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福妾(清穿) 第183節

作者:南風不盡 字數:6212

額林珠見添金領命出去瞭,心裡松瞭松。她和烏希哈是借賞花的名頭,想替茉雅奇相看夫婿!

烏希哈說她阿瑪和她額娘有一回說起,從太子爺那兒聽說,說想將嫡出的茉雅奇留京婚嫁,這親傢多半就是托合齊傢嫡子蘇日泰!

蘇日泰在內務府當差,正好烏希哈的同胞兄長弘昇要娶福晉,他為籌辦婚事日日都在五爺府上,一呆就是大半日,額林珠和烏希哈兩個鬼靈精一拍即合,準備給茉雅奇創造個機會。

而毓慶宮裡,茉雅奇卻正坐在彌漫著濃重清苦藥味的灰暗屋子裡,她一隻手握著太子妃青筋滿佈的手,有些呆呆地望著外頭飄然的大雪。

第179章費哥

額林珠正式出嫁以後,茉雅奇就知道接下來她的婚事將成為毓慶宮裡最大的事,她不習慣這樣成為眾人議論的焦點,也不想看到額娘略帶希冀又很快黯淡下去的眼神。

幸好佟傢出瞭事,太子妃再也不提想把她嫁給玉柱的事兒瞭,或許也跟石傢徹底沒瞭希望有關系。

如今她什麼都不說,每日吃藥吃一半吐一半,茉雅奇日日絞盡腦汁同額娘說話,卻換不回她一個眼神,自打被利媽媽和畫戟她們架起來跪在軟墊上聽瞭替康熙來傳旨的太監那長達一刻鐘的訓斥之後,她自覺臉面丟盡,就什麼都不願說瞭。

添金跪在門外說大格格請二格格一塊兒去五爺府上賞花,請太子妃娘娘示下,但太子妃分明醒著卻也不說話,隻是抽出瞭被茉雅奇握在手裡的手,將身子轉向內裡去瞭。

利媽媽便隻好替太子妃說話:“娘娘想歇息瞭,二格格不如也先回去休息吧。”這話便是替她答應可以出去瞭。

茉雅奇對太子妃的反應也習慣瞭,一步三回頭看瞭又看,太子妃沒有回頭看她一眼,她便還是低聲告退後慢慢出去瞭。

等茉雅奇走瞭以後,太子妃才在利媽媽的攙扶下慢慢撐起身子坐瞭起來,她低頭就著利媽媽的手喝瞭一口水,喝完瞭水,她對上利媽媽的眼,扯瞭扯嘴角笑瞭笑:“我這個額娘當得真沒意思。”

利媽媽低聲道:“娘娘……”

“她想去就讓她去吧,我這樣沒用的人,攔著做什麼呢?”

利媽媽“噗通”跪下來流淚道:“娘娘千萬別那麼說,二格格是極孝順的,您要保養好身子,以後還要送二格格出嫁呢!”自打石傢沒瞭指望,利媽媽就隻能用二格格的婚事來維系著太子妃求生的意志瞭。

太子妃怔怔道:“良妃深覺自己拖累瞭八爺,已不願吃藥瞭,我如今還茍延殘喘做什麼呢?也隻會拖累茉雅奇,不如也這樣去瞭吧。阿瑪額娘在那頭已經等我很久瞭,石傢沒落成瞭這幅樣子,也不知我下去瞭,阿瑪還願不願意見我這個沒用的女兒。”

石文炯投靠老八的事情,她原先並不知道,但粘桿處的人奉命來搜查毓慶宮,她卻是知道的,那些人甚至連她也冒犯,拿著皇上的金令命利媽媽將病得不能起身的她背出去,將她的屋子翻得一團糟,隻要有一點可疑的東西都拿走,她那會兒就約莫知道太子爺一定是出事瞭。

後來連擷芳殿也被翻查,京中人人自危,太子被禁足、收用一切印璽的消息也傳進瞭宮裡,後來又有人傳說皇上要廢瞭太子,太子妃聽說後楞在原地,心裡一片茫然,手都顫抖瞭起來。毓慶宮上下都慌瞭神,但因被官兵、侍衛看著,倒沒生出什麼事端,隻是人心惶惶。

