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瞭祠堂門口,香案已經搬出來,上面擺放一些上供作法的器物。
雲冬又從包裹裡拿出來一個作法的黃色旗子,佈幔,擺好。
青陽子拿出桃木劍,黃符紙開始作法,上下跳躍,嘴裡念念有詞,最後兩面黃色旗子不點自燃,完成瞭最後的法事。
此時青陽子的額頭出瞭汗,眾人也看到瞭一場精彩的作法,虔誠地跪在地上磕頭。
法事結束,所有人都站起來,柳族長開始招呼青陽子師徒四人去正桌坐下,然後一盤盤的菜端上桌。
這些飯菜擺盤不怎麼樣,但分量十足,味道也不錯。
作法的時候,男女老少都來吃大席。
隻有在日子寬裕,風調雨順的時候,才有這樣的機會。
等到青陽子吃飽喝足準備離開的時候,柳老太準備瞭兩個大背簍,裡面裝著包好的各種口味的包子,還有大饅頭。
山上的仙長不會做,柳老太才決定送這些。
雲冬雲夏背著背簍,可開心瞭。
這些包子隻要稍微加熱蒸一下,就可以吃瞭。
師徒四人在眾人的註目之下,一起一落快速地離開。
一來是因為天不早瞭,他們如果不運用輕功,加快速度離開,可能在天黑之前到不瞭青陽觀。
另一方面,是想給這些村民留下高深的印象,方便以後行事。
回到傢裡,柳依依一大傢子圍著火盆,烤火。
外面的雪更大瞭,地上已經落瞭一層。
等到明天,那就是厚厚的一層。
“今年蓋瞭大房子,能夠住得寬敞一些瞭,來年大傢好好幹,收成更好。”柳老頭笑著說,今天真是有面子啊!
青陽子專門點名讓他作陪,讓其他人羨慕不已。
“老頭子啊,新房子不錯,明年賺瞭銀子,暫時不蓋房子,咱們買幾畝地。”柳老太笑著說。
雖然今天忙碌瞭一整天,但是她的精神卻異常地亢奮飽滿。
不僅僅因為傢裡的日子過得好瞭,更是因為她所信奉的仙長到來,讓她的心裡得到瞭更多的安慰,更加虔誠地信奉青陽觀。
“娘,說的是啊,現在我們一年能夠賺不少錢。多的不說,兩三畝地是可以買的,這樣接下來幾年咱們就能有更多的土地瞭!”柳志江笑著說道,十分贊成。
大傢七嘴八舌地說著今天的事情,暢想著以後的美好生活。
柳老太提醒說道“過瞭年大郎就十三歲瞭,小蘭啊,你也該給這小子張羅親事瞭。”
正在跟弟弟妹妹說說笑笑的柳大郎聽到祖母說這話,頓時紅瞭臉,低下瞭頭。
“唉呀,大哥要娶媳婦嘍,我們要有嫂子嘍……”下面的小弟們開始起哄。
聽到這話,柳大郎臉更紅瞭,有些惱羞成怒地說道:“讓你們現在笑話我,看看你們以後娶媳婦不?”
“嘿嘿嘿……有瞭大嫂,很快就有小侄兒瞭……”柳四郎笑呵呵地說的。
“我要小侄女,不要小侄子,太調皮瞭,你看八郎,現在打狗攆雞可討厭瞭,再看看小九兒,特別乖巧!”柳三郎笑著說,身上還捏瞭捏小妹的小肉臉。
大傢說笑著,柳大郎也不像剛才那樣拘謹瞭。
“大郎,你說說你想要什麼樣的媳婦?”趙小蘭笑著問道。
感覺孩子像是剛出生沒多久,不知不覺兒子就長這麼大瞭,再過幾年,她就要做婆婆,做祖母瞭。
柳大郎也有些紅,“長輩看得好,我就覺得好!”
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事都是長輩操持的,哪有自己給自己操辦婚事的,同時柳大郎也相信傢人會給他找個好媳婦。
就像娘親這樣賢惠勤快,二嬸雖然有些小氣,但也是過日子的好手,三嬸心靈手巧。
祖母的三個兒媳婦都很好,相信也能給他找個好媳婦。
想到這,柳大郎嘿嘿笑著。
下面的弟弟們開始起哄,逗趣著,說著笑話。
柳依依看到這樣的畫面哭笑不得,大哥翻瞭年十三歲,初中還沒畢業,就開始張羅媳婦瞭。
不過古代人的壽命短,十五歲就可以娶媳婦瞭。
像柳老頭這樣的,五十歲就已經上老年瞭,再過幾年就能做曾祖父瞭。
又是一年,經過她潛移默化的努力,柳傢的日子好過瞭。
相比較前世,她一心想復仇,一心想要保護母親和姐姐妹妹們,一直表現得很堅強,成為傢裡的主心骨。
一直是付出的那個人!
雖然後來父母姐妹也很關心她,但柳依依一直都是付出得多,也很辛苦。
可能別人覺得她很厲害,她什麼都不缺,所以難免對她疏忽瞭一些。
雖然這一切她不在乎,她是自願的,但對比現在被這樣溫暖一傢人寵愛,感覺不要太爽哦!
傢裡的長輩到哪都誇獎她,傢裡的哥哥背著她漫山遍野地跑,摘到好吃的果子,先給柳依依最甜,最大的。
柳依依更喜歡現在的傢,她還不是柳傢親生的,但卻得到瞭這麼多的關愛,她更加感激柳傢。
相比較前世,這份愛,來得更加濃厚,更加無私,也更加溫暖。
一轉眼到瞭開春,大傢也開始忙碌起來。
柳依依小朋友已經是三周歲,虛歲四歲的孩子瞭。
長大瞭一些,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奶奶,我想吃瓜,我們種瓜好不好?”春耕結束之後,柳依依就開始纏著祖母,想給傢裡再添一個副業。
傢裡的那些良田用來種植水稻和小麥,黃豆,傢裡人不會擅自更換種植作物,所以柳依依隻能另辟蹊徑。
柳依依思來想去,在菜園子附近的沙地上種植一些西瓜,小瓜之類的。
種得好瞭,也能賣錢。
柳老太寵孫女沒底線,小孫女喜歡吃瓜,她就種。
沒有種子不要緊,柳老太去柳族長傢裡要瞭一些小香瓜種子。沒想到柳族長傢裡還有寒瓜種子,柳老太也要瞭一些。
三個兒子春天的時候,除瞭春耕那幾天在傢,其他的時候,都在外面忙活騸豬,每個人每天都能賺上百文錢。
因此三兄弟不沾傢,在外面忙活。
柳老頭現在每天都盯著地裡的小麥,就怕出意外,畢竟收小麥的時候,王衙役要來,說不定縣太爺也會來,可不能有半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