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花楹輕輕的將孩子放到床上,給樂寶蓋好被子,又請求她幫忙:“嫂子,我過幾天要去趟靖縣,我們決定去遷墳,將爺爺和媽媽骨灰帶回京都安葬,淘淘太小不方便帶過去,能不能請你幫我喂三四天奶?”
“可以,我奶水足,夠喂兩孩子,實在不夠就讓樂寶吃奶粉,反正他更喜歡喝奶粉。”龍蔚二話不說答應。
韓霄早跟著進來瞭,說瞭句:“花楹,今晚上先讓蔚子喂一次淘淘,看他喝不喝吧。”
“對,先試一次,他若是喝我的奶,你就可安心去靖縣辦事。”
“好。”雲花楹笑應著,問她:“今晚上我來做飯,你想吃點什麼?”
說到吃的,龍蔚一臉哀求:“花楹,我想吃火鍋。”
她才吃瞭七天月子餐,這沒油沒鹽的菜,她真的受夠瞭,現在看到燉的豬蹄都要吐瞭。
雲花楹是過來人,能夠理解,笑著道:“火鍋就別想瞭,今晚上我給你做點不是湯湯水水的菜吧,讓你換點新鮮菜吃。”
“行。”
龍蔚對今晚上的飯菜有些期待瞭。
最近傢裡吃飯的人多,糧食葷菜蔬菜都備得多,之前他們去國營商場又買瞭豬肉和魚蝦回來,今晚上雲花楹下廚,韓崢幫著打下手操持晚飯。
傢裡人都愛吃煎餅,雲花楹今晚上煎瞭滿滿一大簸箕,讓韓霄先給龍蔚送兩個少鹽的餅子先墊墊肚子。
雖然這餅子隻有一絲絲鹽味,龍蔚卻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還邊問:“花楹還給我弄瞭什麼?”
“肉餅蒸蛋,白灼蝦,板栗蒸排骨,蜜棗蒸南瓜,清炒萵筍絲,好像還給你弄瞭個甜品,也在蒸鍋上蒸著。”
“哎呦喂,這才是月子餐嘛。”
龍蔚想著都來胃口瞭,也催促他:“快去跟著學,多學幾道,讓我好好改善下生活。”
韓霄輕笑:“這幾道我已經學會瞭,她明天再做新菜,我會跟著學的,回頭做給你吃。”
雲花楹弄的這些月子餐花樣多,其實都很簡單,全都是蒸菜和簡單的清炒水煮,這些不難學,他看一眼就會瞭。
她的都是蒸菜,其他人吃的就全都是重口味的菜瞭。
在百貨商店買的三四斤海蝦全做成瞭油燜大蝦,排骨做成韓崢最愛吃的蒜香排骨,滿滿兩大缽子,還有林珊媽送的臘肉,配著奶奶曬的蘿卜幹,與辣椒混合炒,又來瞭兩大碗,還有兩碗下飯的咸菜炒蛋,兩大碗清炒萵筍,兩大碗紅燒豆腐,簡簡單單來一頓。
傢裡這些老少爺們全都是幹飯人,每人平均各兩碗飯,餅子對他們來說不算主食,隻能算一道菜,開吃不到十分鐘就搶瞭個精光。
龍乾提著保溫桶推門進來時,見隻有長輩坐著吃,其他人都是站著吃,他傢妹妹倒是有個單獨的座位,面前還擺瞭四五個碗,笑瞭下:“蔚子,你夥食不錯啊,一餐吃四五個菜。”
“那是當然。”
龍蔚不在臥室裡吃飯,一日三餐都到客廳裡來吃,正在美滋滋吃她的豐盛月子餐。
龍乾先去跟韓傢長輩們問好,見桌上碗挺多的,菜卻都吃得差不多瞭,一個個還在夾著餅子吃,他見簸箕裡還有餅子,煎得金黃酥脆,他也來食欲瞭,直接搶瞭旁邊焦俊明的筷子,夾瞭個餅子往嘴裡塞。
“呵呵...”
龍蔚見她哥也去搶吃的瞭,樂呵發笑,提醒他:“哥,你是來給我送飯的,不是來蹭飯的。”
娘傢離得近,她傢長輩又疼她,每天晚上都給她燉湯送過來,她一天至少吃四餐,娘傢送來的就當夜宵吃瞭。
龍乾正吃得津津有味,邊嚼邊問:“今天這餅子好吃,誰做的?”
“花楹做的。”
龍蔚指著自己面前的菜,笑嘻嘻告訴他:“我今晚上吃的菜也都是花楹做的,全都是蒸菜,味道還不錯。”
“喜歡就多吃點。”
龍乾今晚上給她送來的是餃子,他奶奶下午在傢裡現包的,倒出來放她碗裡,說著:“趁熱吃瞭,奶奶說明天給你炸個獅子頭吃。”
一聽獅子頭,龍蔚雙眼放光:“哥,你早點送過來啊,多來兩個,霄哥也要吃的。”
“等滿瞭月,你趕緊去隨軍吧。”
龍乾恨不得立即將她“送走”,受不瞭這個“專坑娘傢”的妹妹,也懶得跟她扯,他還趕著回去吃飯呢,跟韓傢長輩說瞭一聲,提著保溫桶回去瞭。
龍蔚今晚上胃口大開,所有的飯菜全吃瞭個幹凈,吃完就躺在沙發上,一臉滿足:“花楹,聽說你還弄瞭甜品,還在灶上熱著,我肚子吃撐瞭,吃不下瞭。”
“我做瞭雙皮奶,你真不吃?”雲花楹笑看向她。
“吃!”
這是龍蔚的最愛,立即撐著沙發站起來,開始在房間裡來回走動,“我消化消化,等下再來兩碗。”
韓霄把她的碗筷收瞭,見她走動步子跨得很大,有些無奈的提醒:“蔚子,你慢一點走。”
“哦。”
龍蔚將剛邁出去的腳收回三分之二,學著古代閨中小姐的蓮花步,在屋裡慢慢挪動。
“噗。”韓霄第一個被她滑稽的動作逗笑。
其他人也都笑瞭,龍蔚就是個活寶開心果,有她在傢裡,日常歡樂聲不斷。
沒過多久,淘淘醒來瞭,一睜開眼就哭,雲花楹立即回屋將他抱起來,給他換瞭尿片,又抱到龍蔚這邊來喂奶。
龍蔚抱著淘淘回房喂,也許是她身上的味道不同,剛開始他還不喝,可龍蔚有的是辦法讓他喝,嘗瞭兩口估計是覺得味道還不錯,也吧唧吧唧老實幹飯瞭。
見他喝,雲花楹放心瞭,將兒子安頓好瞭,她回靖縣三四天也不擔心瞭。
淘淘不認生,吃飽喝足後,不一定非要父母抱,傢裡其他人抱他都行,隻要陪著他玩,他就手舞足蹈很開心。
韓琳這次是回京都高考的,現在正好閑下來瞭,她也主動幫忙照顧侄兒,淘淘和樂寶輪著抱,還幫他們洗尿片和衣服,也讓哥嫂們輕松瞭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