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坊擴張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字數:2358

葉筱錦提議讓程元青以師傅的身份給葉二重新取個名字,畢竟當初她是隨口叫的,葉二卻拒絕他們的好意,堅持繼續叫葉二。

這是姑娘賜的名,即便他拜瞭師,他依舊還是姑娘的人。

程元青見他有情有義,越發滿意,將自己一身醫術傾囊相授,葉二有天賦又極為認真,最終醫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然,這是後話。

這幾日,忙裡偷閑的時候,葉筱錦都會做串珠包,念夏姐妹,素央也跟著學,她們在這方面倒是比她有天賦多瞭。

想要將串珠包生意也做大,隻靠這幾人肯定是不行的。

珠子在她那裡雖然不值什麼錢,但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確實稀罕物的,若是監管不到位,大傢做工時這個拿幾個,那個拿幾個,流通出去多瞭,東西也就不稀罕,甚至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那就需要提前把一個包所需要用到的珠子數量和其他材料都歸置好,大傢按歸置好的領料,數量少瞭則由他自己負責,若是遇到壞的則可以拿來換。

數好材料這個事情,她打算交給念夏姐妹,素央以及康安。

這幾人除瞭素央其他人都不識字,葉筱錦便請瞭程元青每日晚上抽出一個時辰教大傢識字,而她則負責教大傢阿拉伯數字,對於數料和發料來說,阿拉伯數字更便捷些。

她教的時候,傢裡其他人包括葉鴻也都跟著學,老莊還揚言,等他眼睛治好瞭,他也是能幫小小姐數珠子的。

葉筱錦笑道,“好,那到時也給莊爺爺你發工錢。”

老莊一張老臉笑得皺成一團,他倒不是高興有工錢,而是高興自己眼睛能治好,自己又有用武之地瞭。

串珠包這塊,無論是數料和後面串珠制作,葉筱錦打算按計件發工錢的,數料這塊念夏姐妹和素央都是吃喝在葉傢,所以會以銀子給他們發工錢,康安那邊由她自己決定是要銀錢還是糧食。

後面的串珠按計件算,大傢可以領瞭料回傢做,隻要質量過關便可,若是少瞭或者丟瞭,則在工錢裡面扣。

這樣做的好處便是,村裡有手巧的男人或者男孩子也是可以串珠賺錢的,而葉筱錦這邊也不需要再搭建屋子給他們來做工瞭。

因為有村民們幫忙砍樹,施工隊又經常晚上亮瞭火把加班,一排木屋幾日就建好瞭。

前面幾間大的是生產間和倉庫,後面幾間小的屋子是用來住人的。

為瞭方便,做工的屋子和住人的屋子中間隔瞭一道,且開門方向不同,住人這邊的幾間屋子,門的朝向是葉傢院子,並在葉傢的院墻開瞭個小門,直接從院墻小門出入。

葉筱錦從空間拿出透明油紙佈,讓人在屋頂上鋪上油紙佈,油紙佈上再蓋上稻草,留瞭幾個方磚塊大小的油紙上面沒有鋪稻草,以給屋子增添亮光。

李大郎那邊的桌椅沒有全部完成,葉筱錦就讓葉一帶人把做好的先搬來作坊,由此,新作坊便可以正式搬入瞭。

張翠娥那邊,葉筱錦按說好的給瞭糧食,張翠娥怎麼也不肯要,她覺得葉筱錦救瞭她娘傢一傢人,隻是用瞭下她的屋子,她實在沒臉要租金。

雖然傢裡一下子多瞭九口人,但嫂嫂和侄女們都是勤快的,身體養好瞭些,便去山裡尋野菜,她每日也是有糧領的,一傢子也能勉強過下去。

“搬到新作坊後,我會再開一條線,往後你和李嬸就要更辛苦些,工錢就漲到每日一斤糧食,你娘傢嫂子和侄女有手工好的也可以進作坊做工……”葉筱錦將糧食放在她傢桌上,跟翠娥簡單說瞭下新作坊安排。

如今作坊擴大,就不再拘於做工人數,村裡包括救助來的外村人,隻要手藝好的,都可以來作坊上工。

葉筱錦參照現代勞務合同,跟工人們簽訂瞭協議,但凡做工期間發現人品不好,有對作坊不好的行為,或是偷奸耍滑摸魚的一律不再聘用,而作坊這邊也會按時給大傢發糧,有不想要糧的也可以結銀錢或者找她換取等價的鹽或佈等。

如此工人人數一下子加到瞭一百五十多人,在原有基礎上翻瞭一番,提拔瞭和李嬸關系好的張嬸,也就是秦獵戶的親傢和王桂芬擔任小組長給李嬸打下手,專門負責原本的生產線。

葉筱錦又在這一百多人裡挑瞭幾十個手藝特別好的,組瞭一條精品生產線,由張翠娥負責。

在挑人時,葉筱錦沒有選王喜梅,原本按照她的手藝,進精品線是可以的,但因著先前她帶流匪進村的事,葉筱錦對她始終不喜,她可以看在她一傢老小需要口糧的份上,給她一個進作坊賺每日半斤糧的機會,再好卻是沒有的。

本性難移這話是有道理的,雖然王喜梅隱藏得很好,但是葉筱錦依舊敏銳地察覺到她對她的惡意,為此特意叮囑李嬸和王奶奶平日裡多關註一下,就怕她哪天腦子不清楚,在作坊使壞。

人是李嬸舉薦進來的,也是看在和王喜梅婆傢關系不錯的份上,李二牛一傢幾口人,但凡還有個可以進作坊做工的,李嬸都不會想著她,人雖看著是知錯瞭,但也不敢信她的人品,所以對她盯得也是格外緊。

王喜梅也知道自己被盯著,被大傢所不喜,她並不覺得自己有錯,那會被流匪用刀架著,她隻想活命,就顧不得別人,如今她被大傢排斥,被婆傢厭惡,卻還要到葉筱錦開的作坊上來為婆傢賺糧食,心裡的怨恨更深瞭。

隻是被關在柴房許久她學聰明瞭,懂得隱藏瞭,她不想再被關進柴房,也不想餓肚子。

她想著自己忍著這一口惡氣,總有一天要讓這些欺負她的人得到報應的。

葉筱錦沒將王喜梅這樣的人放在眼裡,她每日忙得很,也乏得很,最近身體疲累,早課都漏瞭幾次沒做,時常一覺醒來已經是天光大亮,過瞭早課時間,又得去忙作坊的事情。

精品線那邊,蕭墨曄手下的繡娘暫時還沒到,她結合這個朝代人的服飾和現代的女士挎包,畫瞭幾張圖紙,選瞭一款比較容易上手的,連帶著包包上運用到的蕾絲和飾扣,拉鏈等一起交給瞭張翠娥。

念夏幾人這些日子的學習,阿拉伯數字已經學得差不多瞭,簡單的記賬生活用字也會瞭一些,串珠這邊的事情也可以開展瞭。

念夏幾人跟著葉筱錦學會瞭樣品包的制作,再來教給其他想領料做包的人。

幾個丫頭很聰明,自己想瞭個法子,每人領材料前,先得在葉傢作坊跟著學,現做成一個成品,並檢驗合格後才可以領材料回傢做,並三令五申不可丟瞭材料尤其是珠子,若是少瞭則按工錢加倍的罰。

葉筱錦支撐頭看著幾個小丫頭大人模樣一板一眼的做事,眼裡溢滿笑意,一切都朝好的方向發展。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