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老百姓很開心

作者:林溪 字數:2064

王知府在田裡找到瞭戴著鬥笠正在跟老農說話幹活的淳郡王。這淳郡王來到海南,真真切切地做事,從來不喜歡跟官員之間應酬,看來高產的水稻,指日可待。

“郡王,王知府過來瞭。”內侍在邊上提醒。

沈冰竹轉頭,看到瞭王知府,笑著說:“王大人稍等片刻,本王這邊馬上記錄好瞭。”

“郡王爺大才,王某佩服。”王知府佩服說道,他幼年時傢裡是小地主,傢裡有幾十畝地。到瞭農忙的時候,也要跟著傢裡的大人下地幹活。

大約一刻之後,沈冰竹從田裡上來,在小溪邊洗手,一邊問:“王大人,你過來有何事?”

王大人回答:“制糖工藝經過驗證之後,效率能提高五成,出糖量能提高兩成,而且制作出來的白糖,雪白如霜,品相很好。

現在下官,想把制糖的工藝賣給縣城裡的幾傢制糖大戶。賣的錢,一方面用於修橋鋪路,另一方面推廣甘蔗種植。王爺,您說這樣怎麼樣?”

沈冰竹想瞭想,點瞭點頭,“如果是賣給制糖大戶,咱們要的高瞭,他們不願意;要的低瞭,咱們吃虧,而且商人逐利,還要防止這些商人聯合起來。

因此,我就覺得應該引入競爭機制。隻要有錢,就可以買制糖工藝,引入新的資金和商戶,采取拍賣的方式。這樣,讓他們互相競價,價高者得。

有瞭不是傳統制糖大戶的商戶加入,他們為瞭能夠制糖,就要收購甘蔗,進而甘蔗的價格也會提高,反正比落在那些制糖大戶的手裡好一些。當然瞭,這隻是本王的粗淺看法,王大人和同僚們仔細想想。”

“多謝王爺提點。”王知府聽到淳郡王的話之後,眼睛越來越亮,尤其是那句有競爭力才能進步,更有道理。

“王大人,你不要擔心糖多瞭賣不出去。”沈冰竹提醒,“因為現在皇阿瑪同意並且加大海外貿易。咱們的這些糖不僅可以賣到大清富庶的地方,也會賣到海外。隻要適合種植甘蔗的地方,都可以種植。”

王大人聽到這話,表情稍微猶豫,“雖然糖可以賣錢,但甘蔗種植多瞭,種植的糧食就少瞭。民以食為天,下官不能因為多一點稅收,減少耕地。”

沈冰竹訝然,笑瞭笑,“好吧,那等本王的高產水稻種植出來,就可以更多的土地用於種植甘蔗。”

“下官也期待王爺能夠早日成功,不僅是海南老百姓之福,也是大清老百姓的福氣,更是天下老百姓的福音。

這些年,不斷有國外的高產作物傳到國內。

玉米,紅薯,土豆,畝產都很高,養活瞭更多人。如果水稻也能夠更加高產,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好過瞭。

王大人回去之後,就按照沈冰竹的辦法,重新制定規則,最後把制糖工藝拍賣出去。

經過一番爭搶之後,最後有六傢獲得制糖工業。

其中三傢是傳統的制糖作坊商戶,另外三傢分別是其他行業的大商戶。

不僅從每傢得到瞭兩萬兩的銀子,而且增加瞭競爭。

隨著制糖工業拍賣出去之後,第二天甘蔗的價格就比之前漲瞭,一根甘蔗比以前多瞭二文錢。

兩文錢對於其他人來說並不算什麼,但一畝地有那麼多根甘蔗,就能夠多收成三兩銀子。

如果傢裡面種植幾畝甘蔗,就能夠比往年多收成十幾兩銀子。

這都是多出來的銀子,大大提高瞭當地種植甘蔗的農戶收入。

老百姓都非常高興,直呼今年的日子比往年好過。

王知府十分關心民生,也非常開心。

不過一想到以後會有更多人的人種植甘蔗,沒有足夠的糧食,十分危險。

因此王知府開始下令,每傢每戶隻能種植五畝甘蔗,超過五畝收重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個政策一出來之後,老百姓迎來瞭一波分傢潮。

原本有些老人傢堅持父母在不分傢,一大傢子在一起幹活一起吃飯。

可現在讓每傢每戶能夠多種植一些甘蔗,因此這些人當即分傢。

一般父母都是跟著長子生活,已經成婚的其他兒子分出去,單獨立戶,就可以多種植5畝甘蔗林。

因為甘蔗林的種植非常嚴苛,投資也非常大,往年一畝地能夠賺五六兩銀子,但現在卻可以賺八九兩,甚至十兩銀子。

一傢子好好侍弄甘蔗林,就能夠衣食無憂。

同時,那些制糖的商戶,沒少賺錢。

因為霜糖的品質好,因此價格比以前高,產量也高,再加上效率高,所以最後即使原材料漲價,商戶也沒少賺錢。

源源不斷的霜糖運往江南和北方富庶的地方,賺取利潤;也有海船,商隊,進行海外貿易,現在又多瞭一種貨物霜糖。到瞭海外,利潤更大。

沈冰竹一過來,就給海南這邊帶來福祉,在王知府的刻意宣傳之下,不僅海南的老百姓知道,京城那邊也寫瞭折子呈上去。

在沈冰竹和柳依依在海南兩個月之後,也就是離開京城四個月之後,京城的康熙接收到瞭官方的奏報。

至於私底下的奏報,幾乎每隔兩三天都會通過特殊的渠道送過來。康熙每次都會認真查看,從不對外說。

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對老七兩口子非常關註,不想給遠在天涯海角的兒子兒媳婦帶來麻煩。

沈冰竹和柳依依、圖雅和寶柱到瞭海南之後,準備瞭當地的特產,連同信件,讓別人送到京城。

柳依依送給太後的禮物是一個在海邊撿到的海螺,放在風口,還能聽到海風的聲音。

圖雅送瞭一串當地珍珠項鏈,雖然比不上貢品,但也挺好看。

成妃娘娘和小十七也收到瞭禮物,康熙收到的禮物,居然是一塊好看的石頭。

康熙看向桌上的好看石頭,陷入沉思,老七送石頭給他是不是另有深意?

不過所有的猜測在看到信之後,全部消失一空。

這就是一顆好看的,普通的石頭,而且是來自於大清最南部州府的石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