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因緣際會

作者:風卷南煙 字數:2164

顧清意聽到這樣的說法,笑瞭:

“畫面精美絕倫就可以斷定是真品瞭嗎?殊不知,現在很多古畫都可以被一比一的臨摹仿照出來,且讓人分辨不出真偽來。”

顧清意這麼說並不是誇大其詞,盛世的古董,古畫在拍賣界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也就催生瞭一系列作假售價的產業鏈,所以才會需要鑒定專傢。

隻是難保專傢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嘉世得負責人一臉嚴肅:

“你的意思,這幅畫是別人臨摹的作品?”

顧清意的視線淡淡的落在瞭畫卷之上,如果說之前在大屏幕上她還隻是七分肯定,現在她已經能確定百分之百這幅《萬裡江山圖》是贗品無疑:

“沒錯,這幅畫並不是《萬裡江山圖》的原件,且也不是王大傢的作品,是別人臨摹的。

隻是臨摹畫作的人手段高超,將王大傢慣用的筆鋒和畫風都研究吃透瞭,光從畫卷上來分辨是很難區分這幅作品的真偽的。”

顧清意說的什麼筆鋒和畫鋒不是業內專業人士根本聽不懂,但是大傢卻都明白瞭一點:

“你說畫風上分辨不出來,那你從哪裡分辨出來的?一點證據都沒有就說這是贗品,難不成是憑你的直覺不成?”

宮以眠開口道:

“是啊,清意,你這一邊說這畫是假的,又說畫風筆鋒是一樣的,你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美琳達嗤笑道:

“顧清意,你要是說不出來就別在這兒丟人現眼瞭,這麼多人陪你在這兒聽你胡謅,你好意思呢。

隻要你乖乖認個錯,本小姐可以不計較。”

顧清意抬瞭抬眸子,眸光有超出她這個年齡的從容,換作其他人被這麼多大人物逼問,早就自亂陣腳,有理也虛掉三分瞭,隻聽她淡淡的開口解釋道:

“我隻是說從畫卷上分辨不出來真偽,是因為此畫卷的作者國畫水平極高,已經堪稱國畫大師。

雖然從畫意上分辨不出來,但是我並沒有說這副作品不能從其他方面來驗證真偽。”

這話就讓一眾人摸不著頭腦瞭:

“難不成是畫紙?以前有些古畫就是因為畫紙無法造假而被證明是贗品。”

顧清意微微搖頭:

“並非,我也不是千裡眼,我也是剛剛才近距離觀察這幅畫,也沒有用手碰過,況且我對畫紙這一塊並沒有研究過,

大傢可以這麼想,嘉世得的專傢鑒定應該也不會是有眼無珠之輩,會連畫紙這麼粗鄙的作假都看不出來。”

顧清意否認瞭這個說法,讓其餘眾人不禁紛紛往其他方向猜測著:

“難不成是畫卷上畫畫用的墨有區別嗎?你也是畫畫的,對於墨質的區別應該比別人瞭解的更多。”

顧清意還是搖瞭搖頭:

“我已經好幾年沒有碰過水墨畫。”

猜測再一次被否認瞭,眾人的好奇心也紛紛被勾瞭起來,其實大傢都沒有發現,一開始大傢都覺得這幅《萬裡江山圖》不可能是贗品,而現在,大傢心裡卻有些半信半疑瞭,大傢自己都沒察覺到,因為顧清意這樣恬淡自信的風采,已經在不知不覺讓他們相信她是真的有這份能耐的。

隻是,大傢都有些沒耐心瞭:

“那到底是從哪裡入手鑒定啊?筆鋒和畫法都對,紙張和墨也沒問題,那還能是哪裡有問題?”

“你就別賣關子瞭,大傢都等著呢。”

場面有些亂糟糟的,嘉世得的經理現在臉色也慎重瞭很多,不管顧清意是不是能拿出證據自圓其說,今晚這件事都會對嘉世得的名聲會是一個很大的影響,而且他有種莫名其妙的直覺,顧清意說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她真的有這個能耐鑒定這幅畫作。

霍晉楓本來隻想著怎麼拔高小清清解圍,現在也不禁非常好奇的等著顧清意拿出說服眾人的理由來:

“小清清,你就快說吧,除瞭這幾點,還能從哪方面著手鑒定這幅畫的真偽呢?”

顧清意見大傢的耐心和好奇心都攀升到瞭頂點,知道自己該說出理由瞭,這才緩緩說道:

“眾所周知,王大傢的畫深受歷代帝王的喜愛,一直藏於深宮很少面世被其他人鑒賞,這也是王大傢的作品鮮少有面世拍賣的原因。

每一次有王大傢的畫作面世,都會在國畫界引起轟動,我小時候跟在母親身邊,也對王大傢的作品非常喜愛,傢母更是臨摹過王大傢的作品。”

顧清意說到這兒,場內便有人驚呼起來:

“該不會這幅畫是你母親宋惠女士臨摹的作品吧。”

“我就說瞭,她怎麼就這麼肯定的說這幅畫是贗品瞭,原來是她親眼看到過她母親臨摹啊。”

“那,這幅畫真是贗品?宋惠女士臨摹的作品都到瞭以假亂真的地步瞭?”

顧清意見大傢腦補的越來越離譜,澄清道:

“大傢別誤會,我隻是說我母親喜愛王大傢的作品,也臨摹過,但是我母親臨摹的作品都隻是為瞭學習王大傢的運筆,並非是要用來臨摹作假。

而且,這幅《萬裡江山圖》我母親並沒有臨摹過。”

這樣一澄清,大傢才有點頭緒又被攪和瞭:

“那你倒是快點說啊。”

顧清意朝不耐煩的那人淡淡掃瞭一眼,如果不是有人打斷自己的話,她都已經要說完瞭,現在反而怪起她瞭。

戰時晏也沖那人看瞭一眼,不怒自威的氣壓悄悄蔓延,嘈雜的氣氛漸漸安靜下來。

顧清意這才開口:

“我會跟大傢說這些是想告訴大傢,我和我母親對王大傢的畫作的瞭解或許會比在場的其他人瞭解的要多一些,這點大傢認同嗎?”

眾人紛紛點頭,有國畫大師的母親,對王洪基的畫作比旁人知道的多些很正常。

“有一次,我母親在跟她的老師打完電話後,非常氣憤,我就問她這是為何,她生氣的告訴瞭我原因,而那通電話就是有關《萬裡江山圖》的。”

眾人越聽越有趣瞭,也無人插嘴瞭,紛紛安靜的等著顧清意要說的重點。

“原來,我母親的老師因緣際會在一位收藏傢傢中有幸目睹欣賞瞭王洪基大傢的大作《萬裡江山圖》,我很奇怪,問母親就算現在沒機會近距離去欣賞王大傢的畫作,也不用如此生氣,以後有的是時間和機會……”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