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陽不才,十三歲才考中的秀才,今年,十五瞭。比不得楚禦史那般才學。”
溫陽自謙,其他學子則是心中哀嘆,十三歲考中秀才,也能說是“才考中”?他們若是十三歲能考中,可要拜謝佛祖保佑瞭。
而小蓮的重點,卻是在溫陽的年齡。
“你,你有十五瞭?”
她一直以為溫陽比她小上兩三歲,把他當弟弟看待,對他的關心,也沒有避及男女大防。
怎麼突然就,隻比她小瞭一歲?那豈不是,差不多同齡瞭?
她做這些,會不會被人誤會?難怪每次,這些孩子都要打趣她一番,卻原來,是她自己孟浪瞭。
溫陽點點頭,小蓮突然就有些羞惱。
“那你,你怎麼不早說?”
溫陽疑惑。
“早說什麼?”
“早說,早說你已經十五歲瞭呀?”
溫陽更疑惑瞭。
“小蓮姑姑早先沒問過我,何況,十五歲又有什麼要緊?”
有什麼要緊?對啊,有什麼要緊?似乎,也沒什麼要緊,她是在報答救命恩人,理所應當。如此想著,小蓮便也釋然瞭。
“我隻是,太過吃驚罷瞭,你看起來,著實不似十五歲的樣子。”
說完這話,小蓮想到溫陽這些人,是如何成為孤兒的,又覺得自己說錯瞭話。
“我,我得回去瞭,皇後娘娘還等著我伺候呢。”
溫陽看著小蓮的背影,目光逐漸溫柔。
小蓮回到楚雲溪身邊,將宮外的見聞一一說於她聽。
“皇後娘娘,您是沒看到,今日京城中,因著世子和兩位公子的婚事,有多熱鬧。街上可謂是人擠人,將那些小姐們,都要羨慕哭瞭,哈哈。”
“不得口無遮攔,每個人都有自己註定的姻緣,隻是早晚罷瞭。”
楚雲溪雖說著斥責的話,臉上卻是帶笑。小蓮伸伸舌頭,打住這個話頭。
“娘娘,您的天下學院裡,已經有學子,要參加來年的秋闈瞭。”
“嗯?”
楚雲溪與小蓮那時的反應如出一轍。
“學院中,難道已經有秀才瞭?”
小蓮湊過去,跪坐到楚雲溪的床邊。
“娘娘,你還記得溫陽嗎?”
楚雲溪點頭,那群厲城孤兒公認的大哥,她自然記得。
“難道,他小小年紀,已經考過瞭秀才?”
小蓮似乎終於找到瞭同盟。
“您也被他的樣子騙瞭是不是?別看他幹瘦幹瘦的,他今年,有十五瞭呢,說是前年考中的秀才。”
楚雲溪審視地看著小蓮。
“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你和溫陽,何時有瞭交集?”
小蓮眨眨眼,從床沿上起身,離遠瞭些。
“就,就是夫人難產那一次,我和鄭嬤嬤被綁匪綁瞭去,後來,是溫陽救瞭我們。”
楚雲溪疑惑問道:
“不是大哥救瞭你們嗎?”
小蓮努力組織語言。
“先,先是溫陽,為我們拖延瞭時間,才能等到大公子來救我們,所以,算起來,溫陽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楚雲溪看著小蓮微紅的臉,深覺哪裡不對勁。
“如此重要的事兒,我怎麼沒有聽你提起過?他救瞭你和鄭嬤嬤,也相當於救瞭母親。好歹,我們當時也該備下厚禮,去謝謝人傢才是。”
小蓮一向對她藏不住話,這件事兒倒是憋得夠久瞭。
小蓮被楚雲溪這麼一問,想起當時,她從肉墊溫陽身上起來時的窘迫,這讓她如何開口?
“娘娘當時,實在是太忙瞭,奴婢便沒有因為這點小事兒叨擾娘娘。”
小蓮說話時,眼眸微轉。
“不過,奴婢已經送過禮,道過謝瞭。”
“哦,原來如此?”
“嗯,正是如此,娘娘,小蓮去看看晚膳好瞭沒。”
小蓮匆匆遁走,卻正好遇上進殿來的君凌雲,差點撞翻瞭君凌雲手裡的托盤。好在君凌雲微微收瞭手。
“皇上。”
小蓮心驚肉跳,趕忙行完禮退下瞭,楚雲溪若有所思。
君凌雲端著托盤來到楚雲溪身邊。
“小蓮這個掌事姑姑還是太年輕瞭,不經事,不如換一個。”
“你可不要嚇唬小蓮,她膽子小,會當真的。”
楚雲溪邊看著君凌雲拿來的那一托盤東西,邊維護小蓮。
入眼是各種果脯和堅果。
“居然有這麼多種類?”
“嗯,娘子嘗嘗喜歡哪種,我命人多尋些來。”
楚雲溪眉眼彎彎。
“其實這些事兒,交給宮人去做就好,你何必事事躬親?”
君凌雲將一塊核桃仁送到她口中。
“溪兒這是,要剝奪為夫的樂趣?”
楚雲溪一邊咀嚼,一邊彎起唇角。
“很香,好吃。”
“再嘗嘗這個桃脯。”
“好甜。”
“杏脯怎麼樣?”
“有點兒酸,不過也好吃。”
“那就吃個榛子,解解酸。”
“吧唧!”
楚雲溪突然環住君凌雲的脖子,在他的側臉上偷襲瞭一口。
看著君凌雲受用的表情,她又貼近他的耳畔,輕吐幽蘭。
“都不如夫君好吃。”
她仗著肚子裡有個擋箭牌,難得有恃無恐一次,有種竊喜在心頭。隻是苦瞭君凌雲,受用,變成瞭煎熬。
楚雲溪能感覺到他的呼吸深沉,喉頭滾動,露出小狐貍般的狡黠笑容。
君凌雲將她從自己身上摘瞭下來,眸光深邃,晦暗莫名。
“娘子,隻玩兒火,不滅火的人,下場可都不怎麼好。”
楚雲溪收起笑,將方才未來得及吃的榛子塞入口中,一臉無辜地咀嚼。
“皇上,皇後娘娘,晚膳準備好瞭。”
小蓮很合時宜的,進來請他們用膳。楚雲溪趕緊從床上起身。
“慢著些,張太醫不是叮囑過瞭,有瞭身孕,不可再這麼急急火火,小心抻著肚子瞭。”
君凌雲跟在身後護著,唯恐她磕著碰著。方才升起的心火,隻好又壓瞭下去。
還有八個月,也許要更久些,竟比重生後,等著跟她成親還要難捱。
君凌雲認命的給楚雲溪佈菜,夾的都是她喜歡吃的。
次日一早,是君凌雲收服西昭回歸後的第一個早朝,文武百官齊聚,無一缺席。
君凌雲面容冷峻,端坐於高高龍椅之上,接受眾臣朝拜。
君子楓率先上奏北境軍機。
“啟奏皇上,楚大將軍來信,北蠻國正如您所預料一般,想要誘我軍深入。楚大將軍固守邊境,未曾讓北蠻軍得逞。如今,北蠻已經退兵十裡,恢復常態。奏問皇上,下一步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