過來仔細看瞭看,覺得眼熟,然後回到房間裡打開裝銀子的箱子,從裡面拿出來一個五兩的銀錠子,仔細對比一下。
“這兩個銀錠子上面都有一個手指印,今天撿到這個應該也是青陽觀的仙長們留下的!”柳老太說道,內心更加尊敬青陽觀的仙長們。
趙小蘭微微一愣,“這些仙長也太客氣瞭,明明是我們得瞭他們的仙傢手段,要感謝他們,可他們總是多給銀子……”
柳老太也點瞭點頭,“這才是有大本事的仙長,仙長的恩情我們記在心裡,以後好好回報!馬上要過年瞭,你們這幾天也能輕快一些瞭!”
“傢裡的這些活我們都是做慣瞭的,並不累!”趙小蘭笑著說,“隻要一傢人好好的,吃飽穿暖,就算累一些,我們也是心甘情願的。”
柳老太點瞭點頭,“都是好的,當然瞭,咱們一傢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越來越好。
等到開春,咱們就蓋房子,一點點地攢錢,再給你們三傢各蓋一個院子,等孩子大瞭,我們就分傢。”
趙小蘭聽到這話,連忙攬著婆婆的胳膊,“我們是長子長媳,娘親以後給老二傢,老三傢蓋房子就好,我們這輩子都賴著爹娘瞭,哪也不去,就在爹娘面前。”
聽到兒媳婦願意跟他們住在一起,願意給他們養老,柳老太也非常開心。
“呵呵,現在還早,等孩子大一些再說。”柳老太笑著說,但已經記在心裡瞭。
等到大孫子娶媳婦瞭,就要分傢。
一來人太多,是非也多;二來,地方小,住不下。
如此一來,不如趁著大傢還有情分的時候,就把傢分瞭。
到時候反而能夠處得好,柳老太想得明白,不像村子裡的一些老太太,重孫子都快成親瞭,還不分傢。
一傢子整天吵吵鬧鬧的,讓別人看笑話,而且傢裡人也心不齊,日子過得不順。
過年瞭,柳依依兩歲瞭。
今年過年吃好穿好,柳老頭、柳老太看到兒子,孫子們喜笑顏開,更加堅定瞭以後隻顧自己傢,不會任由柳成鵬一傢欺負瞭。
這段時間,別人在過年,柳依依的註意力全部放在傢裡的母豬身上。
從母豬的狀態和反應來看,母豬這是懷瞭崽。
柳依依經常在娘親和嬸嬸們喂豬的時候,在豬食裡面弄一些冰竹泉水。
這頭母豬可以健康茁壯孕育小豬,這可是今年傢裡發傢致富的重要“功臣”。
“小九兒,你別過來,這臭烘烘的,你靠進來,會弄臟你的衣服的。”吳小娥連忙提醒。
吳小娥小氣,有私心,但對柳依依這個唯一的侄女,頗有幾分真心。
有好吃的,不會少瞭柳依依一口;看到柳依依,總是很親切。
柳依依甜甜地笑瞭笑,“二嬸,沒事的,我會註意。我就是來看看,豬懷瞭崽是什麼樣子。”
“呵呵,這有什麼稀奇的,不就是肚子變大瞭嗎?”吳小娥哭笑不得,這丫頭好奇心真強。
人小,但是個鬼精靈。
別人說的話,一遍就能記住,特別聰明。
柳依依輕笑,“我在想著大母豬下瞭崽子,咱們就不用買豬崽瞭,就是不知道會有幾頭小豬?”
“呵呵,我找人打聽過瞭,第一窩,並不多,估計能夠四五隻小豬就不錯瞭。”吳小娥回答。
即使是這樣,也省瞭買豬崽的錢。
開春瞭,傢裡就要蓋房子,所以能省一點是一點。
柳依依煞有介事地點瞭點頭,“小黑,你最棒,你要努力!”
看到小侄女一本正經地跟豬崽說話,吳小娥哭笑不得,“好瞭,喂好豬瞭,咱們也該回去瞭。現在天暖和瞭,也能割草喂豬瞭,可以節省一些麩皮。”
“那我也去割草。”柳依依連忙說,攥緊小拳頭。
“你還小,傢裡那麼多人,哪裡輪到你幹這些活?”吳小娥笑道,帶著柳依依離開後院。
為瞭能讓傢裡的母豬吃好點,柳老太還去隔壁村的榨油坊買瞭一些豆餅,每次喂豬的時候,豬食盆裡都會放一些泡發的黃豆餅,加強營養。
在春耕之前,傢裡的老母豬,成為傢人關註的重點。
另外,柳依依偷偷用炭筆在一塊幹凈的木板上畫瞭如何騸割母豬的圖,劃開卵巢所在的位置,切割掉就行瞭。
傢裡就有從外面采摘的卷柏,魚腥草等幾種草藥磨成粉,配制成消炎的藥粉,直接塗抹縫合好的傷口上面就可以瞭。
經過柳傢人細心喂養,老母豬長勢良好,身體強壯,而且肚子也越來越大。
在春耕期間的一天夜裡,母豬終於發動瞭。
柳老太、柳老頭帶著兒子們趕緊來到後院。
他們先把母豬牽到隔壁事先準備好的幹凈豬圈,上面有幹凈的草,能夠讓母豬舒適一些。
尤其邊上一堆軟草,專門用來放小豬的。
柳老太擅長給人接生,給豬接生還是頭一次,但事先跟村子裡養過母豬的人請教,也算有點瞭解。
母豬也很爭氣,沒折騰多長時間,就開始發動瞭。
“哎呦,下崽瞭。”柳老太伸出兩手接著一隻剛出生的小豬,心情很激動。
柳老頭也很開心,“不錯,一看就是壯實的。”
一隻,兩隻,三隻·······整整下瞭十一隻。
“哎呀,頭一窩能下十一隻小豬,咱們傢的母豬,真是厲害瞭。”柳老太激動。
之前打聽瞭,頭一窩能夠四五隻就不錯瞭,沒想到他們傢的母豬居然生瞭十一隻豬仔。
柳依依也穿好衣服,偷偷跑過來,“我看看,我看看······”
跑過來看熱鬧的柳大郎趕緊一把抱著想要爬豬圈的小妹妹,“你別去,會被嚇著的!”
柳依依被大哥抱著,隱隱約約看到瞭裡面的稻草上有好多小豬仔。
“小蘭,快去打六個雞蛋,給咱們傢的大功臣吃瞭。”柳老太連忙說,剛生產完,母豬也需要補充能量。
吃雞蛋最簡單,而且最有效。
“哎,這就來瞭。”趙小蘭笑著說,跑去廚房打雞蛋。
本來婆婆讓打六個,但趙小蘭打瞭八個,多給母豬吃一些,才能多產奶,才能養大那些豬崽子。
老母豬吃瞭雞蛋,精神好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