是到瞭後頭外頭鬧得沸沸揚揚要推舉新太子的時候,富達禮和慶德寫信進宮說堂伯父讓他們兩個寫折子保舉八爺,說佟傢與石傢有恩,理應盡一份心力,她才知道石傢投瞭八爺,八爺在朝野上下名望極大,很可能就是下一個儲君人選,兩個兄弟的信也是言辭懇切,但太子妃聽完一口血吐瞭出來,頭暈目眩——石傢已經全然棄她這個太子妃而去瞭,

皇上還沒下旨廢太子,她就已經被自己的娘傢廢瞭。

太子妃想到這一節,靠在利媽媽肩頭又怔怔地落下淚來,她若不是全心全意為瞭石傢也不會落得如此境地,誰知石傢棄她如敝屣,這就是因果報應嗎?

她甚至想,若是石傢能借此機會起來也罷瞭,至少舍棄瞭她一個,她下去瞭也不算無顏見阿瑪,誰知沒過多久傳回來的消息卻成瞭八爺被革爵圈禁,已經一路押送回京城瞭,所有依附八爺的官員立刻都慌瞭手腳。

石傢又一次押錯瞭寶。

太子妃知道後又哭又笑,等石傢的處置下來、康熙的訓斥下來,她忽然就覺著自己空瞭,身軀裡似乎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瞭,什麼都散瞭,如今於是在挨日子罷瞭。

就這麼靜靜地靠著利媽媽,不多時,越女進來說二格格出宮去瞭。

太子妃閉上瞭眼,不再說話。

且不論茉雅奇到五爺府上相看得如何,後來她被額林珠拉著一塊兒回瞭圓明園連住瞭幾日,倒也開心瞭不少。她心裡對自己的婚事也慢慢接受瞭,蘇日泰年紀雖大瞭點,但人老成懂事,她們是躲在弘昇屋子裡的碧紗櫥裡偷聽的,那蘇日泰跟五爺和弘昇回話,說話不疾不徐、頭頭是道,而且很會為弘昇考慮,婚禮上大大小小事情都安排得很細致,各處都安排瞭內務府的人支應,讓五爺和弘昇都隻知道點頭稱是,隻覺著安排得樣樣都好,都不知道說些什麼瞭。

至於那蘇日泰的模樣,額林珠和烏希哈又拉著她埋伏在出府的路上,坐在小亭子上頭遠遠瞧瞭一眼,看著個頭不矮,穿著官服戴著頂戴,他埋著頭走路因此看得不夠真切,隻看到挺拔的鼻梁和有些方正的下巴。

他應該已經二十出頭瞭,恐怕是被太子爺透過口風,托合齊一傢子都不敢給他娶妻納妾,聽說連房裡人都不敢給,身邊隻要略有姿色的丫鬟都打發走,指派瞭膀大腰圓四十來歲的健婦伺候,每天一起床就是渾厚無比的聲音以及掀開帳子的老麻子臉:“大爺,您起來瞭!奴婢伺候您穿衣吧!”

把蘇日泰嚇得寧願住內務府值房。

茉雅奇忍著羞澀看瞭幾眼才坐回位置上,誰知,額林珠立刻趴到她肩頭,湊在她耳邊取笑道:“阿瑪說瞭,年紀大的會疼人。”

“這話說得是,但我聽著怎麼不像太子爺能說出來的呀!”烏希哈笑到倒在美人靠上,額林珠編排自傢阿瑪絲毫沒有心裡負擔,嘻嘻跟著笑,茉雅奇頓時面紅耳赤,要去撕瞭額林珠的嘴。

“納穆塞也比我大瞭好幾歲,哈日瑙海也比額林珠大呢。”烏希哈嫁瞭人以後臉皮厚瞭許多,沒羞沒燥地給尚未出閣的茉雅奇支招,“回頭我讓我哥替你試一試他好不好色,不過我先前聽說他鬧出過笑話,為瞭盆豆腐腦把美人撂地上瞭,應當靠得住,不過再試一試也不打緊。”

弘昇被妹妹交托瞭帶蘇日泰逛窯子的差事,十分為難,又不敢忤逆將要撫蒙、如今是阿瑪額娘心頭寶的妹妹,於是硬著頭皮裝出一副紈絝的樣子去邀再次來五貝勒府上核對婚禮細節的蘇日泰出去舒坦舒坦。

