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著愣頭青一樣的孫子,顧爺爺坐上桌,威嚴地瞪著他:“閉嘴!吃飯!”
顧長青不敢吭聲瞭,老老實實去廚房端自己的飯,坐下默默地吃。
再次驗證,在傢裡,惹誰都不能惹他姐。
實在是惹不起。
時間就在人們的喜怒哀樂,歡聲笑語中飛逝。轉眼元宵節就過去瞭,到瞭顧清清和江靖遠出門的日子。
顧永昭這段時間堅持鍛煉,手臂的力量達到瞭沒出事前的標準。
顧清清怕他拄拐杖上下車不穩當,要是摔瞭更麻煩,初十去瞭一趟中醫院,找陳章買瞭一輛舊輪椅,花瞭三十塊錢。
輪椅是中醫院急救室的,舊是舊瞭點兒,但是還能用。拿回來,送去給顧永昭,把他給感動得熱淚盈眶。
能這麼處處為他著想的人真不多,顧清清算一個。其實他自己也擔心拄拐杖能不能順利上下車,畢竟他的腿一點都不能動。
最好的狀態是能有知覺,知道疼,麻、冷、熱,這在他看來已經很好瞭。要想靠拐杖上下車,他隻能利用自己的臂力,將身體死死撐起。
他在部隊這麼多年,參加過不少訓練,也出過不少任務。不然他一個農村出去的孩子,沒文化,沒背景,憑什麼提幹?
靠的就是自己的勤學苦練,敢打敢拼。
沒想到拼來拼去,拼出瞭一個殘破的身體,他真的很絕望。
絕望至極。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他回瞭老傢,遇見瞭貴人。
清清就是他的貴人。
坐在輪椅上,他能自由進出房間,也能自己上下床,還能自己穿衣服起床。
這些都是他以前不敢想的。
十六一大早,他就起來瞭。
顧二奶奶也跟著起來,母子倆的衣服昨天就收拾好瞭,村裡誰也不知道他們要跟著顧清清去京都。
不敢說,怕人聽瞭眼熱,能跟著清清去京都,那是多麼好的事。
顧永昭帶好自己的退伍證,坐在輪椅上,由顧二奶奶推著來瞭顧清清傢。
村裡人瞧見都覺得奇怪,個個都在問。
“二奶奶!你這麼早帶著永昭來清清傢做什麼?”
“是呀!清清說今天要去京都,我趕著來送送,你們母子倆也是來送她的?”
“怎麼還帶著行李?這是要跟著清清走?”
顧永昭看瞭眼大傢,微微點頭:“是,我們要跟著清清去京都,我的腿還需要繼續治療。”
別的他也不打算多說,就說這個,反正一會兒他跟他老媽走瞭,村裡人還是會知道的。
“什麼?你們要跟著清清去京都?天吶!清清答應瞭帶你們走?”
“答應瞭。”顧二奶奶笑容和煦,“那孩子心善,放不下我們傢永昭的病,讓我們跟著一起去。”
邊上好幾個人臉上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感覺顧清清真的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有人替他們憂慮:“你們跟著去,那吃住怎麼辦?清清給安排瞭嗎?”
“安排瞭。”顧二奶奶實誠,把顧清清的安排稍微透露瞭一點兒,“她說讓我們母子倆就住她傢,跟著她一起吃。”
“這麼說是免費提供吃住?那可是京都,連滴水都要買,你們就這麼白吃白住?”
“那不可能,二奶奶不是這樣的人,你多慮瞭。”
“就是,永昭也不是那種愛占人便宜的,你別管那麼多瞭,這是他們之間的事。”
“清清是個難得的好孩子,村裡誰傢有個啥,隻要碰上她在,都會盡力幫忙。”
大傢來送顧清清,手裡或多或少都拿瞭點自傢的特產,她一傢都沒收,指著蘇清瑤給她準備的三大包東西。
“我們就兩隻手,我媽給我準備瞭這麼多,哪裡還能帶你們的?我舅媽準備的都拿不瞭,最後隻帶瞭一隻雞,兩條咸魚,已經是極限瞭。”
江靖遠在一旁跟著說道:“謝謝大傢對我們的厚愛,心意我們收下瞭,東西就算瞭,大傢都拿回去吧,實在帶不瞭。”
瞅瞭瞅,的確帶不走,大傢沒勉強。他們小夫妻已經有三個大包瞭,顧永昭是個腿上有傷的,也不能幫忙拿東西。
二奶奶年紀大瞭更指望不上,少帶點也行,路上還得轉車,拿多瞭不方便。
“清清!你帶著你永昭叔和二奶奶走,路上可得小心些,他們一個年紀大,一個腿腳不便。”
“是呀!你這孩子心眼太實誠,居然敢千裡迢迢帶著人出門。”
“不帶不行,永昭的腿剛好點,要是中斷治療,前面治瞭那麼久不都白費力氣瞭。”
“清清心裡有數,你少費心。人傢是醫生,自然不會胡來。”
大傢七嘴八舌地說著,顧清清也不好插嘴。顧永昭的病是咋回事,村裡人並不是很知情。
她沒說,二奶奶也沒說,隻有知情的人心裡清楚。
這個時候說這些也不合適,幹脆什麼都不要說的好。
吃完飯,帶好要帶的東西,江靖遠背上背著一個包,手裡提著一個,另外一個放在顧永昭的腿上,打算推著走。
被顧永壯攔住瞭:“不用急,我和你媽用自行車幫著載去市裡,這樣輕省些。”
蘇清瑤也說:“你一個人這麼背著也沉,到瞭火車站上車的時候你再背著吧!”
江靖遠笑著點頭,又把背上的包放下來,有自行車載著走當然要輕省許多。
要是隻顧清清和江靖遠去火車站,顧永壯和蘇清瑤,顧長青三人肯定會騎車送他們去。
多瞭顧永昭和顧二奶奶,他們不能騎車送,人太多,安排不瞭。
隻能走路。
顧二奶奶年紀是大瞭些,可常年勞作,走路去市裡對她來說不在話下。
顧爺爺跟顧二爺爺兩人站在一處,看著各自的傢人遠去,都默默地沒有說話。
兩人心裡各自有各自的惆悵。
三個包,顧永壯的車後座馱瞭兩個,一個放在蘇清瑤的車後座上,顧二奶奶手裡的也被顧永壯拿去掛在瞭自行車橫杠上。
這樣誰都不用拿東西,全交給瞭自行車。
本來推顧永昭的是顧二奶奶,這下換成瞭江靖遠。
顧二奶奶感激不已:“永壯!清瑤!謝謝你們特意來送一趟。”
“也不是特意來的,本來我們就打算送他們倆上火車。”蘇清瑤推著自行車,走在女兒身邊,“大正月裡人多,不親眼看著他們上車,心裡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