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大院的內宅之中,又有什麼事情經得起查呢?
更何況這位新任四皇子側妃的手段也沒有多麼高明,隻是收買瞭皇子妃的身邊人,在她的保胎藥中動瞭手腳。
這種事情,往小瞭說是宅子裡的醃臢事,往大瞭說就是謀害皇嗣。
況且四皇子妃知道以後免不瞭還會再有身份高貴的側妃入府,所以她得知自己懷孕的消息簡直是欣喜若狂,滿心指望這個孩子固寵,幫她坐穩皇子妃乃至未來大晟皇後的位置。
事情發展到這般局面,四皇子妃已經瘋魔瞭,她立誓要把側妃碎屍萬段,給自己枉死的兒子陪葬。
太師府二房自然也是這般想法。
其實老太師出面勸過他們夫婦,說四皇子如今剛剛借私銀一案重創瞭二皇子的勢力,正是鞏固自己權勢的大好時機,實在不宜後院起火。
老太師希望二兒子和兒媳能勸勸何香悅,先忍下這一遭,如此她也能得瞭四皇子的憐惜和愧疚,她還年輕,日後還會有孩子的。
說實話,要是嫁入皇子府的是何香彤,說不定這事真就過去瞭,悄沒聲地給那側妃灌瞭涼藥,讓她這輩子不能誕育皇嗣,既報瞭自己的仇,也利用瞭四皇子的愧疚讓他不能追究,一勞永逸。
隻要自己還是皇子府的當傢人,日後想要拿住對方的錯處,在關鍵時刻致對方於死地不是手到擒來的嘛。
畢竟從大局來看,忍一時的獲利遠高於當下就鬧起來。
但是何香悅和她的父母並不是會顧大局的人,他們心中隻有自己的利益。
好不容易懷上的孩子沒瞭,這對何香悅來說無異於天都塌瞭。
自己的天塌瞭,旁人誰也別想好過!
四皇子妃當即就命人沖進側妃的院子將人綁瞭,然後趁著四皇子不在府中,將側妃壓到她娘傢門前,把她做過的事大聲嚷嚷瞭出來,還說娘傢教養不利,自己要替他們好好管管這個敢謀害皇嗣的女兒。
那側妃的父母也是慌瞭神,趕緊出來想要救下自己的女兒,爭執間兩邊竟然打在一起,好多人都見瞭血。
這下事情徹底鬧大瞭,前朝後宮議論紛紛。
四皇子昨天還是率眾破獲私銀案的大功臣,今天就成瞭全京都人眼裡的笑話。
太師府二房要求嚴懲謀害皇嗣的罪人,要把側妃打入天牢。
側妃的娘傢哭訴是皇子妃自己沒有保護好孩子,卻將臟水潑在自己女兒身上,是皇子妃私德有虧,德不配位。
禦史言官直諫四皇子對傢人管束不利,致使皇傢要事卻成瞭百姓口中的笑談。
宮中的穎嬪娘娘更是被兩邊兒媳婦的傢人鬧得頭都要炸瞭。
事情亂到這種程度還不算完,京都最近又流行起瞭一種說法,說四皇子命中無子。
第一任皇子妃就是有孕之時突遭意外,險些丟瞭性命。
第二任皇子妃娶進府中多年一直沒有動靜,這好不容易懷上孩子,結果又因為意外沒瞭。
還有人趁亂造謠,說是四皇子在私鹽案中用瞭重刑,有傷天和,所以才受瞭天譴。
更有好事之人,拿四皇子和戶部的事當個笑話,說他隻要把手伸進戶部,就肯定沒有好事,這位皇子說不定和戶部八字不合。
……
在有心之人的推動之下,京都謠言滿天飛。
四皇子之前還想利用私銀案給自己造勢,讓帝後抓緊時間給自己封王。
結果現在倒好,別說封王,隻是壓住此起彼伏的謠言,不讓自己成為一個笑話就已經耗盡瞭他的心力。
四皇子不是不知道背後有人推波助瀾,但最先讓事情發酵起來的確實是自己的皇子妃和側妃,所以他此時也沒有精力追查背後之人瞭,如何安撫兩邊的勢力對他來說才是當務之急。
夏書顏等人接到消息也覺得好笑,這四皇子怎麼每次都因為姻親被坑。
按說他並不是一個沉迷美色之人,他選妃的標準自來隻有一個,就是對方的娘傢能成為自己奪嫡的助力。
結果當初的肅忠伯府,後來的太師府,被自己表弟調戲結仇的戶部官員,再到現在的側妃娘傢,他是娶一房,得罪一房。
八皇子也被四皇子的遭遇震驚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二皇兄真是……另辟蹊徑。
姐姐,你看四皇兄現在的難題有解嗎?我怎麼覺得左右為難啊。
反正要是我,實在是想不出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的。”
夏書顏幸災樂禍地看夠瞭熱鬧,倒是也認真思考瞭一下八皇子的問題。
“我覺得……無解,兩邊都結仇是肯定的瞭。
不過好在他畢竟是皇子,嶽傢就算有怨念,也知道將來還是要扶他上位,自傢才有好日子過,所以不至於表面上鬧得太難看。
非要比較的話,我覺得太師府會吃下這個暗虧。
何老太師是聰明人,何香悅的孩子已經沒瞭,她若是再不依不饒惹瞭四皇子厭煩,以後怕是真的沒機會再懷上孩子瞭。
所以不如扮足瞭受害者,利用四皇子的愧疚離間他與側妃的感情。
也讓四皇子對側妃和她的娘傢產生隔閡。
畢竟這個小皇孫不僅對何香悅重要,對四皇子來說更加重要。
如果小皇孫順利出生,可以說就斷瞭將來二皇子反攻的最大依仗。
這位四皇子側妃,自己怕是都不知道被誰利用瞭。”
最終,這件事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四皇子側妃被禁足半年,四皇子妃則是得瞭宮裡好多賞賜。
皇後娘娘還派瞭宮裡最好的禦醫專門來給皇子妃調理身體。
勸瞭兒子兒媳,又親自出面勸瞭孫女的何老太師身心俱疲。
無論如何,總算是壓下瞭這場風波。
這個時候的老太師特別想跟大兒子說說話,他是聰明人,若是他,一定不用自己說就能看清楚這局中的利弊。
但何大老爺卻婉拒瞭父親。
“過幾日是彤兒的忌日,兒子實在沒有心思去想旁人的事,父親這些話,還是去跟二弟說吧。
您多說些,他就懂瞭,皇子嶽父嘛,定是有旁人所不及的智慧和胸襟的。”
何老太師愣在當場,最終也隻是重重地嘆瞭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