蘇日泰溫言婉拒不成,落荒而逃,逃離之前還告瞭一狀給五阿哥。

烏希哈聽著前院竹筍炒肉的啪啪聲、兄長的哭喊聲以及自傢阿瑪暴怒的揮鞭聲,不由抖瞭三抖,抹瞭抹汗連忙溜回瞭劉側福晉身邊,叫自傢額娘去救哥哥。

等劉側福晉匆匆去前院救兒子,烏希哈連忙使人去圓明園給茉雅奇和額林珠報信,等弘昇被人抬回來後,對上自傢哥哥幽怨的眼神,她訕訕笑瞭笑。

雖說有點費哥哥,但好姐妹的婚事總算讓人安心瞭不是!

第180章團圓

康熙四十九年春三月,冰雪消融,驛道兩邊的楊柳在料峭春風中冒出瞭些許嫩芽,康熙給額林珠恩封瞭“和碩格格”(即郡主,親王以上嫡女才可封和碩格格)、烏希哈封瞭郡君,兩人分別撥瞭五十個侍衛陪嫁,就此啟程回蒙古。

額林珠雖然在宮裡辦過婚禮瞭,但到瞭蒙古自然還要再大宴部族王公,蒙古禮數也很多,就跟後世結婚一般,男方女方傢裡各辦一場。在宮裡辦的時候,額林珠的嫁妝是內務府準備的,太子爺和程婉蘊都低調按照禮數來,省得其他妃嬪看得眼紅。

如今要走瞭,嫁妝什麼的才在啟程之前又正經地添瞭一輪,這才是要掙面子的時候。

青杏和碧桃是眼瞧著額林珠從襁褓中那麼一丁點長成大姑娘的,兩人比程婉蘊更不舍更難過,一邊收拾一邊掉眼淚,替額林珠打點行李、收拾嫁妝的時候恨不得替程婉蘊把庫房搬空,足足收拾出二十幾輛車,還想把額林珠睡習慣的拔步床也拆下來帶走,連洗臉的銅盆也備瞭七八個,甚至連壽衣也不知何時繡好瞭,在箱子底下放瞭一套,看得程婉蘊目瞪口呆。

碧桃振振有詞:“咱們滿人嫁女有規矩,出嫁要將一輩子用得上的傢當都預備好,就是一針一線也不用夫傢的,這些箱籠就是出嫁女的腰桿,嫁妝越多這腰桿就能挺得越直!”

程婉蘊無奈笑道:“額林珠是太子爺長女,這身份擺在這兒,準葛爾部還敢慢待瞭她?不過你們說得也有理,蒙古苦寒些,有些東西的確不好找,反正有懷靖帶兵一路護送,多些也無妨。”

到瞭晚上太子爺回來,看瞭眼程婉蘊那寫瞭三本子滿滿當當的嫁妝單子,竟然還不滿意,又把自己的私庫開瞭,再添上瞭十幾輛大車的東西這才勉勉強強收瞭手:“我這些東西額林珠帶走一半,剩下一半便留給茉雅奇吧。佛爾果春還小不急,我回頭再給她攢新的。”

然後程傢又送瞭添妝的金銀器物、莊子田地、還有懷靖從澳洲帶回來的各式各樣的西洋物件。弘暄、弘晳也贊助瞭七八個箱子,茉雅奇還點燈熬油替額林珠縫瞭好幾件新衣裳,隨後皇上、皇太後遣人來賞賜,六宮妃嬪也跟著添,幾個當伯父叔父的爺自然也不能落下,聲勢越發壯大瞭。

最後收拾出六十幾輛車,從京城一路出關,最前頭的馬車除瞭城門,最後一輛車才出宮門,引得無數擠在道路兩旁觀看的百姓們嘖嘖稱奇、議論紛紛。

“聽說是太子爺嫁女!好大陣仗!”

“這麼多輛車,得有多少抬嫁妝呀?”

“起碼得有一兩百抬吧!”

“咦,咱們都是陪嫁丫鬟、幾房傢人仆婦,這郡主出嫁怎麼都陪嫁太監吶?”

“廢話瞭不是,那可是主子用慣的奴才,宮裡跟咱們又不大一樣。”

“哎,不是說太子爺傢的大格格不是庶出的麼?怎麼也能封和碩格格?”

