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皇上收回成命!求皇上收回成命……”
大殿之中,朝臣們已經跪瞭一地。
這等氣氛之下,他們積攢瞭許久的怨氣,終於不顧後果,一股腦吐露出來。
他們今日,定要阻止這場鬧劇,不能讓皇上隨心所欲。
朝臣們跪瞭大半,白梟站在最前面,更為突兀瞭。
他心裡也是焦灼,主子何須為他,犯瞭眾怒?
可他思前想後,還是沒有與主子唱反調,隻默默往一側挪瞭挪。
君凌雲抬瞭抬手,朝臣們終於安靜下來。準備聽聽君凌雲要怎麼自圓其說。
今日若是不能給他們一個說法,他們便是辭官不做瞭,也要爭一口氣。
所謂法不責眾,即便皇帝權利再大,他們朝臣隻要團結一心,也能撼動這顆大樹!
“方才,是誰提到的楚傢?”
大臣們沒想到君凌雲第一句話,竟是問瞭這樣一句話,這是要拎出一個,殺雞儆猴嗎?
“嚴尚書,可是你說的?”
刑部尚書嚴大人,本還在想著要不要站出來,就已經被君凌雲給點瞭名,他也隻好梗著脖子承認瞭。
“回皇上,正是微臣,微臣掌刑部,隻知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知道如何趨炎附勢,還望皇上恕罪!”
他這話,倒是說得大義凜然,如果君凌雲因他方才那番話,治他的罪,倒是以權壓人,徒長趨炎附勢之風,無法服眾瞭。
“皇上,臣也以為,刑部尚書所言有理。”
朝臣們今日是豁出去瞭,若是讓皇上在他們之中開瞭口子,其他人也別想好過。
這種時候,他們必須抱團取暖,才能對抗皇權。
唯一無法發言的,恐怕隻有楚傢人瞭。面對朝臣的激憤,他們若出頭,隻會讓矛盾更加激烈。
可讓所有朝臣沒有想到的是,君凌雲不僅沒有對刑部尚書發難,反而誇贊瞭他:
“嚴尚書,你一向剛正不阿,朕贊賞你敢於說出心裡話的勇氣。”
刑部尚書卻是心裡打鼓,皇上還不如直接斥責他一頓,讓他來得踏實。
對犯人加以誇贊,讓犯人自己理虧認罪,也是審訊時常用的法子。
君凌雲好言好語道:
“朕問你幾個問題,你如此剛正不阿,當不會說假話。”
刑部尚書不知道,君凌雲葫蘆裡到底賣得什麼藥,隻好硬著頭皮應下。
“皇上請問,微臣定當如實回稟。”
君凌雲便嚴肅瞭神態,聲音威嚴。
“第一個問題,楚正南,楚大將軍,保衛北境二十載,未曾丟失過一座城池,他可能勝任護國大將軍一職?”
楚將軍的戰績,刑部尚書無法否認,隻能回道:
“楚大將軍,英武善戰,士兵信服,有統帥之能,實至名歸。”
方才還氣焰囂張的朝臣們,在聽到君凌雲第一個問題後,便有些低垂瞭頭。
暗道這刑部尚書實在是不該,將白梟和楚傢,兩件事混為一談。合該一件一件奏稟才是。
而君凌雲,已經又發一問:
“第二個問題,楚文忠,楚小將軍,自小跟隨其父練武行軍。可謂在演武場與沙場上長大的,他可堪子承父業?”
刑部尚書手心冒汗:
“楚小將軍出類拔萃,同齡中,武藝無出其右,雖年輕,沙場經驗,卻不輸老將,可堪培養。”
朝臣們的頭垂得更低瞭,皇上對楚傢多有維護,待掰扯明白楚傢,他們哪裡還能一鼓作氣,阻止皇上認白梟為義弟?
果然不出眾朝臣所料,君凌雲繼續發問:
“第三個問題,楚文鴻,楚禦史,自幼神童之名在外,乃是父皇親點的榜眼,科舉出身,可是才能配位?”
“自然,自然配得。”
刑部尚書此時也已經有些後悔,自己說話過於莽撞。
他該隻抓住皇上去楚府守歲一事,痛批才是。如今反倒讓皇上給將瞭軍。
“第四個問題,楚文錦,楚尚書,於國庫空虛之時,臨危受命。短短幾個月,不僅解決瞭北境糧草,與西昭救急,還將國庫擴充到百萬兩白銀,他,可能勝任戶部尚書一職?”
君凌雲終於將楚傢人問瞭個遍,刑部尚書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是挫敗感更多,還是解脫感更多。
“楚尚書,財商卓絕。”
這個詞兒,還是太上皇任命楚文錦之時,於聖旨上給他的評語,誰也說不出個不是來。
刑部尚書已經暗自閉眼,他這前半段完敗,後半段,可怎麼再提起?
君凌雲則是掃視著所有朝臣。
“今日,朕便給你們機會,指出楚傢人瀆職之處,若他們當真德不配位,朕今日便撤瞭他們的官位!”
這,當真?
朝臣們先是一喜,覺得這是個打壓楚傢的好機會,可一番搜腸刮肚之後,又都如蔫瞭的茄子。
仔細想來,楚傢父子,竟真的找不出什麼瀆職之處。
“皇上,微臣,微臣要彈劾戶部尚書楚文錦!”
眾人循聲望去,看是哪個如此英勇。
就看到與楚文錦同在戶部的朱侍郎,抱拳出列。
“皇上,楚尚書雖然政績瞭得,可他到底是個商人,三天兩頭不在戶部當值,公私不分,界限不明!微臣擔心,長此以往,會助長不良之風。更擔心國庫的銀子,會被楚尚書挪動私用。”
在朝臣們看來,不按時上工,這的確算是瀆職瞭,可卻無人點頭附和。
要是真將楚文錦給拉下馬,國庫豈不是又要空虛瞭?
畢竟以前,做什麼都從國庫領不出銀子,捉襟見肘的感覺,不好受啊。
現在隻要是為國為民,戶部便能給備出銀子來。
若是換個人來做這戶部尚書,還真不一定能如楚文錦做得這般好。
他們倒是寧願打壓楚傢其他人。
朝臣們看向君凌雲,難道皇上真的會,撤瞭楚文錦的戶部尚書一職嗎?
君凌雲卻冷笑一聲。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那朱侍郎一驚,皇上這話,分明意有所指。
雖然他沒想明白,指的是什麼,可不妨礙他知道這不是句好話。
朝臣們也是互相看看,皇上這是在罵朱侍郎眼皮子淺嗎?
“楚尚書不在其位,是受瞭朕的密旨,去整合天下錢莊,統一天下貨幣。
要不然,你以為朕為何,從來不問責他曠工一事?難道朕是眼瞎耳聾,不知道嗎?還是你以為,朕是在包庇尋私?”
朝臣們震驚抬頭,整合錢莊,統一貨幣?這麼大的事兒,楚文錦竟然一人幹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