“嗐!傻瞭不是,你也知道是太子爺的女兒,各位王爺的嫡女都能封和碩格格,太子爺可是儲君,封和碩格格不應當嗎?”

“這蒙古世子爺生得倒還挺俊,就是黑瞭點。可惜不知郡主生得什麼模樣,都說太子爺的前頭兩個女兒都是美人呢。”

“怎麼,小閨女不美嗎?”

“這話怎麼說呢……倒不是不美,說是小閨女天生跟皇上有緣,生得有七八分像爺爺,也算……嗯……有福分。”

“噗。”

額林珠走瞭以後,程婉蘊才察覺到一絲寂寞,最愛笑愛鬧的孩子嫁瞭,院子裡歡聲笑語都少瞭一半,連佛爾果春也蔫蔫的,常問:“我能不能去蒙古見大姐姐啊。”程婉蘊隻得抱著小閨女安慰:“不妨事,咱們今年九月去木蘭又能再見瞭。”

佛爾果春掰著指頭算瞭半天,才老氣橫秋地嘆氣道:“但也有大半年時間見不到呢。”

程婉蘊撐著下巴望著桌上的抽頁臺歷,頗有幾分惆悵地點頭:“是啊……”

這樣分離的愁緒不僅在程婉蘊心裡,也在胤礽心裡,在他好幾次捏著奏折出神後,康熙抽走瞭他手裡的折子,道:“怎麼,又想閨女瞭?”

胤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讓皇阿瑪看笑話瞭,兒行千裡母擔憂,當阿瑪的也不遑多讓,也不知這孩子如今走到哪裡瞭。不過兒子也是一時不習慣罷瞭,勞皇阿瑪擔憂瞭,隻盼著今年到瞭熱河再好好團聚。”

“按腳程算,起碼過瞭熱河瞭。”康熙把折子一扔,心裡卻也不是滋味。

太子那話說得無意,康熙聽得卻入瞭心。

等到端午傢宴時,康熙瞥瞭眼坐在後妃堆裡面色慘白骨瘦如柴的良妃,再看兒子堆裡少瞭一個老八,又有點搖擺不定。

晚間胤礽在淳本殿看書,何保忠進來與他耳語,就得瞭消息,康熙派人出宮去過問老八的起居日常,還問瞭他的女兒風寒可好瞭沒有。

老八被康熙突如其來的關心點燃瞭自由的希冀,寫瞭長長的一封自罪書給康熙,他文采過人,又擅長拿捏人的情感,從小時寫起,回憶著和康熙為數不多的相處日常,寫得十分感人。

後來康熙又讓太監去瞭八爺府上幾回。

胤礽握著半卷書,聽完隻是笑瞭笑。果不其然,皇阿瑪怎麼會由著他一人獨大?他聞弦音知雅意,到瞭中秋團圓傢宴之前,就聯系瞭其他老四老五、十三十四,再給老大老三也遞瞭信,幾個兄弟一起跪請康熙開釋老八,至少讓他出來和一傢子吃個團圓飯。

“兄弟一場,再大的錯兒都過去瞭,老八之前是豬油蒙瞭心,想必現在也知道錯兒瞭,往後定然就改瞭,皇阿瑪可寬恕瞭他吧!”

康熙很感動,還流下淚水,誇太子深明大義、其他幾位爺也“懂事瞭”。

“但胤禩狂悖,犯得又是謀逆重罪,朕不殺親子,已是法外開恩,何況漢人常說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貿然開釋與法度有礙。但你們兄弟幾個又這般懇切相求,朕便開恩叫他出來團圓一日,回頭再派專人送他回府。”哭完一通,康熙又恢復瞭理智,隻松口讓胤禩出來放風一日。

胤礽和兄弟們連忙叩頭謝恩。

出瞭乾清宮後,胤褆用一種冤大頭的眼神將胤礽從頭到尾都看瞭一遍,然後搖頭道:“你這仁也仁得太過瞭些吧?”

胤礽不解釋,泰然自若從他們出宮與他們道別,看著他們一傢傢馬車出瞭宮門口,才若有所思地回望乾清宮的方向。他若是不拉著兄弟幾個給老八“求情”,任由老八給康熙下猛藥,隻怕真能忽悠著康熙將他放出來呢。

胤礽可一點都不懷疑老八那厲害的舌頭。想想老九老十被他忽悠成瞭什麼樣子,要不是有十四那一樁事將他們打醒,他們都快成他的奴才瞭。

反倒他們兄弟都為老八說話,康熙便能從那團圓、兒女都在身旁的想法中掙脫開來,能讓康熙再次想起當年的那些事:鎮魘太子、禦帳殺人、買官賣官收買人心……都想起來以後,這點因時間淡化而產生的心軟自然也就沒瞭。

或許皇阿瑪還會想:這老八被關在裡頭,居然還能讓跟他有仇的兄弟們替他開脫說話,他是不是又給他兄弟下降頭瞭?

等到瞭中秋傢宴,宴席還未正式開始,弘晉和十八帶著二十阿哥滿大殿搗亂,一會兒揪幾個皇叔的辮子一會兒躲到桌案下頭嚇唬人,胤礽和程婉蘊瞪瞭他好幾眼,結果弘晉直接跑到康熙背後去藏,將康熙逗得哈哈大笑,還將小兒子和大孫子都抱到膝蓋上坐,親自給他們夾菜卷餅。

胤褆連忙摟過自己隻有三歲的小兒子弘曜,低聲教他幾句吉祥話,也想將他趕上禦駕前頭去彩衣娛親,誰知眼前晃過一個單薄的身影,胤褆抬眼看去,竟是近兩年沒有見過的老八來瞭。

他穿得樸素,辮子竟然白瞭一半,跪在康熙腳下痛哭流涕,康熙嘆息瞭一聲,讓他去拜見良妃,回頭有什麼話再說。胤禩見到良妃那病弱不堪的樣子,更心痛如絞就暫且不提瞭。

也不知是不是被胤禩白發斑斑的模樣刺激,康熙在宴會上神思不屬,屢次將眼神掃過殿前的兒子們,就在兒子們輪流上前祝酒完瞭以後,他忽然開口:“朕的諸位皇子大多都是好的,隻是被有些貪官污吏、心懷不軌之人利用瞭!借著今日的好日子,朕有意加封諸位皇子。”

胤礽捏著酒杯笑容不變,靜靜地看著上頭的皇阿瑪,勛貴凋零瞭,旗權收回瞭,但也不能放任太子黨漸漸做大,還有什麼法子能維持這朝野內外平衡嗎?

當然有,那就是給兒子們封王!

老大敗瞭、老八倒瞭,猶如大浪淘沙一般,與其拉一個起來,不如平等地將全力分給幾個看重的兒子,兒子們相互制衡,也能約束太子,這樣不至於再出現老八這樣的事。

一舉三得!

第181章恩封

康熙四十九年冬,康熙琢磨瞭兩個來月,終於對諸位阿哥的加封下瞭明旨。

皇長子胤褆封為和碩直親王;皇三子胤祉封為和碩誠親王爵位;皇四子胤禛封為和碩雍親王;皇五子胤祺封為和碩恒親王;皇七子晉封為多羅淳郡王;皇九子胤禟晉封固山貝子;皇十子胤峨晉封敦郡王;皇十二子胤祹晉封固山貝子;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禎封為多羅貝勒。

康熙是在年底突然發的旨意,十四以上的兒子都有瞭爵位,其中最大贏傢莫過於一向是透明人的老七胤祐和老十胤峨,兩人一個有腿疾一個傻,一直不大受寵愛,誰知都得瞭郡王爵位,頓時樂開瞭花。這像是對去年那一場謀逆風波的安危與穩定朝綱的大封。本來惶然不安的朝臣們這下各自都找到瞭歸屬,尤其是因站錯隊被整治得臉面盡失的鈕祜祿傢,在看到十阿哥胤峨被直接封為敦郡王時都傻瞭眼。

要知道胤峨能封郡王,那他們還捧八爺做什麼?十爺可是他們鈕祜祿傢的外孫子!尤其一眾成年出府當差多年的阿哥,唯獨略過瞭還在圈禁的八爺,不僅透露出萬歲爺不願寬恕八爺的心思,還仿佛扇瞭一巴掌在他們這些老眼昏花的勛貴世傢臉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